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第二课时(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7-03-05 手机版


一、学习目标:

1.我能了解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古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中心的写法,培养古文的阅读能力。

三、自主学习

1、课文第一节作者写自身经历,作者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课文第三节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回答)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写自己从师问学的“勤”‘、“艰”时,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2.作者写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主旨。

4.采用对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你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5.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五、当堂检测

1、与作者的求学情况相比,现在我们的求学条件怎样?通过对比,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第二课时

三、自主学习

1、课文第一段作者写自身经历,作者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1、幼时抄书之艰

自身       2、成年叩问之难

经历       3、求师奔走之劳         勤且艰

4、住读生活之苦

2、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答:(1)叙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对比自己的求学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专心与否。

(2)衣食、从师、求教和书籍四个方面来写。

3、课文第三节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回答)

答: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写自己从师问学的“勤”‘、“艰”时,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答:(1)略无慕艳意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作者写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答: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是为了指出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勤奋好学,以此勉励马生勤奋求学。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进行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勤奋、专心,赞扬了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了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4.采用对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你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答:(1)师生态度 师:辞色严厉    生:色愈恭,礼愈至

突出求师的艰难,态度的虔诚、恭敬。

(2)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突出生活艰难却专心向学的可贵。

5.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答: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  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五、当堂检测

1、与作者的求学情况相比,现在我们的求学条件怎样?通过对比,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略

点拨:学生从自己现在的学习条件及学习感受出发,观察学习环境和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我有些不同意。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而我个人认为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师错,学生也错,学生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

 

雷真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