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活动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8-06-10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了解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及人格节操。

3.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像、形象的描述。

4.掌握文言诗词、虚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3、引导学生对 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知识链接】 

一、屈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 魂》,凡23篇。其中,《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 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 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二、《楚辞》及“楚辞体”

《楚辞》一书是西汉刘向辑录的战国时期楚国诗歌总集。《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两大流派。

“楚辞体”:亦称骚体诗,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特点: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三、《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

《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 “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 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 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 路。

【学习步骤】

活动一:整体把握。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苗裔(    ) 孟陬(   ) 揆(   ) 肇(    )  汩(   )  搴阰(      )

2、按习惯,《离骚》以节论,每四句为一节,课文24句为《离骚》的前六节。这六节根据内在的逻辑关系又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可以分为三部分。

活动 二:研读文本。

(一)研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2.写这几点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研读第二部分。

“纷吾既有內美兮,又重 之以修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研读第三部分。

1.第13—20句“焦虑之情,忧患之意,溢于言表”,作者为什么会表现出“焦虑之情,忧患之意”呢?

2.第2l一22句“上句词直,下句意婉”,你是怎么理解的?

3.第23—24句“崇仰真理,当仁不让。强烈的道德觉醒”,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简析艺术手法。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五、拓展思考

你赞成屈原的沉江的举动?

【课堂小结】  

《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司马迁称:“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我们的课文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短短的24句,我们看到了屈原对高尚品格和美好才能的追求,看到了他对楚国的无比忠诚和责任感。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屈原,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闁荤姴娲ゆ晶浠嬪煝婵傜ǹ瑙︾€广儱娉﹂悙鐑樻櫖闁跨噦鎷�婵°倕鍊圭湁闁煎灚鍨归幏瀣敊濞嗘儳鏅ラ梺鍝勫€稿ú銈夊疮閹惧瓨濯存繝濠傚暟绾板秹鏌涢幒鎿冩當閻庡灚鐓″顐⑩枎閹存梹鐓犻梺鎸庣☉閻楀棝鎳栭纰辨僵闊洦鎸歌ぐ鍕箾閸粎绁锋い鏃€鍨块弫宥夋晸閿燂拷
闁荤姴娲ゆ晶浠嬪煝閼硅埇浜归柕蹇曞Х绾偓闂佹寧鍐婚幏锟�35婵炴垶鎸惧畷鍒紃d闂佸搫鍊稿ú锕傚Υ閸岀偛绠ラ柟鎯у暱閻︼拷
闂佸搫瀚烽崹浼村箚娓氣偓瀵劑骞嗛弶璺ㄢ偓顓㈡煥濞戞瑧顣查柡浣告贡閹峰綊鏁撻敓锟�
闂佸搫鐗嗛ˇ闈涖€掗崜浣瑰暫濞达絿鍎ら悾閬嶆煥濞戞ḿ鐒锋い鏇ㄥ墮鑿愰悹鍥ㄥ絻椤綁鎮樿箛鏇ㄦ敯闁逞屽厸缁€浣虹箔閳ь剛鈧敻鍋婇崰鏇熺┍閿燂拷

闂佸搫鐗滈崜娑㈡偟椤栫偛绠ラ悗锝庡亝缁ㄦ岸鏌eΔ鈧悧蹇曠礊婢舵劕閿ら柍褜鍓熼弫宥夋晸閿燂拷http://wap.yinruiwen.net  闂佽顔栭崑鍛嚕閸ф瀚夋い鎺戝€昏ぐ鑼偓鐢稿亰閸犳洘绌辨繝鍐洸鐎光偓閳ь剙菐椤曗偓閹秵绗熸繝鍕槷闂佸憡鐟崹鎶芥偟濞戙垹纭€閻庡湱濮寸粻顖炴偣瑜忔慨鏉戠暦閸曨剛鈻旀い蹇撴川閵堫偅绻濊閸旀帞绮崨顔藉闁伙絽鑻禒顖炴煛娴gǹ绨荤紒杈ㄧ箞閹瑧鎲撮崟闈涘Π婵炲瓨绮屽Λ婊嗩暰闁荤姴娴勯梽鍕磿閿燂拷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