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堂讨论 创设愉悦氛围(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山东临沂市第三中学  杜传强 邮编;276000

“讨论”一词并不新鲜,却往往为人所忽视,课堂教学“讨论”必不可少。“讨论”是使学生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形成学习经验的有效方法,是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最根本体现。唯有“讨论”才能形成同伴互相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网络结构;才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想交流中,使其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一)语文学习离不开“讨论”。“语文学习不在于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是知多与知少、知深与知浅的矛盾”(张定远),唯其如此,语文知识才无新鲜感而言;加之语文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科学基础,短期效益不明显,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求知欲望大大降低,学习没有兴趣,这是中学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本的方法就是加强讨论。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成为教材体验和思索的主体,没有自我人格的参与;教师讲得再动听,学生也不过是冷漠的旁观者。“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吴心田《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只有让学生去讨论,才能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使其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大胆突破平淡无味的“讲读、串问”等教学形式,切实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学习的规律,建立“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机制,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宽松、愉悦、热烈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二)“讨论”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体现。叶老说过;“如能令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学习,不徒坐听教师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作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讨论”是最有效的手段。“讨论”可以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讨论”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讨论”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机械地接受教师预先整理包装好的知识,而是主动去获取知识,积极去思考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即使只能对问题得出60%的结论,也远比教师单方面灌输100%的结论要强得多,因为这个结论不是给予的,而是探求到的;即使有时争论不休,没有结果,也不必忧虑,至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得到了强化训练。一堂成功的课,不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让学生讨论了多少,学生是否始终处在主动思考中。

(三)“讨论”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合作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二十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学会生存》)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既是愉快和谐的“和悦教学”,又是紧张活泼的“合作教学”。课堂上的充分讨论,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去,互相点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不仅解决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学到了书本上根本没有的内容——团结协作、友好相处。这就使得一批性格孤僻、不善言谈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属于共同体的成员,别人给予自己帮助,自己不能无动于衷,从而使其放开自己,融入到群体中,形成一种对己对集体都应具有的责任感,为以后走向社会真心待人、积极协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讨论”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传统教学把教与学的关系界定在教师讲授与学生接受上,后来发展为教师发问、学生回答。两者原则上虽说都是面向全体学生,实际情况却不然。前者不看对象,不辨差异,把学生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本身就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后者面对部分,注重个别,以偏概全,翻来覆去提问的就是那几个学生,根本没有面对全体学生的意识。要想面对全体学生,只有实行学生讨论质疑、教师点拨诱导的课堂教学机制。讨论分组,优、中、差生合理搭配,形成班级教学的“异质组合”。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都有向别人学习的可能。讨论后的质疑,学生提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答疑,每个人都有问的权力,每个人都能获得解答。这样,个体促群体,群体推个体,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建立课堂讨论机制,把讨论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讨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它离不开预习。预习是讨论的蓄势和铺垫,讨论是预习的必然发展。课前预习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知识欠缺及能力差距,认识到了学习的重点、疑点,而且还使其有了个人的体会,形成了自我学习经验。这样,疑难要解决,心得要倾吐,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讨论、去交流,从而形成讨论的内在驱动力。学习的重点、疑点既非常清楚,求知的劲头又非常足,课堂讨论焉有不生动活泼、省时高效之理。

(二)“讨论”必须有严密、条理的组织。允许学生自由讨论不能采取放羊的方法,应有严格的组织。学生或集中,或分散,或分组,或分片,但都不能离开教师的安排。一般说来,四人一组为最好。四人一组,每组有固定的发言人,一个问题一般由小组的主体发言人回答,小组的其它发言人补充,老师因势利导,相机点拨。此种分组借鉴了国外分组教学的“异质组合”方式,形成了班级教学的异质组合,优、中、差合理搭配,这既有助于讨论氛围的形成,也有助于问题的探究解决。

(三)“讨论”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引导。“任何改革如果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学会生存》)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现实,我们应当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有些学生生性腼腆,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勇气;有些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教师应看到其优点,给予肯定、表扬;有些学生活泼好动,发言踊跃,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其带动全班学生。教师应明确这样一点:“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 舞。”《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四)“讨论“要求教师备课必须充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说得有道理,想让学生讨论的有力、有序、有效,教师课下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教师只有备课时作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课上才能应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才能把对学生思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融为一体,才能巧妙点拨,使学生的讨论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离开了教师的精心备课,课堂讨论肯定会变得无序、混乱、粗浅、低效,以至流于形式,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  越来越大的自由,明智的教师,不妨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充分讨论,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主人。

 作者邮箱: duchuanqiang@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