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心理发展(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尚延联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身体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统一、人格稳定和心理与环境协调;社会健康是指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能胜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取得成就,自我实现。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追求健康人格的形成,学科教学则是其教育的主渠道,语文学科又是学校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不管从哪种意义上看,语文教学与心理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语文学科所包涵的心理教育资源是丰富的,譬如,语文中的文学成分,就离不开人的心理体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同一作品表现的情境对不同心态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每个人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尽相同,生活阅历有着很大差异,自然会引起思维方向的不同,语文教学应以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体验为引发点,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积累去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不能是教师的单纯讲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体验,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教育效果。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关系。 一、实施趣味教学,找回活泼天性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而是因为它能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语文课不同于其它课,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语言矿藏,其中的语言或简炼准确,或活泼多姿,或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或典雅俊逸,或质朴犀利,这方面是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及的,这是汉语言文字的独到之处,独到之美。饶有趣味的学科要求教师能用更具趣味的语言体现出学科特点,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语言要风趣,富于幽默感”。教师不应总是板着面孔上课,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上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在阅读方面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的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学生往往被吸引,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这样学生活泼的天性便被调动出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为了调动学生潜在的兴趣,可采用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擒一、造成悬念、讨论答辩、逆向思考等方法作为阅读的诱因,也可以充分调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光、电、声、像作用于学生的耳目,与文字相衬,入目入耳,最终达到入心的目的。教学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中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煞有趣味。因此,教师不应是知识的寄生虫,而应该是知识的卓越解析者,灵巧演示者,主动的再生产者。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把趣味性融入教学中,使我们的教学“超凡脱俗”,我们教师喉咙里讲出的真理就不再空洞,讲出的知识就不再枯燥。那么学生就会在一种心情舒畅的情境中汲取知识,保持活泼的天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形成进取向上的人格力量。 二、注重情感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作为一名教师,自身首先要对祖国文化充满热爱之情。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笔墨中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情动而辞发,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通过读讲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学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之口,如出我之心。 钻研教材的教师自己必须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于漪老师备《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她的教案是和着泪水写出来的。备课之时,她想到总理几十个春秋南征北战,想到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想到总理的临终嘱咐,悲痛欲绝。而到她上课之时,则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以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轰动整个巴黎的新闻导入课文,请一位朗读基本功好的学生动情地诵读;再以“找”生字生发开去,带着学生和作者一起,从高山、大海,“找”到森林、边疆,从五洲四海“找”到祖国的心脏;学生们想象着全国人民寻找总理时那种急切的心情,体会着这痛彻肺腑的哀悼,课堂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教传统名篇《春》,于漪老师则以工笔画的方法,从唤起学生的生活阅历入手,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对春的追慕向往之中:“春,列为四时之首,它是一个极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我们很容易想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类的优美名句。古今中外的迁客骚人,写下了多少春的颂歌!现在,我们正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也正好在这个时候,我们学习《春》,这就更能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请同学们仔细读……”就这样,随着琅琅的书声,在于漪老师的点拔下,学生随着作者的情感陶醉于迷人的融融春光里。 当然,“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咀嚼语言文字,贵在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可如此,须因教材而异,因学生情况而异,来不得半点勉强。 三、提倡创新教学,激发求知欲望 在本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创造力被证实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也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前提。这就决定了以培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根本任务。国民创造力的有无还将影响到我们国家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下强调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可见,创造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现代语文教学,毫无例外也应把教学的目标之一定向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上。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的生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采用多种方法,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教师不宜教给学生过多的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之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创新理解原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陌生化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这样学生可以探索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双重原因。 四、利用说话训练,开辟渲泄通道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学生的心理又不成熟,常会产生诸多莫名的躁动;产生情绪冲动,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身心急剧发展,他们由家庭走向社会,由于走向集体而产生交际需要,这时,教师如果引导得当,注意开辟学生情绪渲泄的通道,既可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亦可帮助学生正确释放郁结于心的烦恼、焦虑及种种躁动情绪,保持健康心态。 首先可让学生写日记袒露心迹。日记与一般命题作文不同,命题作文重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技巧,而日记更侧重的是学生心理历程的记录,它是即时的、随意的,又是真切的、现实的。学生产生的学习焦虑、心理躁动往往是莫名的、杂乱的,如不及时加以自我梳理,常常会引起极端的行为。写日记会把学生心理的无序活动凝结在文字上,这一过程的本身就起了平衡情绪的作用,如能再回过头来对这些文字进行理性的思考,孩子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担心和忧愁是大可不必的,心境也会趋于平和。语文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日记写真、写实,更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对写出的日记再作思考,去求善、求美,把作文与做人紧紧地结合起来。 其次要加强一向被忽略的口语训练。要激发学生交谈的愿望,创设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的说话情境。要鼓励学生走进集体,大胆登台。进而教他们方法,并帮助他们订正语病。在课堂上,由过去偏爱师生间交往转向师生间交往与同学间交往相结合的多向交往,这种交往为确立师生间真正和谐而富有教育效果,增加了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气氛。同时还可通过朗读和讲演排除心理阴影。有很多同学有演讲的才能,老师只要给他们提供机会,演讲可能就是这个同学渲泄内心的通道,他也可能因此爱上文学,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发展。 总之,现代教育注重学科渗透,心理教育进入“学科渗透”层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心理辅导过程。这样,语文课就会成为学生实现心理发展,个体性格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才算真正做到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成为具高认知和高情感的与当代高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完美的人。 作者邮箱: gy_shangyl@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