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获奖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8-07-30 手机版


 学习内容  《归去来兮辞》 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学法指导 1、提前预习,结合注释并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反复诵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

3、参考导学材料,自主学习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和辞的文体特征

2、诵读正音,整体感知

3、研读小序,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2、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3、解题

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

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字词积累】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瓶无储粟(  ) 求之靡(  )途   田园将芜(   )

轻飏〔  )    壶觞(  )     眄(   )      

流憩(  )     矫(    )首   遐(   )观       

出岫(  )  景(  )翳(  )翳  西畴(  )  

窈窕(  )  遑(   )遑 耘耔(    ) 东皋(  )

2、找出通假字:

(1)乃瞻衡宇(       )

【结构梳理】

序言部分交代了                     的原因。 

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                  的决心。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        生活。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               的情怀。

【课堂导读】

1、诵读小序,解释加点词语

(1)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3)会有四方之事

(4)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5)彭泽去家百里

(6)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8)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3、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当堂检测】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厉所得(勉强去做)

2.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亿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4.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5.翻译下列句子。

(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梳理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景物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怀。

【课堂导读】

一、研读第一段思考:

1、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恨”有什么作用?

4、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二、研读第二段思考:

1、陶潜归家的迫切体现在哪里?请找出体现抵家欣喜的语句。

2、本段中出现“松”“菊”等意象有何特定含义?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上有何作用?

4、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有哪几个方面?

5、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怎样的隐士情怀?

【当堂训练】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奚惆怅而独悲?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4)舟遥遥以轻飏

(5)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6)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7)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8)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10)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翻译下列句子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站在船头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拓展探究】

温馨的家庭是陶渊明归隐的保证,而一个家庭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撑,你能从陶渊明的描写中隐见他妻子的身影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第3—4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

2、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课堂导读】

一、研读第三段思考:

1、作者既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是不是矛盾?该如何理解?

2、有人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一种乐尽哀来之悲,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3、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这样写有何作用?

二、研读第四段思考: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当堂检测】

1、找出活用字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

眄庭柯以怡颜(          )

倚南窗以寄傲(          )

审容膝之易安(          )

园日涉以成趣(          )

乐琴书以消忧(          )

或棹孤舟(            )

2、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于时风波未静(    )。   (2)尝从人事(      )。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悦亲戚之情话(      )。

(5)幼稚盈室(     )。   (6)于是怅然慷慨(      )。

(7)恨晨光之熹微(      )。 (8)将有事于西畴(      )。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心 因事顺心(    )既自以心为形役(    )

夫 问征夫以前路(    )乐夫天命复奚疑(    )

故 故便求之(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求之靡途(      )四方之事(     )

奚 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    )

而 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     )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

4、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皆口腹自役(          )         

(2)复驾言兮焉求(          )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5)将有事于西畴(          )       

(6)农人告余以春及(          )  

(7)乐夫天命复奚疑(          )     

(8)情在骏奔(          )

(9)寓形宇内复几时(          )     

(10)稚子候门(          )

(11)遂见用于小邑(          )        

(12)既自以心为形役(          ) 

5、仿照划线句子的形式,续写三个句子。

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你是一只前世的鸟,翱翔在异域天空;

【拓展探究】

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总结与反思

《归去来兮辞》答案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欧阳修

2、同学们,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陶渊明!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辞的文体特征   2、诵读正音,整体感知  3、研读小序,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

三、解题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2、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8226;陶潜传》)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3、解题: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的一种。文中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使句式整齐,富有韵律,读起来给人以和谐的美感。(辞重言情,赋重铺陈)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四、诵读感知

1、  正音

(1)字音

瓶无储粟(sù)    求之靡(mǐ)途     田园将芜(wú)胡不归    

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眄(miǎn)     

流憩(qì)       矫(jiǎo)首       遐(xiá)观       

出岫(xiù)      景(yǐng)翳(yì)翳    西畴(chóu)  

窈窕(yǎo tiǎo)遑(huáng)遑         耘耔(yúnzǐ)          

东皋(gāo)      心惮(dàn)远役     犹望一稔(rěn)

(2)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2、  播放朗读录音

诵读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总之,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

3、诵读训练

五、研读小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一)   展示自学提纲

1、齐读小序,然后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梳理字词句

2、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用原文语句回答)

3、概括小序的内容,并试图说说其作用。

(二)共同明确

1、略

2、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3、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六、当堂训练  

七、课堂小结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八、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梳理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景物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怀。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展示自学提纲

1、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把握文章大意 2、理清文章思路

(二)共同明确

1、略 2、理清思路:

序言部分交代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四、研读第一自然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一)展示自学提纲

1、解释加点的字词

2、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3、“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恨”有什么作用?

5、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1、略

2、“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4、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急于赶路,希望早日回到家中的心情。

5、自责、自悔、自觉、自醒。

(三)小结 这一段写作者表示辞官归田的原因和辞官归田时的欢快心情。开端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直抒胸臆,以突兀峻俏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所幸虽已“迷途”,但“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即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秽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含其中了。“舟遥遥”四句将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箭(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五、研读第二段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一)展示自学提纲

1、解释加点的字词

2、陶潜归家的迫切体现在哪里?请找出体现抵家欣喜的语句。

3、本段中出现“松”“菊”等意象有何特定含义?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知还”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上有何作用?

5、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有哪几个方面?

6、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怎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1、略

2、“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诗人此处写“松菊犹存”实则是表明自己品性仍在,未被世俗污染。

4、借景抒情,把云和鸟人格化,形象地表明了作者想“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

5、家人相迎——一乐;居家之乐——二乐;游园之乐——三乐。

6、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

六、当堂训练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田园将芜,胡不归? 芜:荒芜  胡:疑问代词,为什么。

(2)奚惆怅而独悲?  奚:疑问代词,为什么,与“何”“胡”相当。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止,挽回。 追:补救。

(4)舟遥遥以轻飏  以:修饰连词。

(5)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行人。恨:遗憾。熹微:天色微明。

(6)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乃:副词,才。载……载……:一边……一边……

(7)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将要。

(8)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引:拿过来,端起眄: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怡:愉快,使愉快。

(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扶老:手杖流憩:漫步和漫步中的随意休息;矫:翘:抬头的意思

遐”:远,与“迩”相对。

(10)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通“影”,“阳光”之间;“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盘桓:徘徊。

2、翻译下列句子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既然)自己已经把心灵当作形体的仆役,为什么还要悲愁失意独自伤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感悟到过去的已经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不可追寻。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我误入迷途可能真的不太远吧,(我已经)觉悟到今天是“是”而昨天是“非”。

(3)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在家门迎候。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间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日光渐暗,(太阳)就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3、站在船头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飘荡前行的一叶扁舟上,站着从彭泽弃官归家的诗人陶渊明。轻飏吹荡的江风,吹得他衣袂飘拂,俨然仙人一般——笼中的鸟儿此时终于重返自然了。他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人生的美好与难以企及处,便在于心灵的自由与悠然;人生永恒的瞬间,也常常缘起于那片刻的安闲:只不过是轻轻飘过一缕云烟,便有了难言的满足;只不过是闲叙几句家常,便有了一整日的温暖——“归去处”才是陶渊明心灵的归宿。在那个并不富足的田园里,他欣然开怀,洒脱自在,一如那朵无心出岫的白云。其实,田园处处可寻,千载难觅的,是那般快乐而满足的心。   

七、拓展探究 温馨的家庭是陶渊明归隐的保证,而一个家庭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撑,你能从陶渊明的描写中隐见他妻子的身影么?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人室,有酒盈樽。”可见,家里为了迎接陶渊明的归来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我们便可以隐然看见妻子的形象了。她既是一个理家抚幼、能干贤淑的人,又是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多情的人。不论陶渊明的辞官归家会给她带来什么,她都没有半句怨言,早早一番忙碌,给丈夫准备好了一壶酒,并且斟好了满满的一杯,只为给丈夫接风洗尘。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她默默地站在背后,面带喜悦的微笑看着他们。她理解丈夫的心理,看见他的眉头是舒展的,自己心里也便感到快慰了。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揭示学习目标

1、  研读第3—4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

2、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第三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一)展示自学提纲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作者既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是不是矛盾?该如何理解?

3、有人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一种乐尽哀来之悲,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4、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1、略

2、不矛盾。“息交绝游”是断绝与官场往来,“悦亲戚之情话”是写回归田园后生活的惬意。二者话题的角度有别。

3、这是作者在领略大自然的真美之后,所发出的由衷赞美和不能及早返归自然的惋惜之情。

4、(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这样写为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作铺垫。

(三)小结:

第三段再一次以以“归去来兮”引出描写和感叹。此番作者重回久违的田园,更坚定了躬耕的决心,并流露出要与世俗相忘之意,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其后描写了作者的田园生活和感受,叙述其与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张本;接着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上“或棹孤舟”,“崎岖而经丘”应上“或命巾车”,然后写出游中所见,前两句写农村初春生机勃郁的景象,后两句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在描写和叙述中饱含感情。虽有低沉的感叹,也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基调仍是乐观、旷达的。此段寓情于景、于物、于事之中。最后两句触景生情,自然引出末段的抒情议论。

四、研读第四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一)展示自学提纲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1、略

2、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二)  小结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这是作者抒发的感慨,也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对丑恶现实的谴责和抗议。“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作者的人生态度;“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则是作者追求的生活境界。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二句作为结语,点处全篇主旨。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在此段得以充分的体现。

五、当堂检测

答案示例:

你是一只青绿的叶,处身于花团之中;你是一株傲霜的菊,绽放于红尘之外;你是一只翱翔的鹰,盘旋在苍穹之中;你是一轮明净的月,高挂在凡间之上;你是一江清澈的水,长流于高山之巅。

六、拓展探究

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明确: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这篇“辞”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八、布置作业

【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乏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蒙江州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被委派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在于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