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4年高考全国卷语文题18题的一点质疑(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尤喜文 第18题是这样表述的:“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第一,命题者说是三幅画面,是三幅画面吗?本文中,茅盾先生并没有一板正经地描绘画面,而是把描绘画面穿插到谈心一样的叙述中,所以很难说到底有几幅画面,不过一定不止三幅。 第二,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画面组织到一起的?这要分几个层面去看。 第一个层面,河--高原--雪,这里面有一种内在逻辑:作者的目的是写西北,江南是陪衬,所以先写江南;江南水最出名,所以先写河;由江南的河很自然地联想到西北的河,这是一种对比联想;写完西北的河,当然要写西北的高原,这是西北最大的特色;最后写雪。这中间有逻辑顺序,也有心理线索。 第二个层面,单看作者写河:淤黄泥沙中流着几股细水的黄河--马车涉水而过的乌鲁木齐河--学生卷起裤管徒涉的延水--夏季涨水时的延水。这里也有它的内在逻辑。先写干旱季节西北的河,这是重点,因为西北的河这时最有特色,同江南的河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写了黄河之后,还要再写乌鲁木齐河,还要再写延水;后写夏季涨水时的延水,这不是重点,但也要写,写了才全面地反映出西北的河。这中间的逻辑是由主到次。 第三个层面,单看作者写干旱季节西北的河,写了三条:从黄河写起,这是母亲河呀;最后写延水,这是作者走笔的归宿。乌鲁木齐河只好放在中间。这里有心理习惯,也是由次到主。 总体上看,连接这些画面的线索是作者的思绪和想象。具体看这些画面的组织,则比较复杂。命题者可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复杂,并且要避开这种复杂,所以很牵强地说“三幅画面”,也可谓用心良苦。其实,命题者完全可以将不要学生说的话自己在题干中说掉,而将要学生说的话留给学生去说。这样,学生答题时,思维方向也更为明确。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