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之美“读”领风骚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2017-07-08 手机版


湖北省枝江市顾家店中学 李玉梅

内容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唯“读”才能较好地让学生欣赏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主题的情感美,欣赏语句的形式美,领悟人物的形象美,拓展想象的意境美,才能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

“‘读’领风骚”是一个听来的词语,把它用到语文学习中,我觉得太恰到好处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艺术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我觉得“读”是最重要的。

一、读──“赏”语言的音韵美。

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有人豪情满怀,有人郁郁满腹,有人喜悦非常,有人愁绪万丈。作者的这些感情我们首先要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喜有乐的要读的节奏快一点,语调高昂一点;有哀有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纸船》表达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在泪眼婆婆中对母亲的思念。我们读《金色花》就要读的欢快,读《纸船》就要读的哀婉。不同的课文,在语调、语速上的要求不同。一般的诗词,句子短小,要引导学生把握节奏、重音;文言文抑扬顿挫鲜明,宜指导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散文感情浓烈,朗读是要饱含深情;小说中人物对话语调分明,要揣摩到人物的心理,准确表达;议论文、说明文或以理服人,或介绍事物事理,朗读时可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同一篇课文,每个句子在重音、断句上也各有侧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尽现其音韵美。

二、读──“悟”主题的情感美。

读课文,了解文章情节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领悟文章的主题,从而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领悟文章主题的重要方式。读《天上的街市》,学生体会到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金色花》《纸船》,学生感受到母爱无边;读《散步》,学生谨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生明白了世界需要爱,要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爱。学了《金色花》和《纸船》,有学生说,以前老嫌妈妈爱唠叨,现在才知道妈妈是担心自己,为自己好;有学生说,现在特愿意帮妈妈干家务;有的说,现在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让父母周游世界。对母爱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了回报。学了《散步》,一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晚饭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我又习惯的把遥控器抢到手,调到自己喜欢的动画频道。忽然,想到今天学过的课文,它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两边一看,爸、妈和奶奶都无精打采地看电视,忙不好意思地把遥控器递给奶奶,借口做作业去了。从学生朴实的语言我们感受到美的情感能净化人的心灵。学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生认识到盲孩子不仅指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也包括学习和思想有问题的孩子,他们都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学生们都表示愿意做萤火虫,做太阳,做月亮,更愿意做他们的影子。看,学生对主题的感情感悟得多么深刻啊!还有学生甚至用“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来警策自己。我们不难想象,爱心的传递将铸就一个无比温馨、团结的集体,而课文的朗读是这感悟的源头。

三、读──“赏”语句的形式美。

语句的形式美体现在多个方面。

1.句式美。有的语句上下结构相似,形同对偶,表现一种对称美。如《散步》中“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的格外早”。这些句子短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有的句子暗含哲理,蕴含丰富,有一种内在美。《散步》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子关系的融洽尽在不言中,“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从表面上看,是怕母亲和儿子摔着,其实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读后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

2.词语美。有的语句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中的“明”和“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表达的意思相同,但用词不同,避免了重复,使人思路开阔。《山中访友》中“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哼”、“踏”动词用得生动,“德高望重”修饰老桥,说明老桥的古朴,形容词用得形象。《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虽是简笔勾勒,但“朗润”让读者感受到山的青翠欲滴,“涨”如现浊流汹涌,“红”尽显春阳本色。初春美景,活灵活现。

3.修辞美。不少语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摇曳生姿,展现一种生动美。如《看云识天气》本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熠熠生辉。特别是第一段中“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比喻、排比的综合运用使读者恍如进了如诗如画的仙境。《绿色蝈蝈》中描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拟人的运用使语言显得亲切自然,形象生动。这就是修辞的魅力。

4.写景美。有的文章以景物描写为主,有的文章借景抒情,有的文章在写人叙事中穿插写景,无论景物描写在文中分量如何,无一例外地都呈现一种细腻美。《春》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繁多的野花在柔和的春风中左摇右摆,时隐时现的图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形象地突出了春雨的细密。《济南的冬天》中,“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用白描的手法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小雪中的济南山色。这些细腻的描写通过朗读诉诸人的大脑,人的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相应的画面,让读者和听者如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美的句式,美的词语,美的修辞,美的写景,带给读者的是极度的赏心悦目。学生在读中欣赏,在读中体会,获得的审美情趣自不待言。

四、读──“悟”人物的形象美。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真善美假恶丑,纷繁复杂,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这些人物的形象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读。首先,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印象;其次,学生自读,逐步领会人物性格;然后分角色读,深刻体会人物情感。学《羚羊木雕》,听读时,学生大多能感觉到父母的严厉、“我”的委屈、奶奶的左右为难;然后自读,已能感受到父母的自私、“我”的无奈、奶奶的善解人意;分角色朗读中,只要能把握说话者当时的心理――父母重财轻义,不顾及孩子的感情,孩子重友谊的纯真,对现实的无奈,父母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就一览无遗了。人物形象的美丑也能自见分晓。读《社戏》,双喜的聪明大胆,阿发的纯真可爱,以及以他们为首的一群农家少年的天真、机灵、好客无不跃然纸上。《散步》中人物形象的美让我们如沐春风。“我”劝父母散步,敬爱母亲,顺从母亲;母亲尊重“我”,依从孙子;“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啊!这一切缘于人物美好的心灵。诸如此类的人物形象在课文中还有很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而这些人物形象的美,我们都能通过读领悟出来。

五、读──“拓”想象的意境美。

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美丽的画面代替抽象的文字,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是想象的基础,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能想象文字叙述中的意境,也能想象文字外的意境。如学了《天上的街市》一位学生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美丽的天街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里面摆满了人间没有的奇珍异宝,一些小摊贩的叫声此起彼伏,街上人来人往,牛郎织女一个牵着牛儿,一个手提灯笼,剩下的那只手彼此拉着,东瞧瞧,西望望,在悠闲地逛街。多么美的意境啊!没有熟练的朗读,没有深入的理解,是很难想象出来的。学《皇帝的新装》,通过听读录音,自读,分角色读,学生对人物、情节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想象皇帝回宫之后的情节,有的学生想象出皇帝下令搜捕骗子,处予他们极刑,相关的官员,同贬三级,皇帝自己也幡然醒悟,从此勤政爱民,终成一代明君;有的学生想象出皇帝抓到骗子后,不但没有杀他们,反而大大地奖赏了他们,因为他们的欺骗行为使皇帝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此潜心治理国家,使得国家兴旺发达;有的想象出皇帝遍搜骗子不得,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把自己的好多衣服赏给穷人,并且和人民一起劳动,成了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君王;有的想象出皇帝如梦初醒,检讨了自己的错误,重赏了那个说真话的孩子,在全国各地选拔来一些敢说敢做的官员,从此吏治清明,国家富强……还有很多很多,而且想象的情节都生动有致,丰富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美的创造。

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当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要实现赏语文课文之美,我认为,唯“读”领风骚。

编辑短评:赏文之美,“读”领风骚,我们这些语文爱好者们都会有同感吧。作者具体地从语言的音韵美、主题的情感美、语句的形式美、人物的形象美、想象的意境美几个方面谈了“读”的魅力。而真正打动着我的,是作者引用的那些例子──只有全身心沉浸在课文、教学中的老师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啊!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