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精彩教学镜头集锦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课堂实录 2018-07-01 手机版


 1、一“影”一味

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学 贾立双

读着“桂影斑驳,风移影动”这样美好的句子,突然觉得这个“影”字常在文中萦绕,于是就问学生:“朱自清笔下,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让我们多少次梦回悲转,情自潸下;陶渊明笔下那日薄西山的夕阳影幕,让我们怅然望着作者情生万思的心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项脊轩志》中那些令我们或动容或悲叹的影子。”

生:影子?树的影子!

师: 呵呵,能具体说说吗?我看你这个影子倒有很多可以展开的内容。

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师:还能从这些树的影子中读出点什么吗?

生:幽兰、桂树、翠竹这些“增胜”“珊珊可爱”的美好的植物在中国古诗词中都是志向高洁的意象。

生:这些树木,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作为读书人的性情高洁和雅趣,我觉得也有他的“登科梦想”。

师:此话怎讲?

生:其中的桂树,好像有桂冠之意吧!

师:联想很丰富。的确如此,古人常把桂树在庭院中对植,称之为“双桂当庭”,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则变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也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表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

生:哦,原来如此呀!

师:所以这不但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着“雅兴”和“诗意”的士子身影,更是一个有抱负有志向的好青年身影。能不能顺着我的思路继续说下去?

生:“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环境很好,有利于静心攻读,明志致远。

师:不想表达一下作者对旧南阁子的修缮的理解吗?

生:阁子太破了,必须得修啊!

生:作者修缮阁子的一系列动作,恰恰是向我们传递了当时作者意气风发,意欲有所建树的高远理想和壮志雄心,而文后写到的祖母对作者读书寄予莫大期望一事,便是佐证。(鼓掌声)

师:其实,作者想通过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思想是贯穿全篇的,需要我们去用心体会。

生:老师,我却看到了一个孤寂、有着强作欢颜的孤独身影呢。

师:大胆地说出来。

生:参考书上说归有光写本文时才18岁,尚未考取功名,而且就前两节课的内容来看,他一生的功名考取之路也是充满坎坷的。

生:同意,归家在当地曾经一度是名门望族,至归有光时,家道中落。修葺后的项脊轩周围,虽然景色秀美,他也貌似怡情志满,但其实到他这辈家族依然功名未成而且人心涣散时,他的内心是悲痛和忧伤的。

师:谢谢你的分享。很棒!

生:老师,我还看到了众多对孩子寄予着深切希冀的家长们的的背影。“大母持一象笏至”这个细节,饱含先妣、祖母、老妪甚至祖祖辈辈在无力改变的政治制度和身世命运面前那深远而沉重地希望孩儿光耀门宗的殷殷期待。

生:老师,我还看到了恩恩爱爱相濡以沫的影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可见夫妻志同道合,恩爱有加;“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这些都是。

生:老师,课本中,我仿佛看到了无情的“利益”的影子。

师:利益的影子?

生:“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纷置的墙垣,带去的是隔膜,留下的是杂乱。这让我想到了曹植的《七步诗》。有时候和官场、职场相比,家庭内部间的经济利益之争更加直白、赤裸。

师:从《三国演义》中曹丕、曹植及袁绍、袁术兄弟的嫡庶或长幼矛盾到很多年前香港非常有名的“霍英东家族争产案”,可能会对你的说法给予一个有力的补充。

生:曾几何时,归有光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可如今“诸父异爨”的局面让他自幼丧母的心灵再度蒙上了些许悲凉。这对于深慕先祖持家遗风,深受宗法传家影响的归有光来说,怎不痛心疾首,感慨万端?

师:封建社会甚至当代的大家庭,终归会随着“成长——离家”的自然而更替规律,也不可能始终不分开。但毫无疑问,同学们的见解很深刻。

《项脊轩志》课堂教学镜头——《语文学习》2018.4

2、不可忽视的“居”字

江省永嘉中学    厉毅

师:百年老屋兴衰变迁,我想问项脊轩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生:款款的深情不变。

生:浓浓的生活气息不变。

生:对家族复兴的期盼不变。

师提示:关于项脊轩,作者多次提到它的一种功能。

生豁然:始终不变的“居”。

师: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这间小室仅有方丈,供作读书之用,可是却忽略了它最基本的一个功用“居”。请找出这些带“居”的句子。

学生分别找出“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师:仔细体会一下,这些“居”能不能删去?你能从这些“居”字中读出什么?

生:不能删。我觉得,正因为这是一件“居”室,作者才会花那么多物力、精力去修葺布置。

师:你说的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中的“居”吧。作者自己居住,所以才这么用心地修葺布置?

生:也不是全是。这里的“居”字和下一句“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以及“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修葺老屋自然成了必然要做的事。

师:说得很好。如果是为了提供一个基本居住的条件,其实对老屋进行“修葺”就已经可以了。可是除了修葺以外,作者还对“居”室动了别的手脚。

生:“杂植兰桂竹木”“借书满架”的布置使得“居”室增胜,为他“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提供了可能。

生:我也觉得,对于“居”的理解,作者一定不仅仅是停留在空间居住的层面,还应该包含精神居住的层面。

师:你能结合文章具体说说?

生:这个很明显啊。你瞧,“余稍为修葺”后“室始洞然”,这里的“始”是“才”的意思,并无太多可喜而言。而后面植树借书以后,加上人和小鸟和谐的环境,以及十五圆月的美好时辰,作者用了“珊珊可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师:你真是会读书。像这样看上去不起眼的“始”字你都能读出作者的内心来。

生:“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作者只有居住在这里,才会对周边的环境了如指掌,以至于只要有人从轩前经过就能辨别出是谁来。

师:对周围环境熟悉就能以足音辨人吗?

生: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对环境的熟悉,而是对自己身边每一个人情感的投入。

生:这里的“居”字反映了作者有点人格分裂。(生笑)一方面他把复兴家族的重大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才会扃牖闭门默默在此读书;另一方面,许多心思又都花在这个家族的许多人身上,以至于能够“以足音辨人”。

师:非常复杂矛盾的居住心理。其实上一段的“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个“居”字能不被删去?

生:可以删,“于”就有“在”的意思,语言也相对简练一些。

生:不能删,“居”字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居于此”有种归根的味道,才会对后面庭中“凡再变”的内容如此在意。

生:我也认为不能删。因为“居于此”,才会对生活中老妪和大母的话语如此敏感,才会有“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和“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的动人画面。

生:这里的“居”字相比较第一段的“居”字要沉重得多。亲族之间形同陌路,家族后辈读书成效的期望又都寄托在“我”身上,很有压力。“先妣”“先大母”,读来很悲伤。

生:我倒是觉得这个“居”字比前面的要复杂一些。这一段确实有 “可悲”,但也是“多可喜”的。分家前庭中还是“通南北为一”的,后来亲情割裂,但是家有老妪“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说明主仆关系融洽。大母的细节更让我们感动,悲喜交织的复杂情绪更对吧。

师:这里“居”原来还有这些深意。谁来谈谈你对“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的理解?

生:这个“居”很明显不能删,删掉“居”,“不常”就不好理解了。

生:“不常居”不是“不居”,作者的情感也是复杂的。他做不到如此决绝地和过去告别,也没办法一直待在一个曾经和妻子相敬如宾而今斯人不在的地方。

生:“不常居”,作者偶尔回来居住,来想念和妻子一起的美好时光。

生:我觉得这里的“不常居”其实是把多年后补写的心境说出来了。之前,项脊轩“可容一人居”,一人居时打交道的都是些树啊、书啊、小鸟啊之类的东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些难以排解的孤独的情愫,但是“吾妻来归”“时至轩中”改变了这种“庭阶寂寂”的画面。

师:前文和补写的内容在情感表达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前文喜怒外露不拘束,补写的则要隐忍许多,妻子死了,作者也没有直接写“悲”“泣”“长号不自禁”,而是说“室坏不修”,我们会感觉到悲伤之情排山倒海。的确,这里“不常居”可以看出作者多了些成熟。小小一个“居”字,既是居住之所,也是居家之域,居心之地。这里有物,有人,有事,有情,有理,有趣。让我们一起再来齐读这几句。

《项脊轩志》课堂教学镜头——《语文学习》2018.4

3、 叠词背后的情感密码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  刘婧

师:《项脊轩志》行文中频繁的出现叠词,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个特点。如果我们想破解作者的情感密码,或许可以从这些叠词入手。先来找找文中有哪些叠词。

生:有“寂寂”“珊珊”“往往”“呱呱”“默默”“亭亭”,共六个。

师:准确,这些叠词不光多,而且分布均匀。我们首先思考第一段的两个叠词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它们是在描摹项脊轩怎样的特点?

生:“寂寂”就是“寂静”,“庭阶”寂静就是周围环境的宁静,“寂寂”的环境,才适合读书,这是项脊轩的特点。

生:“珊珊”,是美好的意思,作者喜欢才会觉得美好。作者在院子里“杂植兰桂竹木”,又“借书满架”,可以终日读书,甚至“偃仰啸歌”。月下桂树,随风摇曳,清幽高雅,作者应该是很享受。

师:都解读的很到位,我们发现“寂寂”还是项脊轩的特点,但“珊珊”已经是主观评价了。这个书斋已经变成了作者喜爱的宁静而又自由的精神家园。所以叠词貌似在状物,实则在传情。正如两位同学所说,传递的就是作者的享受之感,喜悦之情。那么,“往往”一词,又是何意?它如何状物传情?

生:“往往”在文中是“到处”的意思。门多,墙多,而且到处都是,说明这个大家族当时分裂的很混乱。所以“墙往往而是”。

师:“往往而是”的只有墙吗?还有什么很混乱?

生:还有“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就是鸡犬不宁。

师:“鸡犬不宁”概括的很精准。由“寂寂”到“往往”,由宁静到不宁,再回忆这一段,作者的情绪变成了?

生:悲伤。

师:再具体一些,是哪种悲伤?想想作者为何而悲?

生:因为分家,原来的和谐的大家庭因分家而弄得鸡飞狗跳,而且分隔的篱笆后来还变成了墙,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作者很无奈、痛苦。

师:所以,“往往”一词其实含贬义,是作者对分家的一种不满、无奈。家道中落,子孙四散,鸡飞狗跳,也许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但冷冰冰的墙已经让亲人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作者见证着一切却无能为力,所以年少的作者想要振兴家业只能“默默”。 “默默”虽是一词,却能描绘出两个人的形象。思考一下。

生:“默默”就是没声音,“竟日默默”是形容作者读书刻苦的,应该是每天不出屋,可以看出作者很勤奋。

生:“默默”是祖母说的,她好久没看见作者,怕作者累坏了,所以她是一个慈爱的祖母。

师:确实如此,作者勤奋读书,祖母心疼了,那么祖母是不希望作者“默默”吗?

生:希望。因为她后来还拿来了象笏,想用仪式感来激励作者。她知道“吾家读书久不效”,所以对作者是有很大期待的。

师:仪式感这个词用得好,我总结一下大家的发言。祖母既关心作者又期望作者能振兴家业,因为“读书久不效”,所以她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作者身上。而作者“默默”读书的动力一个是分家“往往”的刺激,一个就是祖母的期望。所以回忆起祖母,作者才会“长号不自禁”。最亲近的祖母已逝,而作者还没能入仕。所以,“默默”背后,不只是祖母去世的悲伤,还有什么情绪?

生:还有对自己未能振兴家业的遗憾。

师:对了。在文中作者除了怀念祖母时“长号不自禁”,还写了一处哭,是在怀念谁?

生:怀念母亲。

师:此处也出现了一叠词“呱呱”。谁在“呱呱”?作者想表现什么?

生:是作者的姐姐哭声不断,于是引出了母亲的“儿寒乎”“欲食乎”的连续询问,突出了母亲的慈爱。

师:那母亲关心的是姐姐,作者为什么会哭?

生:哭就是伤心了,这么好的母亲这么早就去世了,作者是为母亲伤心。

生:我觉得作者是为自己而哭。作者八岁丧母,母亲的慈爱还要从别人口中才能知道,而且还是对姐姐的。作者因想到了自己的身世而哭。

师:是的,“呱呱”背后,是作者的哭声。是悲母,也是自怜。没有撒娇的对象,没有母爱的滋养,作者在实现理想,振兴家业的路上只能孤独前行。后来作者不孤独了,新婚夫妻琴瑟和鸣,这些回忆也一直伴随着作者。但六年后妻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一棵枇杷树。那么“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情感?

……

师:旧梦依稀,往事如烟,作者用一个个叠词诉说着自己在项脊轩中的悲喜。叠词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摹声绘色,和谐音节,而更多的是传情。

《项脊轩志》课堂教学镜头——《语文学习》2018.4

4、“漉”“注”“漏”之辩

杨绍忠 山东省巨野县教研室

课堂上刚讨论完“项脊轩”修葺前“狭小、破漏、阴暗”的特点,忽地一个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

生:第三句写“百年老屋,尘泥渗漉”,下面又说“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一个“漉”一个“漏”,两字意思相近,能调换一下吗?

师:这位同学真是独具慧眼,谁来发表一下高见?

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重复用字,还有什么文采?

生:他问的是两字能不能调换,你这是答非所问。“尘泥渗漉”中的“漉”可以换成“漏”,都是指物体透过缝隙、裂口流出来。

生:“漏”有时未必指物体“流出来”,比如“房舍破壁,漏风”,“风”难道能“流出来”?

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漏”字为“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可见,“漏”的主体可以是“雨水”“滴下”“流出来”,可以是“风”“透出来”,可以是有形的实体从密闭的空间中“掉出来”。

师:好一番辩论,真理愈辩愈明,我们知道了“漏”的主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同学们不妨查一下《词典》,看一看“漉”的意思是什么?

生:我查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漉”只有一个意项“液体往下渗;滤”。明确指出“漉”的指称对象单单指“液体”,并且和“渗”意思更接近,因此“渗漉”连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好了,好了,我们绕来绕去还是没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师:对,“尘泥渗漉”中的“漉”到底能不能换成“漏”呢?谁能自告奋勇站起来说一下?

生:我的观点是:“漏”的陈述对象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范围使用广,在“尘泥渗漉”中“漉”可以换成“漏”,但是不如“漉”更贴切,“漉”含有“慢慢”的意思,“尘泥”往下流速度不应该快。(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代表了对你观点的认可和赞同。那么“使不上漏”中的“漏”能不能换为“漉”呢?

生:恐怕不妥,归有光修缮“项脊轩”的目的不止为了防备“泥水”的下漏,也担心有石子、瓦砾等坚硬东西漏下,造成“砸顶之灾”。

师:你很幽默,“灭顶之灾”的程度太高,“砸顶之灾”不得不防。其他同学你同意刚才的看法吗?

生:同意,这里如果用“漉”只能说明“项脊轩”不过有个小小的裂缝而已,不能表现出百年老屋“项脊轩”的破弊衰败,也就不能表达作者的家道中落。

师:结合作者的表达意图阐明观点,这是我们品词嚼句值得借鉴也必须遵守的原则。同学们,古代文人追求“平中见奇,淡处知浓”的艺术风格,文字表面看似平淡无奇、没有斧凿雕饰的痕迹,仔细咀嚼品味,确感觉文如陈酿、词若香茗。下面同学们不妨顺势鉴赏一下“尘泥渗漉”下句“雨泽下注”中的“注”字。

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注”为“灌入”,举例为“大雨如注”。

师:有疑问查《词典》,很好,工具书是最权威的老师,我们不能让工具书天天在书桌上睡大觉。《词典》上的解释都是词的本义,同学们体会一下“注”的意味。

生:雨滴力量凝聚迅猛,噼里啪啦,势如破竹,房顶好似打开的“天窗”。

师:妙语连珠,把房顶比成“天窗”,意味隽永。

生:归有光家的老屋真是“雨脚如麻未断绝”呀!

生:和“钟鸣鼎食之家”无异天壤之别。此句“注”字透射了老屋的沧桑,流露了作者的酸楚。

师:古人用字看似寻常其实奇崛,同学们能否列举一二?

生:《静夜思》“疑是地上霜”一句中“霜”字用得好,既形象说明月色像霜一样白,也说明时至秋季,寒气袭人,秋思凉心。

生:《荷塘月色》中“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用一“画”字赋以杨柳主动意识,好似哪位丹青高手正在夜色中挥毫泼墨,精心描绘荷花、荷叶。

生:《月夜》“虫声新透绿窗纱”中的“透”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虫声的响亮,衬托出春天的温暖和勃勃生机。

……

师:同学们谈得意兴盎然。对于归有光的散文有人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而此文又被誉为“明文第一”,我们接下来再去文中寻芳揽胜,去领略一下项脊轩修葺后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