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8-15 手机版 | ||||
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俞仁凤 教学目标: 一、明章法。抓取有效信息,理清文章思路,赏析写作技巧。 二、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体悟作品的现时意义。 三、学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赏析文本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学方法。即学习文本,通常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难点: 质疑探究。即“为什么这样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材料,见“附录”)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预习情况检查: 文本中多次写到“奥斯维辛”。下列对“奥斯维辛”概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 ②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A.①②③,都不同 B.①②同,③不同 C.①③同,②不同 D.①②③,都相同 答案A 二、明章法 之一:讨论——全文共16个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意图:(1)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2)通过内容梳理,熟悉文本内容;为教学“怎样写的”做好铺垫。 教学流程:1.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所见——客观事实 所思——主观感受 现 时 的 (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白杨起舞,儿童嬉戏。 是一场噩梦,应该是没有阳光、百花凋谢的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来旅游,布热金卡是旅游中心。 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目睹历史,向死难者致敬。 历 史 的 毒气室,焚尸炉 (毒气室,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囚牢 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不育试验室 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同类的兽性、兽行) 遇难者纪念墙 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窒息 现时的 (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游戏 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思。 之二: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教学意图:了解、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 (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问题,学生可以答出许多“点”。综合学生的思考,梳理出共性的“作法”,便于学生借鉴。) 教学流程:1.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选取典型细节(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首尾呼应 历史和现实对比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 之三: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意图: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流程:就写作方法,逐一交流。大体在以下内容上,达成共识: 内容摘录 写作手法 为什么这样写(目的) 首段: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尾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首尾呼应 可以使全文结构缜密,同时,又强调了主题思想,可以使主旨升华。 (1)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2)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3)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 选取典型细节 (典型场景、典型事件)以点代面,窥一斑而知全豹。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 今天的奥斯维辛 历史中的奥斯维辛 历史和现实对比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照的眼光穿越古今。在对比中,主题得到强化。 侧面烘托: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正面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8226;弗兰斯8226;费尔南德8226;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使文章内容融入了鲜明的立场,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 …… 三、质疑探究——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意图:(在学习中,基本解决了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但这只是一般层面的阅读,文本的阅读,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文本,探讨文章疑难,力求将文本读深、读透。 教学流程:用问题,带着学生“咬筋”。 问题一:文章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反复写到“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请问: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新闻”? 问题二:“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难忘的地方,有二:一是“毒气室”,另一个是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为什么?(“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会使参观者“特别恐怖、终身难忘”?) 问题三:“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四:“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揣摩“心情”和“使命感”的具体内涵。 四:小结(板书内容): 阅读文本的一般思路 读 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读 深:深入文本,读出字里行间的意味; 读出个性:对一些问题,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请以“为了母亲的微笑,我要……”做开头文字,写一段话。 中国有没有“奥斯威辛”? 抗战爆发前的哈尔滨和长春就有两支日本秘密部队,它们在抗战时的秘密番号是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在他们眼里,活人就是解剖台上的木头、笼子里的小白鼠,他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高效、快捷地用细菌来消灭冒着热气的人体。 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军还对被称作大后方的重庆发起了218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 南京大屠杀,制造了30万冤魂!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各地的慰安所。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有流淌着鲜血的伤口。 统计学永远是无情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掩埋着无数个不为后人所知的悲痛故事。可以这样说,纳粹把奥斯威辛变成集中营,日军则把整个中国都变成“奥斯威辛”。 (选自《人民文学》,有改动。 作者: 王晓渔) 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前预习 一、关于“奥斯维辛”: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5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1940年4月,开始建造。 1945年初,纳粹德国为消灭罪证,他们炸毁了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 1947年7月2日,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1958年8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相关链接: 这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仇杀。希特勒杀犹太人是有计划的,而且是长远的计划,当时欧洲的犹太人有1100万名,德国人进入波兰后,建造的铁路比一般宽10公分(这样只有纳粹的火车能开到),开始骗犹太人说要在奥斯维辛建造一个类似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居留区,犹太人信以为真,收拾家当上了火车,走上死亡之路。 当火车开到集中营时,犹太人在月台被分成两堆:一堆是暂时留下干活的,另一堆则是要被处死的,而要马上送去处死的犹太人,都被骗去洗澡,然后送到毒气室毒死,被杀害的犹太人,从头发到身上油脂都被当成物资利用,尸体烧完后就当作肥料,头发编制成地毯…… 在二次大战时,德国是个物资缺乏的国家,犹太人穿过的皮鞋被送到德国再循环,头发做成的地毯供军人使用。 1945年1月,当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们在这里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 二、相关分析材料(选自《教师教学用书》) 本文是一篇新闻消息,而作者却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不是矛盾的呢?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个明朗、欢乐的场景,而作者却觉得是“一场噩梦”,“最令人毛骨悚然”,有悖于常理的感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复杂情感?作者要报道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却没有用大量笔墨具体描绘集中营的建筑、布局、设施、刑具,而是更多地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能否传递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准确信息?文章篇幅简短,却有许多这样耐人寻思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消息报道一般由导语、主体、事件结果三部分组成,并不强调现场感知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富于文学色彩的描写。本文也是一则新闻消息,但它更像一篇通讯,在客观记述事实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感受,富有文采的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三、课前思考: 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文章的写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