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8-06-24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梳理并把握文章整体思路,回顾人物写作手法,重点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2、分析掌握人物形象。

3、回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等,这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一.学习要点

  (一)简介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

  1.作者

  司马迁(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也是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官至太史令。

  司马迁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资料。名山大川壮其气,古迹佚事富其闻。后继父任职太史令,得以阅读国家所藏图书。其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奋完成所著史书。人称《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2.作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共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共130篇,50多万字。本纪,用以叙述帝王事迹,世家,记述五侯和特殊人物事迹;列传,叙帝王以外重要人物事迹;书,用以记载各朝典章制度;表,用以统系年代、人物、大事等。《史记》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史记》列传(70篇)之一,课文节选部分重点描写了蔺相如,也叙述了廉颇。文章运用多种文学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时代背景

  战国后期,七雄纷争,秦国最强,楚国,赵国比秦弱而强于他国。当时秦主要力量用于对付楚国,所以对赵国虽不时欺压蚕食,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进攻赵国。蔺相如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利用了这种有利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外交斗争,不畏强秦而胜利地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主权。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课文内容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廉蔺其人。

 此部分第1层(第1自然段)写廉颇功大威勇,第2层(第2自然段)写蔺相如本宦者令舍人。

 这部分是先交待廉蔺两人身份,为后文写廉颇恃功鄙视蔺相如导致将相交恶——和欢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完璧归赵。

  此部分第1层(第3-5自然段):相如出使。写相如受重任,且非其莫属,长于谋略,勇于任事。第2层(第6-9自然段):完璧归赵。写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实现诺言。第3层(第10-13自然段):全胜而归。写相如不怕牺牲,维护国家尊严,立功为上大夫。

  这部分通过“完璧归赵”之事(相如第一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出他杰出的才能和胆识。

  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渑池会。

  此部分第1层(第14自然段):相如从赵王会渑池。写廉蔺皆为赵国栋梁,廉颇有政治头脑。第2层(第15-16自然段):渑池会。写相如机智勇敢,维护国家主权尊严。

  这部分通过写“渑池会”之事(相如第二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他智勇无畏忠诚爱国的英雄精神。

  第四部分(第17-21自然段):将相和。

  此部分第1层(第17自然段):相如拜上卿。写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是引发二人关系事情之由。第2层(第18自然段):相如退让。写廉颇鄙视相如而相如退让,照应文章开头的交待,而二人交恶为后文欢和做铺垫。第3层(第19自然段):相如言明大义。写相如借劝其舍人而言明大义,是顾全大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计私怨的高贵品质,此事亦照应相如前二事,其形象更光辉照人。第4层(第20自然段)负荆请罪。写廉颇知过勇改,坦诚可敬,亦衬相如境界高尚。第5层(第21自然段):将相和。

  这部分写相如面对羞辱而明大义境界高尚而将相和(相如第三件事),也赞美廉颇知过勇改。

  2.课文主旨

  通过描述“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刻画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颂扬了他智勇无畏维护国家主权尊严的爱国精神和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赞杨了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精神。

  3.写作特点

  (1)记叙手法高妙:选择典型事件反映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性格。

   如“三件事”,表现了相如其人。

  (2)写人手法出色:通过描写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既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刻画人物形象。

   如“予璧”-“不予”,见相如见识超人。

    “强秦”-“弱赵”,见相如卓有胆识。

    “夺璧”-“保璧”,见相如智能无畏。

    “杀蔺”-“不杀”,见相如英雄精神。

    “忍廉”-“不忍”,见相如顾全大局。

《廉颇蔺相如列传》积累、练习

1、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             》。

关于司马迁的名联: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史记》,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共130篇,分为        ,         ,        ,          ,         。它记叙了          至          时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它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                      ,                           ”。

1、字音

缪贤(      )   舍人(    )     汤镬(     )   渑池(    )      缻(     )

睨柱(      )   佯狂(    )     刎颈(       ) 列观(    )      倨(     )

2、通假字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臣愿奉璧前往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召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拜送书于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设九宾于廷

3、人物表现方法及性格特点分析

一是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性格。课文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则典型故事表现两个人物的性格,尤其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

蔺相如的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审时度势之智。(2)知人论世之智。(3)随机应变之智。(4)争取主动之智。他的勇主要表现在:(1)敢挑重担之勇。(2)不畏强暴之勇。(3)不怕牺牲之勇。(4)隐忍退让之勇。

二是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作者始终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是人物特征鲜明突出。

三是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一个“视”字,刻画出蔺相如察言观色的情态和从容应对的神色。

四是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璧有瑕,请指示王”,出语平和,意态从容,诚恳机巧,因而才会达到“王授璧”的目的。接着一番话,则雄辩折人。“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先交代事情的缘起,指出是秦王首先求请,逼使对方不得无礼违诺。等等类似的地方,有理有节,轻重得当,有刚有柔,缓急适度,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质智,能言善辩。

五是运用对比衬托之法刻画人物。廉蔺二人,性格有同有异,一主一次,一详一略,相映生辉,使性格特征更加鲜明。另外,写秦王得璧时的得意,被蔺相如将璧骗回时的无奈尴尬,蔺相如请他击缻时的愤怒,不得不击一下时的难堪,以及秦王左右的种种表现,都非常有利地衬托了蔺相如的智谋和勇气。  

二、基础知识巩固复习

1、字音

缪贤(      )   舍人(    )     汤镬(     )   渑池(    )      缻(     )

睨柱(      )   佯狂(    )     刎颈(       ) 列观(    )      倨(     )

2、通假字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臣愿奉璧前往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召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拜送书于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设九宾于廷

3、词类活用

(1)[            ]

宁许以负秦曲                             完璧归赵

毕礼而归之                               大王必欲急臣

怒发上冲冠                               严大国之威

(2)[            ]

且庸人尚羞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            ]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于是相如前进缻

舍相如广成传舍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左右欲刃相如                             臣乃敢上璧

(4)[            ]

卒廷见相如                  奉璧西入秦

怒发上冲冠                  间至赵矣

(5)[            ]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4、古今异义

(1)其势必不敢留君                 古:       

今: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

今:

(3)请指示王                       古:

今:

(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

今:

(5)明年复攻赵                     古:

今: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

今: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

今:

古:

今:

(8)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古:

今:

5、一词多义

幸  而君幸于赵王                              大王亦幸赦臣

则幸得脱矣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                      今事有急,幸来告良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负荆请罪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誓天不相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徒慕君之高义也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引车避匿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而不发,跃如也

将军夜引弓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引兵欲攻燕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便归赵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秦军解,因大破之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列  不欲与廉颇争列                            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大王见臣列观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余船以次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欲以客赴秦军,与赵俱死。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乃  今君乃亡赵走燕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臣乃敢上璧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6、特殊句式

(1)[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            ]

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使不辱于诸侯

(3)[            ]

求人可使报秦者                    客有吹洞箫者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4) [             ]

君何以知燕王                      王问:“何以知之?”

(5)[            ]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

拜送书于庭                        故燕王欲结于君

(6)[            ]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7、翻译下列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8、成语及名句积累

(1)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2)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3)怒发冲冠:愤怒的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其愤怒。

(4)刎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

(5)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

(6)顾吾念之,                             ,                      。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