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物阅读: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作文素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2017-06-26 手机版 | ||||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编写 【人物事略】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仅有大学本科学历,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项目”。1971年,她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她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她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的发明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2011年9月,她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10月5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颁奖辞】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迅速传遍了中国,也传遍了全球。“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她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一段传奇,让国人自豪亢奋。 【素材解读】 话题1:迟到了40年的大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最早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当时的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一度被压制的疟疾又卷土重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药物,但始终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1969年初,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课题组长,负责在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宝库中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1971年,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1972年,屠呦呦与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她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 099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世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1981年10月,屠呦呦首次在北京代表“523项目”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关注。而今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重要医药成果已传遍世界各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米勒推荐,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国际上公认仅次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奖。 【素材点拨】 屠呦呦,一个以往并不为人熟知的81岁女药学家,因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而走进公众的视野,她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一株小草成为抗疟神药,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迟到的大奖对屠呦呦来说是实至名归。 【适用话题】 科学是拯救人类的福音;科学没有国界,属于全人类;是金子总会发光;光荣属于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人等。 话题2:在古代医书中淘到“金” 1969年,屠呦呦临危受命,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在屠呦呦担任科研组长之前,国内其他的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决定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她走访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老中医和专家,整理出了一本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寻找一度陷入僵局。1971年,抗疟队伍在广州召开会议,周恩来总理做出重要指示。会后,屠呦呦组织力量成立了课题组,又投入到新的攻关研究当中。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屠呦呦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其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的说法。屠呦呦反复思考,意识到可能是因为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乙醚进行提取,所提取的青蒿萃取液对鼠疟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1972年,“523项目”在南京召开工作会议,屠呦呦报告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这一发现是青蒿中有效成分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重大突破,此后所有科研人员都把目光转向青蒿这株小草。1973年,“523项目”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把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新药进行研发。 【素材点拨】 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她对青蒿的研究,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历史上的发明也许就是这样,和一些人擦肩而过,和另一些人在峰回路转之后又重新相遇。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言:“机会只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适用话题】 于无路处找出新路,独辟蹊径往往发现新的风景,机遇垂青勇于探索的人,只有善于思考的头脑才会有新的发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等。 话题3:190多次失败后成功 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在青蒿上,尽管从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大量筛选鉴别工作还需要她亲自去做。例如,青蒿只是传统中草药中的一个类别,其中包括了6种不同的中草药,每一种都包含了不同的化学成分,治疗疟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葛洪的著作中并没有具体指明哪一种青蒿可用来治疗疟疾,也没有指明入药的是青蒿的哪一部分,是根、茎,还是叶子?“523项目”的云南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学名叫做“黄花蒿”的青蒿提取物对治疗疟疾最有效,但这种效果在之后的实验中并没有重复出现,与文献记载中所说的效果并不完全吻合。为了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屠呦呦对不同产地“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估,一方面继续在文献中寻找答案,一方面进行实验求证。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分析,屠呦呦发现青蒿药材含有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叶片,而非其他部位,而且只有新鲜的叶子才含有青蒿素有效成分。此外,她还发现最佳采摘时机是在植物即将开花之前,那时叶片中所含的青蒿素最为丰富。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终于从青蒿的成株叶子中得到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检测结果达到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1984年,科学家们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 【素材点拨】 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何失败。我们只有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坚持不懈,执著以求,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适用话题】 曾经的失败都是成功的基石,取得成就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于探索是迈入科学殿堂的桥梁等。 话题4:不怕吃苦,执著青蒿40年 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的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的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里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和结核等慢性疾病。她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中国中医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座旧楼房,屋内设备明显滞后。屠哟哟的办公室内没有任何装修,一张沙发已经破得不能坐了,屋里的电器只有两样——电话和存放药品的旧冰箱。很难想象,这就是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的办公环境。 从1969年到现在,屠呦呦一直都在进行青蒿素研究,一心忘我工作,生活上似乎有些“马大哈”。屠呦呦的高中同学陈效中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他回顾过去的青葱岁月时说到一件趣事:我们几个人到宁波开会,屠呦呦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北京,火车停靠途中的站点时,她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也是陈效中的好朋友,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陈效中说,屠呦呦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都是老李管。60岁就到退休年龄了,可她81岁了还在坚持工作,还经常参加学术活动,并指导了几名研究生。 屠呦呦曾坚持亲自试药 患中毒性肝炎。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素材点拨】 在浮躁、弄虚作假大肆盛行的今天,屠呦呦无疑是一面镜子。她不怕吃苦、执著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品质让我们感动。科学研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十年磨一剑”,时间磨砺出的是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成就。 【适用话题】 勇于牺牲,敢于冒险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求实作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淡泊名利是一种风度,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是一种幸福等。 话题5: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因为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屠呦呦成为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她认为,成绩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屠呦呦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由我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1971年,屠呦呦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屠呦呦团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努力才最终取得突破。她通过研究中医药的医学本草、地方药志以及拜访老中医等途径,收集了2 000多张有关抗疟候选药的卡片,这在当时殊为不易。屠呦呦说,“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根据当时的规定,发表的有关青蒿素研究的很多文章都不能署个人的名字,作者都是协作组。“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很协作、不分你我的,”屠呦呦说,“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表示,获得拉斯克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现的肯定,她很高兴,“对我来讲,我们到底把世界上一年几亿人发病却无药可治的疾病问题解决了,我觉得这是最欣慰的事情”。 【素材点拨】 屠呦呦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探索,最终获得成功,为人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立功受奖,情理所在。面对荣誉,人们一般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正确对待,再创辉煌;一种是自足自满,以功臣自居。屠呦呦以自己的清醒与理智来看待荣誉,这源于她永怀一颗感恩之心,体现出一位科研工作者宽广的胸怀和谦逊的品质。 【适用话题】 在荣誉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宽广的胸襟,伟大的人格;不忘做人之本,拥有感恩之心;摆正自己的位置;个人与集体等。 【新闻评论】 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素材运用】 追星当追屠呦呦 青蒿,郁郁葱葱地生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有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面对的是当时中国极端落后的科研条件,西方人觉得不会做出什么高精尖的成果,然而他们“到底把世界关注但没做成功的事情做得比较好”。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爱国奉献、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靠的是顽强拼搏、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执著以求的坚强毅力。 屠呦呦虽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没有海外留学背景,没有博士学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中药科研的执著和热爱。即使做出了不亚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突出贡献,40年来,不为人所知,她仍心态平和,朴实无华,认真干好科研工作。屠呦呦凭借默默无闻的研究,终于一朝成名天下知。她长期坚持、倾心投入、忘我工作的事迹让人感动,她严谨治学、不计得失、执著奉献的风范让人叹服。 科学研究工作从来都是艰苦而枯燥的,只有那些能坐稳冷板凳、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人,才可能淬炼出耀眼的科技成果。当今的科研界,像屠呦呦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但也有一些人不甘寂寞,总想当“科研大树”或者“科研明星”,还没有做出什么大成就,就借助媒体轰轰烈烈造势;更有一些人心态不端、贪图虚荣,不断传出的学术造假事件让人瞠目结舌,不禁慨叹当今学术界江河日下。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光荣,更是中国人的光荣。在为之骄傲自豪之后,国人应当冷静地思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得到巨大的积累,而我国的科技水平却还远远落后于西方。时代需要“屠呦呦精神”,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埋头苦干,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搞科研,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推动科技发展上。只有这样,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才会不断涌现,科技实力才会真正不断壮大。 屠呦呦是当代的楷模,让“屠呦呦精神”发扬光大,中国需要更多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 【名师评析】 作为第一个站在拉斯克领奖台上的中国人,她的荣耀令人欣羡,而她背后的付出则让人感动。新中国积贫积弱,中国的老一辈开拓者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的工作条件之艰难令人难以想象,但是他们敢于向困难挑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突破,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2.陈省身——中国的欧几里得 【人物事略】 陈省身,1911年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年赴汉堡大学留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1943年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9年初,应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所长奥本海默之邀举家迁往美国,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6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他与夫人回南开大学定居,2001年,陈省身在南开大学建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2004年11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他对人类的杰出贡献。2004年12月,陈省身在天津病逝。2009年,国际数学联盟增设“陈省身奖”,这是国际数学联盟首次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大奖。 【颁奖辞】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陈省身大师就是拥有这两件东西的人。作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和爱国者,陈省身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德国数学会把他和法国数学大师埃利•嘉当并称为“20世纪两大几何学家”;而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泽广布国际数学界,无数数学家对陈省身心存感激,充满无限敬仰。2011年10月28日是陈省身的百年诞辰,全世界众著名的数学家来到南开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纪念这位“微分几何之父”。 【素材解读】 话题1:做事业,首先要学会选择 1926年,15岁的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主修数学。1934年7月,陈省身离开清华大学,前往德国汉堡大学留学。当时,世界数学的中心在欧洲,欧洲数学的重镇分别是法国的巴黎和德国的哥廷根。按道理,陈省身应该选择哥廷根,数学史上众多光芒万丈的人物,如高斯、黎曼、克莱因、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等都曾在那里学习或执教,但陈省身选择的却是汉堡大学,他是冲着另外一个大家去的,那就是曾在北大办过数学讲座的布拉施克。此次选择使他有幸接触了布拉施克、约瑟夫•凯勒、埃利•嘉当等伟大数学家的思想和学术。 1936年,陈省身公费留学期满,布拉施克给他提供了两种选择:留在汉堡大学,跟埃米尔•阿廷研究数论;或到巴黎,跟埃利•嘉当研究微分几何。陈省身选择了后者,这一年对他在数学上的研究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时隔几十年后,美国数学家卡普兰斯基对此做出评论说:“如果陈省身选择了代数数论,二十世纪数学的历史将会有重大改观。结果是数论失去了一位大师,而几何学则迎来幸运。” 1943年,无疑是陈省身一鸣惊人的一年。这一年,32岁的陈省身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完成了关于高斯博内公式的简单内蕴证明,这是陈省身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工作,因此,他后来被国际数学界尊称为“微分几何之父”。然而,在这成功的背后,陈省身经历了五次辗转求学的选择,而每一次他都把握住了机会。陈省身晚年曾对年轻人说:“学会选择,就是要知道自己该怎么走,年轻人做学问应该去找专业方面最好的人。你能否成功,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你是否比老师强。” 【素材点拨】 人生贵在“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才会有好的结果,有好的结果才会有成功的人生。大多数成功的人,他们的成绩虽然与努力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选择了自己应该选择的。从德国到法国再到美国,陈省身一直追逐着世界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与他的志向和数学思维有关。“一生只做一件事,想不成功都难。”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选择、方向大于勤奋、眼界与成功、一生只做一件事等话题。 话题2:九旬高龄,仍然研究不辍 对于数学,陈省身自称这是“唯一会做的事情”。他随身的口袋里总装着纸和笔,便于随时记下灵感。他曾说,自己睡觉的时候也在想数学,早晨醒来后,害怕忘记,赶紧记下来。当陈省身沉思时,他会坐着一动不动,两眼盯着一个方向。此时,身边人就知道他在思考,除了端茶送水,不敢打扰。 2004年,陈省身完成了一篇关于六维球面上复结构的论文,这是他多年前就已关注的难题。他在国内外到处请数学家来看这篇论文,包括自己的一些“徒子徒孙”。他起初以为自己解决了难题,后来发现其中还存在问题。有同行对他的家属说,这个难题是属于年轻人的,陈先生九旬高龄还要钻研,这加速了他身体的衰老。而他当时居然一次提出了四个庞大的研究计划。 从2000年以89岁高龄定居南开大学“宁园”到去世,陈省身一直未放弃对数学的创新研究,数学研究已成为他终身的兴趣和生活方式。陈省身在93岁生日的第二天,又公布了他对数学界50年来一直未曾破解的一个难题——关于六维球面上复结构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素材点拨】 科学研究是需要献身精神的。它需要一种甘于寂寞,甘守清贫,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句话用到陈省身身上再合适不过。陈省身的一生,是痴迷于数学的一生,他以快乐的心态,葆有对数学的敏感和热情。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献身精神、甘于寂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痴迷与成功等话题。 话题3:淡泊名利:数学大师的立体人生 陈省身的日常生活十分简单。陈省身一再说,人要简单,越是一个单纯的人,就越容易 成功,名利从来不是陈省身的追求。“我读数学没有什么雄心,只是喜欢数学,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利,数学不是一条捷径。”陈省身说,“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数学有很多简单而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人废寝忘食。多年或经年不解,一旦有灵感,其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陈省身是数学界有名的美食家,但平时对饮食并不挑剔,家政服务员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在外面吃饭,每次吃剩下的东西他都要打包,就连米饭也要打包,从不浪费。 陈省身的书桌是没人整理的,上面散乱地放着书籍和纸笔。看着很乱,但他身边的人从来不敢动,担心整理后陈省身会找不到想要的东西。陈省身的衣柜里有两身病号服,那是一次住院时发的,出院后他直接带回了家,当做睡衣来穿。2004年9月,陈省身赴香港领取首届“邵逸夫奖”。去香港之前,陈省身发现衣柜里那些多年的旧衣服都招了虫子。于是,他定做了一套西装。这是他回国定居以来,第一次定做西装。他穿着新西装,打着旧领带,穿着别人的皮鞋上了颁奖台,尽管那双鞋很不合脚。领奖结束后,他宣布将总额为100万美元的奖金捐出。晚年时,他还把获得“沃尔夫奖”的奖金以及藏书和5辆汽车全都捐给了南开数学研究所。 【素材点拨】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责贱,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当一个人心中有远大的目标,有乐意为之奉献、为之牺牲的信仰时,他就会对名利采取谦让、淡然的态度。人到无求品自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陈省身惜时如金,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醉心学问,他的精神和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淡泊名利、人格魅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俭以养德、简单与丰富、吝啬与慷慨等话题。 话题4:不暗示孩子要成为什么人 陈省身的儿子陈伯龙和女儿陈璞都继承了陈省身过人的智慧。但是,他们都没有继承父业。陈伯龙读研究生时念过数学专业,但是,在参加了第一个数学讨论班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数学家。此时,陈省身建议他尝试一下精算学,进入商业领域。“他认为我是个做事负责任、有条理的人,商业世界或许更适合我。”在父亲的建议下,陈伯龙学习了精算,最终进入了保险业,迄今为止,他做了大约四十年的养老保险顾问。回过头来看,这位现年七十多岁的老人认为精算这个职业完全适合自己,他感激父亲当时的建议。“他不强迫我去做我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会帮着我寻找使我最有机会成功的位置,并且给我最好的建议。他从来不暗示我,他想让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样,陈省身也将选择的自由给了女儿陈璞。“他是一位慈父,对我们一点也不严厉,但他有原则。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都有原则。父亲不‘教’,而是‘做’,他以身作则。我们跟他谈话的时候,他不做空洞的说教,而是谈天。”陈璞说,“有时候跟父亲谈完一件事情,他不会立即发表意见。这并不表示他没有听到,也不表示他不关心,而是表示他需要想一想。他常常在晚上想,第二天吃早饭时,他就把晚上想出来的意见跟我们讲,嘱咐我们要怎样小心,怎样考虑事情。” 【素材点拨】 子女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陈省身教育子女的方式具有西方的特点:在合适的时间,在子女需要的时候,给出意见。可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己选择人生的道路,这对子女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子女教育、顺其自然、尊重孩子、以身作则、引导成长等话题。 【满分作文】 大师们的“好玩”精神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一生淡泊名利。为表彰他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消息传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激动,想好好庆祝一下,陈先生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件事确实“很好玩”,至于庆祝,就不必了。 牛顿晚年名满欧洲,但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小孩一起玩耍。有一天他对小侄儿讲:“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只是在海滩边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块比较圆的石头,或一个比较漂亮的贝壳,就觉得很愉快。” 居里夫妇同样视名利如浮云。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可居里夫妇视之如玩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的通知,说是将要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居里先生写了一封回信:“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需要一个实验室。”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一位朋友到她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便惊讶地说:“这枚代表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2004年10月6日,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那一刻,时年67岁的以色列获奖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正与孙儿们一起戏水玩耍。得知喜讯后,他很平静地对记者说:“没有想到我会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得奖。我现在最享受的是与孙儿们一起玩水的乐趣。”严谨无私的科学家,充满童心的学者,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中时,当他们把为人类作贡献当成人生的最高目标时,是完全可以做到淡泊名利、心平气和、看轻身外之物的。这也是历史上很多大科学家、大学者的共性。因为,在别人眼里泰山般重大的事,在他们眼里不过“好玩”罢了,在别人眼里极其荣耀的事,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在海滩边捡到一个贝壳而已,这就是举重若轻,这就是赤子之心。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事聚精会神,创业全力以赴,不受诱惑,不落凡俗,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才能干大事业,出大成果,彪炳史册,光耀千古。 【名师评析】 那些名满全球的大师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皆因他们心无杂念,一心只想着做自己的研究,外界给予他们的荣誉只是浮云罢了。大师的“好玩”皆在于此。本文撷取罗列了陈省身、牛顿、居里夫妇、赫什科等多位大师在面对名利时的淡然态度,让我们对他们的淡泊名利的态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关链接:作文素材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