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课本上的鲁迅笔下人物的心理描写(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2017-05-25 手机版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初级中学 谷和好

摘要: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鲁迅先生更是把心理描写与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的剖析,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形象。尤其是他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描写,有时使他们得到完美的结合,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心理描写   直接心理描写   间接心理描写  

鲁迅不但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方式,把人物的心理同语言行动结合起来,通过人物肖像以及景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心理,而且还吸收了外国小说中人物心理描写的长处,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鲁迅盛赞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其实,他自己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通晓人们心灵的辩证。下面就鲁迅先生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人物所进行的两种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和直接心理描写分而述之。    

一、间接心理描写

在课本中对人物进行间接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来反映人物的心灵

在《孔乙己》里,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因其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人们便断定他又偷了别人的东西而遭了打。孔乙己开始高声反驳,但当有人出面作证:亲眼看见他又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时,孔乙己顿时乱了方寸。作者写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孔乙己看来,读书人与偷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连到一起的,他承认窃书都不承认偷书。我们且不说他把“偷”换成“窃”是一种多么滑稽可笑的迂腐心态,单就他的“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句话,即可看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封建腐朽思想在他心灵里是多么根深蒂固。鲁迅先生这段简洁、精辟的描写,活脱脱地勾画出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灵魂,使人们看到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同是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另一特征。当孔乙己听“我”说读过书,便考“我”茴香豆“茴”字的写法。“我”认为他不配,便不理会他。“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而当“我”说出了“茴”字的写法时,“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他还要教“我”“茴”字的多种写法,“我”不耐烦地走远了。孔乙己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以上这些,加上孔乙己给孩子们分吃茴香豆时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作者着力地表现出孔乙己心地善良的品质,极大地掀起了读者的感情波澜,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唯其善良,才见无辜。

2.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的心态

大凡有成就的小说家,都十分注意肖像描写,他们力图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到鲁迅笔下的人物肖像,无须看别的文字即可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故乡》里的中年闰土处境如何呢?请看他的外貌:“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枯树枝了。”这样的人往面前一站,人们即刻就看到了那在生活的重压下紧缩在躯体内的凄苦而麻木的心灵。而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形象,分明是被生活扭曲了的内在心灵的外现。在《祝福》里,鲁迅先生为我们画下了临死前祥林嫂的肖像:满头白发,全不象四十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段肖像刻画,极其准确地表现出对生存绝望、完全麻木的祥林嫂的灵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借助于肖像刻画来反映人物心理时,用墨是极其经济的。他不是对人物的外形作全面、细致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即运用“画眼睛”的手法,“以一目尽传精神”。

3.通过景物环境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药》的第一部分,华老栓给儿子小栓买药。在去的路上,“……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回来时,“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 这些景物物写,表达出老栓满怀希望以及对儿子的命运充满信心的心理状态。正是这些描写,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华老栓是挣扎在社会下层的贫苦市民,可他不知道自己贫苦的根源,而把革命者的血当作“良药”来医治儿子的病,可见他的精神麻木、愚昧到何等程度!读者从这里不难看出:人民群众对革命不理解,而革命者在孤身奋战,没有发动群众。因而,血只能是白流,连治痨病的功效都没有。革命者要想推翻旧制度,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与他们共同奋斗。鲁迅先生对华老栓买药来回路上景物的描写,反衬出他麻木、愚昧的精神世界,从而透露出辛亥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

如果说《药》里的环境描写所反映出来的人物心理是一种纵深的形式,需要人们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认识它的价值的话,那么《故乡》里同样的描写呈现出一个横截面的形式。在作者的笔下,“我”的心绪与故乡的景色达到了情景相生、水乳交融的境地,使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共鸣。请看《故乡》的开关部分。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乌乌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因为“我”是别它而来,看到故乡是这样萧条破败,悲戚之感便油然而生。而当母亲提到闰土,勾起了“我”对少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于是“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我们说,整个《故乡》的气氛是凝重的,但这段描写色调明艳,使人耳目一新,真切地表达了“我”对美丽的故乡的怀念和即将见到少年好友时的欢快心情。

4.通过细节描写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本质特征显示出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在《孔乙己》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又脏又破的长衫,就是一个生动的细节。孔乙己热衷于读书入仕,但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穷愁潦倒,形同乞丐。按常理他早该脱掉长衫而换上短衣了。但问题不单纯是穿着问题,而是穿长衫和穿短衣标志着身份地位的差异。孔乙己愈是不肯脱去衣衫,就愈说明了他受封建科举毒害极深,从而就愈证明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深重。又如在《故乡》里,有关于闰土挑拣“一副香炉和烛台”的描写,这也是一个触及灵魂的细节描写。由此,联系到闰土称少年好友“我”为“老爷”以及拉着水生给“老爷”磕头的举动,我们可以窥视到中年闰土思想深处的症结:这个被封建,等级制度折磨得如同“木偶人”一样的贫苦农民,不明白自己贫穷的根源,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而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根本不存在的鬼神上,这是封建社会长期毒害的结果,鲁迅先生悲愤地把它指出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直接的心理描写

直接的心理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的心理作直接地描述。它可分为:(一)人物的内心独白;(二)作者对人物的心理作直接地剖析。直接地描写人物的心理,在欧美作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在我国传统的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鲁迅先生博中外小说描写之长,在他的小说中发展了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并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1.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采用最易于披露人物心灵世界的日记形式,塑造了一个狂人的典型形象,狂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奇特的,他时时感到周围的环境都同自己作对。路人的交头接耳,他疑心是议论自己,别人张嘴对他一笑,他便从头直冷到脚跟。女人骂自己的儿子“咬你几口”的话,他吃了一惊。他觉得连小孩子们也都睁着怪眼看他,并认为这是他们的娘老子教的。医生给他诊断,他疑心是刽子手扮的,甚至连给他吃的蒸鱼,他也看到“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吃人的人一样。”狂人的这些心理活动,显露了他作为狂人的种种心态:语无伦次,喜作奇诞的联想,惶惶不可终日。人们从这些描写中,完全确信这是一个“迫害狂”病人的心理,感到狂人的形象真实可信。

然而狂人并不是一般的病人,他是封建礼教迫害致狂的,在他的心灵深处充满着对封建社会的叛逆与斗争,我们透过他的狂言狂语,可以看到他与封建社会抗争的电闪雷鸣。狂人的思维是围绕着反封建这一中心而展开的,这是狂人心理活动的本质特征。狂人愤怒地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把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本性概括为“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他对“吃人”者的凶残行径和卑劣手段有着清楚的认识,对于敌人的阴谋诡计和种种伎俩能够及时地识破。狂人咄咄逼人的斗争锋芒,狂人身上所具有的浩然正气,使“赵贵翁”“大哥”等“吃人”的人惊慌失措。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狂人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经过作家的精心刻画,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既是病理上的实实在在的狂人,又象征着现实斗争中清醒的勇敢的斗士。自《狂人日记》发表以来,狂人的形象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对人们具有永久的魅力。取得这样好的艺术效果,主要得力于作家采取了第一人称的表现形式,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性格。

2.通过叙述人对人物心理直接的剖析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著名的《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直握解剖刀,入骨三分地解剖了阿Q的心灵,画出了那个社会里的“沉默的国民的魂灵”。阿Q是个没有觉悟的雇农的典型,性格的主要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作家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分解为三个方面来剖述:完全架空的自尊;最容易发生的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对于敌人、对于耻辱的惊人的健忘。在剖析阿Q的自尊时,作家用现实中的阿Q自身卑下的地位作反衬,显露出这种自尊的可悲与可笑。阿Q没有家,靠帮工糊口,“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然而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对于赵太爷和钱太爷也不表格外的崇奉。他的头上有几处癞疮疤,竞不自量力地不许别人犯他的讳,哪怕是无意犯讳也不行。一旦遭了闲人们的打,便认为被儿子打了,并且能够“心满意足”起来。在作家的笔下,阿Q的自尊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完全架空的自尊,是阿Q生在苦中而不知苦味的麻木精神状态的曲折反映。

在剖析了阿Q的自尊后,紧接着,鲁迅先生剖析了阿Q的自轻自贱。有人揪住他的辫子要打他,并逼他说是人打畜生。阿Q承认自己是“虫豸”,但闲人们并不放,仍旧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才心满意足的得胜地走了。作家描述这时阿Q的心理说:“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地得胜的走了,他说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其实,“自尊”和“自轻自贱”在阿Q身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是阿Q生存的需要,都是阿Q灵魂深处愚味、麻木的反映。鲁迅先生把两者结合起来剖析,自尊不成就自轻自贱,自轻自贱中又含有自尊,它们共同地反映了阿Q的消极思想,表现出那个时代“国民的魂灵”。

对于阿Q身上的“健忘症”,作家描述了他两次挨打后的情形。继挨了王胡的打受了“生平第一件的屈辱”之后,阿Q又遭了“假洋鬼子”的打,受了“生平第二件的屈辱”,这时的阿Q“倒似乎完结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作家特别地指出:这是由于“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在发生效力。在这里,鲁迅先生把阿Q身上的“健忘”与社会历史的根源结合起来,指出了我们民族的病灶,这就大大超过了一般作家的思想水准。显现了鲁迅先生在挖掘人物的灵魂上是别人所难以达到的深度。

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多种写法,但鲁迅先生成功地;运用了以上的方法,对人物描写非常成功。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是鲁迅先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对社会作细致的观察和入微的了解,特别是对中下层人物的方方面面掌握透彻,对社会生活了解深刻。二是能从许多共性中找出个性,选取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活动,活画出当时变态人物的变态社会。鲁迅通过对种种不同职业、年龄、性格人物的心理描写,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人物在当时病态社会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艰辛。鲁迅先生层面正是通过种种描写把人物心灵深处最易打动人,感染人的层面表达出来。作品的成功之处在此也窥见一斑。可以说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

谷和好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