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亲情 呼唤责任——(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齐市七中 盈淑梅 《散步》是五四制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短文。刚刚升入初中生活的学生在才接受了一次手足深情的震撼之后,再对他们进行一次责任与使命的洗礼正起到了推波助澜、水到渠成的效果。我认为,《散步》的主题思想涉及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这一永恒的内容。而我所面对的是一群从小受到家庭格外娇宠的小皇帝。他们中有95%是独生子女。对父母长辈给予的关爱很少去感受,更缺乏理解。至于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应尽的责任更是漠不关心。因此,上好这新学期也是升入初中的第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2002年8月,经过精心的设计,我以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成功的对所任教的学生进行一次情商教育。 一、课前准备,情感蓄势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寻找感情的着陆点,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同时,根据课文的内容,寻找一首与之相适应的乐曲或歌曲。尝试在美妙的乐曲中去回味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该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课程资源和生活积累。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 二、感知亲情,抒发心声 由于本文不足千字,是一篇难得的文质兼美的佳作,特别适合朗读教学。因此,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并训练朗读能力,在上课伊始,我就让全班同学用优雅而抒情的语调齐读一遍课文,接着用亲切的语气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站在我们面前的一家四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你能给每个家庭成员都加上一个修饰语,对他们做出恰当的评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最后达成共识。“和睦的家庭”,“温馨的家庭”,“团结友爱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慈祥的奶奶”,“善良的妈妈”,“尊老爱幼的爸爸”,“天真活泼懂事的儿子”……一时间,教室里充满浓浓的亲情,同学们满怀着对这户人家的羡慕之情。这时,我顺水推舟,提出了下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幸福的家庭吗?他还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请结合你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你的感受。在一阵沉默之后,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作品中的人物“祖母”、“我”、“儿子”,并鼓励同学进行小组讨论。经过一番争论,很多同学都认为文章的最后一句揭示了主旨:“但我和妻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可是,很多同学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我趁机追问:“我和妻背上的仅仅是老人和孩子吗?我们还背负着什么呢?”——“责任”。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三、合作探究,歌颂亲情,呼唤责任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们已经充分感知到了洋溢于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亲情,我再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亲情的奥秘,或者说“怎样才会使一个家庭温馨、和睦幸福呢?”他们很快总结出:“尊老爱幼”。我进一步问:“尊老爱幼哪一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又一次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有说尊老的,有说爱幼的,也有说两者同样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音乐《常回家看看》,随着画面上老人慈祥幸福的笑容,孩子活泼欢快身影,中年人忙碌奔波的脚步,耳畔那熟悉动听的音乐,学生们顿悟:尊老更可贵。你看,歌曲中的主人公不是放弃了休息日陪孩子去公园的机会,到父母家中去陪伴老人了吗?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孝”吗?“亲爱的同学,你们知道孝字的最初写法吗?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意思是善事父母者,我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的理解尊老的含义,把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至此,本课的主题在师生的共同探究讨论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每个学生都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深入思考:“在你的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你是否都感受到了,你是否向爸爸、妈妈表达过自己的这种情感呢?当病中的你接过妈妈捧来的一碗鸡蛋面,当放学后的你接过妈妈冒雨为你送来的雨衣,当过生日的你坐在桌前尽情享受爸爸忙碌了一天为你准备的丰盛晚餐,在吹灭蜡烛前,你不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学生感情闸门被打开了,激情如潮水般涌出,他们纷纷说出了平时没有去想更从没表达过的话语。爱在他们的心中汹涌着,宣泄着,他们感谢父母和所有关心过他们的亲人,感谢老师、同学,感谢生活,而且,平生第一次,很多学生懂得了自己的责任,今天的责任,明天的责任。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中学生涉世不深,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语文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理当责无旁贷。本课教学中,我从陶冶感染学生健康情感的角度品读课文,并链接生活,让学生自觉与教师对话,与作品对话,学生之间对话。达到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张扬个性的根本目的。可能受自己能力与阅历的限制,对作品理解还会有肤浅不当之处,但作为结合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这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有效的尝试。 作者邮箱: meigui58@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