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前发言”活动的探索(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胡永辉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关语文能力读、写、听、说四方面的关系一直难以协调。一方面,不少语文教师或者不注意语文能力的培养,陷入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误区;或者认为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只有多读多写,结果忽视了读、写、听、说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对语文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训练,可以说是既无明确的目标,又没有一定的体系。自然,其训练也就很难落到实处。事实上,读、写、听、说四者之间是联系紧密的。读写是听说的规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它们之间在接收与发表中的规律性是一致的,读写听说都受大脑思维的控制,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样帮助他们说得规范?笔者在所任教班级尝试开展“课前发言”活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发言”不只能让学生学会听说,不只帮助学生成功的写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换言之,“课前发言”达到了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效果。

    一、关于“课前发言”的基本模式

    (一)训练形式

    首先,每次语文课前,先由两位学生单独发言,每生限时1分钟左右,再由另两位学生分别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教师引导,共花5分钟左右。

    其次,学生发言一律用普通话,并按座次顺序进行,学生每学期可有4次以上训练机会。

    (二)训练目标

1.说:

①说话的勇气和热情;

    ②普通话的表述和朗读;

    ③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 活性;

    ④说话方式的选取;

    ⑤行为语言的运用。

2.听:

①语句意义的整理和提要;

    ②说话动机的分析;  

    ③反应的准确和迅速。

    (三)训练内容

    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名人名言、知识介绍、故事笑话、讨论对话等。

    (四)训练过程

     首先,初一年级训练从自我介绍开始。笔者提出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课前写好发言稿。上课发言时允诒:参考讲稿。进入初二年级后,学生仍可以在课前作好准备,但上课发言时必须脱稿。到了初三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即兴发言或组织学生论辩。

     其次,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笔者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判断人家说得怎样,再想想好在哪里?差在何处?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由最初印象人手,让学生在“听”中“想”,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由浅人深。

     二、关于 “课前发言”的综合训练效果

     第一、对发言者而言,由于发言的过程是把内部语言经过扩展编码并表述的过程,它要求发言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因此,发言者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每次的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他就会去一—泛地搜集材料,时时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抓住中心,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力争条理清楚,上下贯通,内容和感情符合实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观察一人、一事、一物、一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他事、他物、他景联系起来,发生联想,在头脑中构成广阔的生活画面,使观察的层次更上一层。引导学生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纵横比较,使学生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第二、对听话者来说,听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对听觉器官中的语言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在听人家发言的过程中,边听边思考,力求听明白,听准确。随着发言者语言的进展,思索各语句、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发言内容的重点,抓住关键之所在。努力分析某些隐藏在语句结构底层的真实意义,即分析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听清了人家的看法或评论,就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使自己逐步学会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每次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完全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两条可供写作的素材,帮助自己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长期坚持下来,众多的学生都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容丰富的作文资料库,这无疑使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课前发言”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I的作用。“课前发言”强化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启发,自己的主动思考,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问。比如,考察发言内容的因果联系,比较不同发言方式方法的优劣,验证发言者所持观点的正确与错误。或者就发言者所提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探索,通过假设、证明来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或者运用联想,促使学生在“听”与“说”中由此及彼思考,有意识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子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子的,这条路,好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学生发言的时候,就得有这个思路,他就得去注意第二句怎样跟第一句连接,第三句又怎样跟第二句连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渐学会思考的办法,其作为智力核心的思考力就得到了有益的发展。其思考问题的准确性、条理性、敏捷性也必然大大增强。“课前发言”活动一旦能长期坚持,学生的认识能力就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增强。他们所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常常能做到内容充实、具体,而且往往见解独到,认识颇为深刻。

    几年来,“课前发言”经历了一个由较简单走向较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总是有意识指导学生多积累事实,教他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中去提取抽象的道理,不断设法改善学生自尊、自信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进行较有成效的自我教育,坚持教给学生以必要的基本知识,认真指导学生掌握会学的方法,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为寻求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突破口作了大量的努力,尽管有失败的教训,但更有成功的经验。笔者深信,“课前发言”活动,必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当然,“课前发言”活动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把语言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以说促听,以听促写的一个大胆尝试。虽然这个尝试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突破。但是,要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仍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探索过程。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石坝初级中学)

 作者邮箱: hhyyhh@126.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