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五步曲”(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邳州市邳城中学 沈庆国 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当前,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应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朗读教学“五步曲”,在此与大家共享。 所谓的朗读教学“五步曲”,就是将整个的朗读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提出五个目标——读通、读熟、读懂、读情、读美。指导学生一步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第一步——读通。 这是对朗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通顺。就是要扫除拦路虎,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句子,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破读,务求字字正确,句句通顺,并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这一目标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实现;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则要求我们老师要细心指导,特别是那些难读的字音和句子,老师要反复进行范读、领读,直至无误为止。 第二步——读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课文的确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有待于通过熟读课文来完成。因此,我们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充分的时间内将课文读充分、读熟练,有些甚至要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从而不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三步——读懂。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该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将理解课文内容和文体特征作为评价学生朗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将读懂课文作为朗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并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读懂课文内容和文体特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 第四步——读情。 所谓“读情”,即读出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纲》和《标准》也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声情并茂的语音将其表达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人为地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一致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走进情境,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继而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步——读美。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形式与内容兼美,如果教师善于指导学生朗读,那就不仅使他们能多识字、识词、识句,通过课文内容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获得教育,而且还能受到美的熏陶。”(《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戴宝云主编,P111) 不仅如此,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练习,还能使学生用美的语言将课文朗读出来,给人以美的愉悦,从而创作出美的作品来。这就要求老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通过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语言,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抒发小读者的情感体验,增强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这五个步骤和目标是不能机械分开的,它们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一方面,它们一环紧扣一环,呈梯度不断向上发展:读熟以读通为基础,读懂以读熟为基础,读情以读懂、读熟为基础,读美又以读情、读懂、读熟为基础。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很难将其竭然分开,比如说,理解应贯穿于我们整个阅读教学中,这是我们所共识的,我们不能说只有在“读懂”这个环节上才能进行理解。这里将其分开来说,仅表示在教学中的大致过程和有所侧重罢了。 作者邮箱: sqg_2003@yahoo.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