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8-15 手机版 | ||||
马鞍山红星中学 赵杰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单元的起始教学,拟用1课时,鉴于高一学生在初二上学期已学习过两篇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本课教学有必要建构学生理性阅读新闻体裁文本的平台,提升学生阅读新闻类文章的水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是对文本结构的梳理、内容的筛选分类、写作匠心的探究。 考虑到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单元的教学任务,我预设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①由播放视频(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导入。一是借此了解学生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熟悉情况;二是激发课堂学习气氛。 ②读文,梳理文本,区分文中的现实场景(新闻事实)、历史背景和作者评价。 ③分点探究:现实场景中的时间内涵,标题和结尾句的匠心,“降旗”这一新闻视角的价值。 学习目标: 梳理文本结构,筛选、概括,现实场景、历史背景和作者评论三块内容; 分项研读,探究作者的写作匠心,体悟该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重点: 明了新闻结构特点,学会准确地筛选、概括信息。 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的写作匠心,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审美观。 学习过程: 一. 了解背景 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剪辑片断)交流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感性认识。 二.听读课文 听读课文录音,完成老师布置的听读任务(筛选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地点、时间,概括仪式内容)。 三.研讨文本 1.筛选出文中新闻事实、历史背景和作者评论三块内容; 新闻事实:四个场景,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历史背景:总督府历史变迁,英军占领香港历史。 作者评论:揭示仪式的意义。 2.讨论几块材料的写作匠心。 历史背景材料自然衔接在新闻事实后,使现实场景有了历史纵深感,作者评论又凸显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四.探究问题: 1.课文中为什么把现实场景的时间写得特别精确? 及时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2.课文标题和结尾的话能不能改写? 别了,“不列颠尼亚”改为: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终结了!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改为:当年开着炮舰耀武扬威地闯入,今天又乘坐游艇垂头丧气地离开。 理性和客观是新闻的力量。 3.课文的视角为什么落在降旗仪式上? 文中没有写庄严地交接仪式场景,没有写中国领导人出席庆典的画面,也没有写香港民众狂欢的场面。却把镜头对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而且聚焦在英国人的三次降旗仪式上。如何理解? 价值和敏感是新闻的灵魂。 五.小结回顾 这节课我们从梳理文本结构入手,通过区分不同的新闻语言,研讨了新闻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色;并从新闻价值和审美意义上探究了本文的写作匠心。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情感体验也较深入。 六.延伸练习: 1、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4分)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 【答案】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前成立,中日韩出资最多(或“中日韩出资比例最大”)。 2、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顷和国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远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过,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人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3、把《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节改写成一篇现场短新闻稿。 附: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1997.6.30 下午4:30~40 港督府 降旗 晚6:15~7:45 广 场 降旗 子夜12:59 会展中心 降旗 1997.7.1 0:01 升旗 0:40 维多利亚港离去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