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设计(两课时)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7-12-18 手机版


 9、三峡 郦lì道元

教学目标 :

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2017-9-15 星期五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引入

大自然是一个能工巧匠,它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或秀丽或壮观的美。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余秋雨认为是三峡。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二、作家作品

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有《水经注》传世。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 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写 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朗读课文

1、一个小组的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找错,准备纠错。

2、全班齐读课文。

3、注音

阙( quē ) 曦( xī ) 襄(xiàng) 溯( sù )御( yù  )湍( tuān ) 巘(yǎn ) 

漱( shù )涧(jiàn) 猿(yuán)啸(xiào)属(zhǔ )嶂(zhàng)寝(qǐn )

四、翻译课文

1、翻译

第一遍翻译:                                                                    

第一遍翻译:                                                                    

2、课堂小练

1、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朝发白帝(       )(2)乘奔御风(        )

(3)良多趣味(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通        ,       

3.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

②或王命急宣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积累拓展”三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探究”一、二2、练习册。 3、背诵课文。 

9、三峡

郦lì道元

第二课时

2017-9-18 星期一

一 、景物描写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

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和方法等多方面着手。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1、三峡的“山 ”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                 。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正面写山的         和          。

 “                                   ”侧面烘托山的高耸和险峻。 

 “绝巘多生怪柏”这句话中的“            ”字写出了山的高耸和险峻。

总结:对山的描绘体现出了山的阳刚之美。

2、三峡的夏“水”

三峡的山让我们感受到了连绵和高峻的阳刚之美,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来描绘这高山之间所夹的水的呢?三峡的水又呈现处什么样的美呢? 

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写出了夏天江水的               。

 “                                                                   ”侧面烘托出夏天江水的湍急。

总结:对水的描绘体现出了夏天水的奔放之美。

3、三峡春冬的水。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颜色丰富,突出了春水的             。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其中“           ”字写出了水的动态,表现了瀑布的壮美。“       ”字是冲荡的意思,更体现处从高山处飞泻而下的水的 状态。

    总结:三峡的春冬之水给我们展示了清幽之 美 。置身于这春冬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是轻松快乐的。“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字一景,写出了三峡的美丽。

4、三峡的秋天。

“林寒涧肃”, “寒”和“粛”写出了三峡秋天的              。写猿猴悲啼是为了渲染秋天三峡的                    的特点

总结:三峡秋天的景色给我们展示了凄婉之美。

二、 作者的感情

作者仅用了区区155个字,就将美丽的三峡尽收笔端。正所 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更好的抒情。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三、课堂小结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 象尽收笔底。写春 冬之景,着“素 ”“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 ,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 取自己熟悉的景点,完成在自写本上。

2、背诵课文。

附: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 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 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来源:学科网]

  每到秋 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 ,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