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名师导学案设计 共3课时(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4-30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 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学习重点、难点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知识转接】 1、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 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 称为本色派之首。 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 2、元曲和元杂剧的知识: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支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在折与折之间的椅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 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一出元杂剧四折一般由一个主角主唱到底,由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一出元杂剧的三个构成中古有“唱为主,白为宾”的说法。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3、《窦娥冤》情节简介 楔子部分的情节: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序幕) 第一折的情节:庸医赛卢医欠蔡婆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骂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开端) 第二折的情节: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发展) 第三折的情节: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高潮) 第四折的情节:窦天 章京试高中,出任朝廷廉使,得女儿托梦,知窦娥冤死,决心铲除贪官,为女儿昭雪。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1、给加点字注音注字音。 楔子( ) 盗跖( ) 嗟怨( ) 前合后偃( ) 亲眷( ) 斟酌( ) 罪愆( ) 衔冤( ) 湛湛青天( ) 浣纱( ) 杳( )无音信 错勘( ) 亢旱( ) 鳏寡孤独( ) 甘霖( ) 田畴( ) 埋怨( ) 尸骸( ) 哥哥行( )古陌( ) 荒阡( ) 2、解释加粗字词语。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 )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 ) ③错勘( )贤愚枉( )作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 )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 )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 ⑧官吏每( )无心正法 ⑨断送( )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 )不是我媳妇儿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激发兴趣: 欣赏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哪位同学谈一谈其中蕴含的道理? 2、明确学习目标:(白板出示) 二、【合作学习】 (一)〖自主探究〗 完成以下填空题: ①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 形式。 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②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 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 、 、 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 。它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③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 的若干曲牌组成 。 ④杂剧角色分为 、 、 、 四大类。其中 为男主角, 为女主角。 ⑤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 、 三部分组成。 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 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 ”,正旦主唱的称“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有“ ”的说法,所以古曰宾白。有散白、韵白,又分为 、 、 、 等。 剧本的“科”是 的总称,主要包括 、 和 。 ⑥《窦娥冤》的全名是《 》,作者 ,号 ,是 末 初大都人,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 、 、 、 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居于四大家之首,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是我国 奠基人。除《窦娥冤》外,还有 、 、 。 ⑦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⑧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 》纪君祥 (二)〖学法指导〗 一般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阅读剧本时要注意概括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另外戏剧的人物语言潜台词丰富,富有动作性和性格化,因此分析、品味人物语言也是阅读欣赏的重点之一。要揣摩、想象人物的语言反应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蕴含什么言外之意,还要注意看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之间怎样的关系,怎样推动者情节发展的。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概括节选部分故事情节:(自主探究,口头表达) 2、 思考推动情节展开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小组汇报展示,师生合作明确)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王国维称赞《窦娥冤》“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由此可见《窦娥冤》的审美价值,就体现在它的悲剧美之中。下面我们通过窦娥的形象探究来感受此剧的悲剧之美。 二、【合作学习】 (一)〖自主探究〗 1、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那么 ,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剧本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的?(请学生任意说。) 2、窦娥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剧本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的? 〖合作探究〗 1、窦娥与官府的冲突集中体现在第三折,其中指天斥地和三桩誓愿突出展现了她的斗争精神。 (1)鉴赏【滚绣球】,分析窦娥指天斥地。 A、在【滚 绣球】一曲中,窦娥因蒙冤赴刑而发出对天地的怨恨。她悲愤地质问:“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她痛陈现实,指斥天地的不公、命运的不平,使(“ ”)。这不公平的事实,摧毁了她对天地的敬畏和幻想,使她得出结论:(“ ”)她大声呼告,对天地加以否定:(“ ”) 窦娥在绝望中愤而抗议,揭露人间普遍的( ),否定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 )。这里的天地是( )的象征,鬼神是( )的象征。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 )控诉、抗议,对( )的否定。 这段曲词( )( ),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 ),体现了古代戏曲的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 这支曲子运用( 、 以及 、 、 )等修辞手法,不仅使主人公的( )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B、讨论:窦娥为什么要 指斥天地鬼神? (2)鉴赏【滚绣球】,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A、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别说明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C、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2、用一段话总结窦娥的形象: 第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 1、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分小组合作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文章中哪一句话可作为主旨句? 5、提问: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文本拓展阅读〗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中,结尾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想象、夸张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愿望,如《孔雀东南飞》,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课文写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不仅表明窦娥的冤屈深重、反抗的强烈,而且显示她的愤怒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理想。 《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殉情和合葬,墓上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他们的精魂化为鸳鸯,生时离散,死后团聚,朝夕相伴,情意缠绵。这里所显现的情形和所蕴涵的感情很美,委婉地表达了对二人忠贞爱情的赞颂和对他们被迫害而死的无限同情,反映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爱情幸福的美好愿望。 两篇作品都运用了大胆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两篇作品的内容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但其中理想化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则是不可能出现的。作品通过想象、夸张,以超现实的情节,让美好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以寄寓作者的爱憎,反映人民的情绪和理想。结合作品内容来看,这种写法表现了作品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和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化。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喜爱大团圆的结局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以及传统的文学作品扬善惩恶的教化功能。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嗟(jiē)怨 罪愆(yún) 衔(xián)冤 B.亢(kàng)旱 刽(guì)子手 提(dī)防 C.湛湛(zhàn) 阡陌(mò) 偃(yàn)旗 D.鼓三通(tōng) 苌(cháng)弘 盗跖(zhí ) 2.对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 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作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3.选出不止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 A.有日月朝暮旋,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胡突了盗跖、颜 源? B.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确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C.地也,你不分好夕何谓地! D.天也,你错看贤愚枉作天! 4、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暄 罪愆 倾刻 披枷戴锁 B、分辩 决别 造蘖 望帝啼鹃 C、时辰 昭障 冤枉 湛湛清天 D、怜悯 枷纽 白练 负屈衔冤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磨(摇)旗 只合(应该) 错勘(判断)定 罪愆(罪过) B、糊突(混淆) 则(只)被 亢(极)旱 餐(吃,挨)刀 C、枷纽(拘束) 天道(规律) 生埋怨(深深地) D、笑科(动作) 哥哥行(行走) 着做公的(语助词) 6、下列戏剧术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外末) ②端正好 ③云 ④正宫 ⑤滚绣球 ⑥一煞 ⑦唱 ⑧正旦 ⑨科(介) ⑩倘秀才 ⑾花脸 ⑿耍孩儿 ⒀鲍老儿 ⒁卜儿 ⒂快活三 ⒃净 ⒄白 A、角色名①⑧⑾⒁⒃ B、角色表演指示 ③⑦⑨⒄ C、宫调名②④ D、曲牌名⑤⑥⑩⑿⒀⒂ 7、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著名的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今存14种,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956年,作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B、《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课文的第三折,是矛盾冲 突的结局。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D、《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汉朝的孝妇。 8、《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粗词,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 ( ) 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 刑宪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 9、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 )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10、窦娥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借助于想象和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当时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愿望。 B、借助于想象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反映人民群众惩治邪恶,保护善良的心理需求。 C、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只能靠鬼神来解决他们认为无法解决的矛盾。 D、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面对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只能从内凡世界去寻求出路。 11、阅读课文,根据下列要求找出相关句子 (1)由寄托到质问 (2)放声诅咒 (3)对天地的否定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