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一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王超   

初一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不同于小学学习的那样注重知识,而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习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怎样引导,应该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一、引发质疑,激起兴趣。

“学贵有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他们来讲充满疑问的情境。创设质疑的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之间制造一种反差,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教师应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确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如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我首先让他们迅速的浏览了一遍课文,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提问:

(1)小女孩如何对待那珍贵的一罐水的? 还有没有更好的分配方法?

(2)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这样吗?举个例子。你又会如何做呢?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学生马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围绕“如何对待那珍贵的一罐水”这个大问题,从小女孩、自己、社会上很多人等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为实施探究学习打下了基础,当最后我们把结论定格为“爱心”时,竟是从八九个角度得到的共同结论——虽然争论不休,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熏陶却得到了极大锻炼。

二、解题入手,有层次的阅读。

抓住题目,常能迅速入文,找到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的层次,进而领会课文的思想。因此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为逐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中,我分以下几步让学生进行探究:

(1)导入质疑: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春天的西湖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如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天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有着“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济南的冬天到底美在何处,老舍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问题一出来,就成了学生学习这一篇课文的第一个层次。学生马上投入到了解整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去了。学生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是主动进行的,水到渠成,过渡非常自然而学生也兴味盎然。

(2)阅读全文,引导质疑: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可以概括为几个大方面?(阳光下的小山,小雪后的小山;济南的水。)

  由于文章条理清晰,学生通过短时间的思考可以作答。所以学生读过后联系已了解的课文内容就能自己确立学习的目标,理解课文的大层次。

(3)再问:这篇课文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用笔划出括号中的词语: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送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红。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只要画出这四个词,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以此类推,二、四、五自然段的描写顺序及层次安排,学生就能融会贯通。

(4)课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和学生一起回忆小学课本中的《林海》一课,共同背诵其中的精彩段落,特别是“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一句。分析本文在写法上与《林海》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潜词造句非常精妙,使用了大量的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描绘静物中抒发情感。)

(5)再次阅读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把课文总结一下。

问:结合课文内容,假设你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你将以怎样的概括性描绘?

显然,由于把课文归纳出几个层次引导学生读解,就大大提高了理解课文的速度,缩短了教学的过程,建构了一条优化认识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捷径。

三、抓文眼、关键句激趣。

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概括全文,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作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我在学生读完一遍后,马上让他们在诗中找出诗眼。学生通过思考,学生找到了“愁”字。我接着问为什么是这个字。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各抒己见,学习的情绪高涨,我再让他们认真细致地读诗、讨论,最后得出作者用这个词,可以体现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同时前面的“寄”字更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又如教学《松鼠》一课时,当学生学到松鼠搭窝时我问他们有哪些动词用的生动准确,让学生找找哪个词最吸引自己,为什么。学生找完,情绪马上就高昂,几十只手高高举起,问道:老师,作者为什么要用“搬”、“编扎”、“挤”这些一般用来写人的词来描写松鼠的动作,这些词用得妙在哪里呢?这时我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认识和思维特点,通过想一想,换一换,比一比,议一议等方法,学生恍然大悟,才知道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松鼠的喜爱之情,从而较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四、通过图画,对比探究。

课文的插图往往落在课文的重点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插图,共有两幅:一幅是百草园,一幅是三味书屋。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作对比,教师可以适当夸大儿童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的乐与苦的区别,由此来确定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应从哪个方面进行理解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五、参考习题,思考探究。

课后习题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给我们以探究课文的启示。如 《黔之驴》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画出课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题中的“动作和心理状态”——是描写老虎的点睛之笔。讲授新课可以从习题入手设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老虎吃驴的过程反映了什么道理?文中词语的运用妙在哪里?这样,便单刀直入,给学生学习设立了目标。

六、在看似矛盾之处仔细思考。

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张岱的《于园》一文,意境幽远,同时予人以置身山林之感,可在这看似矛盾处质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写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感受——何处写假山?何处写水阁?又是如何安排顺序的?这可引发学生认真探究,反复阅读课文,使这篇文言文的学习也充满探险、曲径通幽的情趣。

当然,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主动引导学生兴趣,让他们去思考,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作者邮箱: shujun197911@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