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翻译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9-28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 堂 导 入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我省2012年高考将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分值由6分增加到10分,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但我发现许多同学解答这一类题型时往往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求和方法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阎良区西飞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备课组   张长院  

【内容概要】 

1.翻译策略:学会“踩点”翻译。 

2.理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      标准:信、达、雅。  

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留、补、删,换、调、贯 

【关键词】 

“踩点”翻译。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  【教学理念】 

1.着眼学生,瞄准高考,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 2.明确目标,一课一得。 

3.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以学生学会、会学为目标。 4.以多元理论为指导,赏识学生,鼓励学生。 【学习目标】 

1.翻译策略:学会“踩点”翻译。 

2.理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      标准:信、达、雅。  

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留、补、删,换、调、贯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会“踩点”翻译。 

2.理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并能运用相应的方法会翻译浅显的课外文言文。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有一定的基础,但从前三次质量检测考情来看,分数偏低,得分率为30℅左右。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读不懂文章,不能理解,就不能翻译;原因在于阅读量少,积累不够。二是不懂必要的翻译常识,没有真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踩点”翻译意识不强。需要讲一讲翻译常识,使同学们能够熟练翻译, 规范翻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精讲细练。 【教学步骤】 

导入:多年以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备受出题人青睐,两道小题,共计10分,题型高度固定。估计2017年高考肯定会有。同学们对文言文翻译有一定的基础,但从前三次质量检测考情来看,分数偏低,得分率为30℅左右。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读不懂文章,不能理解,就不能翻译;原因在于阅读量少,积累不够。二是不懂必要的翻译常识,没有真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踩点”翻译意识不强。今天,我们讲一讲翻译常识,使同学们能够熟练翻译, 规范翻译。取得好的成绩。 

一、翻译策略:学会“踩点”翻译。  

展示:高考文言文翻译评分细则:按点赋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课标全国卷Ⅰ 语    文(陕西卷) 原文:孙傅,… …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5 分)

【参考答案】我只知道我的君主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己,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评分细则】“帝”(称帝,主宰)1分;“苟”(如果,假使)1分,“死之”(为……而死,因此

自尽,以死报国)1分:句意: “吾唯知……尔”,1分;“立异姓,吾当死之”,1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5 分)  

【参考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评分细则】“不吾索”(没有点名要我,没有索要我),1分;”面责”(当面指责,面对面斥责),1分;“庶或”(或许,可能), 1分;句意:答对任两句1分,四句2分。  

原文:陈登云,……(《明史陈登云传》)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jǔyǔ] ,多不能安其身。(5分)  【参考答案】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  

【评分细则】胜,禁得住,1分;安,安身,1分;  龃龉,抵触,排挤,1分。译出大意给2分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 [dàn]泽中雁矢,囊[náng]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5分)  

【参考答案】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评分细则】啖,吃,1分;矢,通“屎”,此处指雁粪,1分;囊,名词作动词,用袋装,1分。译出大意给2分。 

小结:文言文“踩点”翻译 1.重点翻译“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虽为考查句子翻译,实为考查字词与句式翻译。是按点赋分的。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 

2.得分点有: 

(1)重要的文言实词(120个。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 (2)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 

(3)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 (4)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翻译指导 

1.文言翻译的标准             信、达、雅 

信:真实。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达:通达。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言通畅,没有语病。 

雅:典雅。侧重于译文本身的提炼,要求译文选用的词语比较考究,规范得体,简明优雅,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注: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文言翻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直译为主:对于大多数词句,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为辅: 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词句,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注:高考重点考查直译能力。

3.文言翻译的方法 

“六 字”经:留、补、删,换、调、贯 

①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例:1.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语气助词)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顿助词)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副词) 

③换: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主要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例:1.至莫夜月明:到了晚上月亮明亮(单换双) 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古今异义)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小结:字字落实留删换 

④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例:1.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2.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 4.“甚矣,汝之不惠。”应为:“汝之不惠,甚矣!”(主谓倒装 《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⑤补: 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⒈沛公谓张良曰:“(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 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谓语) ⒊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 ⒋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介词) ⑥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贯”即“意译”。意译,既是一种翻译的原则,也是一种翻译的方法。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宜用意译。  

例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孩子的特征,借指老人和孩子)译文:老人和孩子一同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借代)  

例2: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 

译文:秦汉时的明月(依然高悬),       秦汉时的关隘(依然留存)。 

例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婉曲、避讳) 

例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  直译: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  

意译:我活着应当以不惜性命,死了应当报恩。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左传》:讲一个士大夫(魏颗)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 《续齐谐记华阴黄雀》(杨宝):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也说“衔环结草”)   

小结:文从句顺调补贯  

四、总 结:文言文翻译  

1.策略:“踩点”翻译。 2.标 准:信、达、雅。 

原 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 法:留、删、换、调、补、贯 

五、课堂练习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先踩点,后翻译)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②”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③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四位同学板书) 

①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译文】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译文】                                           

③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文】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