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优秀预习案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5-30 手机版 | ||||
【教材助读】 一、作家作品 屈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_____,字____。战国 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国灭亡,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 ___ 、 、 __等。 《离骚》全诗____句,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我国诗歌史上________诗歌的源头。它以炽热的情感、雄伟瑰丽的想象,优美的语言,表现了 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追求崇高理想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不同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的人格。 《离骚》“离”,通“罹”,“_______”义;“骚”,“________”义。“离骚”,即“________”的意思。 二、文学常识 “楚辞”是西汉____收录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因其 ____________故名楚辞。这种诗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的色彩,形式上突破了四字为主的形式,多采用六字、五字,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句型,内容上采用民间的素材,用华丽的辞藻展开瑰丽的想象,创作方法上大胆吸收深化的浪漫主义精神。 宋代黄伯思在《校定 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 三、字词积累 1、读音: 修姱( ) 溘死( ) 谣诼( ) 偭规矩( ) 揽茝( ) 忳郁邑( ) 侘傺( ) 方圜( ) 延伫( ) 芰荷( ) 2、解释词语 太息( ) 修姱( ) 鞿羁( ) 揽茝( ) 灵修( ) 绳墨( ) 周容( ) 侘傺( )方圜( ) 3、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错 ) 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邑 )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 ) 进不入以离尤兮 ( ) 芳菲菲其弥章 (章 ) 4、古今异义词: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 今义: 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 今义: 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今义: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 今义: 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 今义: 4、查资料,了解下列知识: (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借《离骚》评价 _____________ _____。 5、翻译下列重点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探 究 案 一、课文第 1段 1、第一句中,诗人为什么“太息”“掩涕”? 2、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3、屈原用什么态度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4、第一部分小结: 二、课文第2段 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悔”字应怎样理解更 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 2、屈原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 上衣 ; 下衣 。 帽子 ; 饰物 , 。 这些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 3、“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中“忽”字在诗中有何作用?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中“未变”的是什么? 三、总结 梳理文章结构:(用文章中的原话或词语总结) 本文先从 写起,然后再 ,表明自己 。 第一段 诗人形象: 社会现实: 诗人心态 : 第二段 退隐的闪念: 爱国的决心: Ⅴ、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能级一: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侘傺(chà chì) 方枘(nèi) 溘死(kè) B.攘诟(gòu) 芰荷(zhī) 岌岌(jíjí) C.鸷鸟(zhì) 方圜(huán) 兰皋(gāo) D.谣诼(zhuó) 罹难(jí) 杂糅(róu)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 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 ⑥忍尤而攘诟(排斥) ⑦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 3、默写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以博大胸怀,对人民寄予深厚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__ __________, 。 继而指斥世俗原本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指责小人违背歪曲准则,把取悦他人当做真理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体现诗人坚持理想和信念,即使多次为之而死也不后悔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 ____? (4)体现诗人为了美与善的理想和信念,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志向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 ____? 4、下列有关《楚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订的,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是一种 新诗体,与汉赋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 C.楚国的地方音乐对“楚辞”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D.《楚辞》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5.对《离骚》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 B.本诗也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C.本诗还表现了诗人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俊洁的人格。 D.当然,本诗 在表现激情的同时,更多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感伤。 能级二: 1、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出有关诗句: ⑴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 ⑵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 ⑶ 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 ⑷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 ⑸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 我完善的诗句: 阅读屈原的《涉江》部分段落,回答2~3题。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旦余济乎江湘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B.在乎山水之间。 C.浩浩乎如凭 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3、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李 牧连却之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驾青虬兮骖白螭 D.吾从而师之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比”的手法。 B.本段交待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现实。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 D.“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阅读《屈原贾生列传》,回答4~7 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 (说人坏话,巴结奉承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恶不正派的人)之害公(公正的好人)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遭受忧患。离,通“罹”,遭受)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方正:___ ____,穷:___ ______,信:__ _____, 约:___ ___,微:_____ __。 5、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离骚”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大意. 侯晓旭 |
闁告帗绻€缁旀挳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闁告帗绻€缁ㄢ晠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闁告帗绻€缁椾線宕楅妸褜娼犲璺虹С缁★拷 濡ゅ倹眉缁旀挳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濡ゅ倹眉缁ㄢ晠宕ュ鍛憥閻犱焦褰冮悥锟� 濡ゅ倹枪閳ь剙鍟崣蹇曠矓閹存繂绻侀柛鏍垫嫹
·语文课件下载
| |||
![]() (可直接打印)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