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开放性题目答题例说(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 王茂军 2003年全国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得分率是最低的,原因是以主观题形式单独设题,从被动的客观鉴赏到主动的主观鉴赏,一些考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2004年可能在这个考点出现开放性题目,在备考中加强从写作手法到诗歌情志的鉴赏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就古诗词中广为运用的描写与抒情手法作一些举例解说。 一 古诗词中的描写 1.写意与肖形 例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例2: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例(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解说: 例(1)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其发状,表现诗人之愁。这种描写实为虚写,即写意。古代诗文的写作技巧,在描写这个领域,写意是一个传统,在写意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夸张、象征、比喻这些技巧。“写意”是为了“传神”,其重在神似。因而不叫“写形”。 例(2)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虚写与实写结合的描写方法,产生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表现了罗敷之美,可谓千古绝唱。 例(3)则是肖形。作者从其形态、色彩方面作了如真的刻画。 在此将“写意”与“肖形”放在一块解说,是为了让考生明白二者的区别所在:前者是虚写,后者是实写。 2.以物喻人,寓情于物 例(4):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上,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护。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例(5): 蝉 (唐)许浑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解说: 例(4)一词,诗人以驿外断桥边被风雨摧残的孤梅,喻自己满腔热忱却备受摧残的遭遇,写尽了失意不遇之人的自哀、自爱与自重,情绪凄傲。诗中的梅喻诗人自身。后来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填了“咏梅”一词,以梅喻革命者,表现了战斗豪情和以民同乐的情志。 例(5)首联谓蝉本以清高而餐风饮露,难求一饱。不能温饱而作不平之鸣,亦不过徒劳而已。颔联上句承“声”字,谓即力竭声嘶,亦无同情之人。下句承“高”字谓高栖于树,而树亦无情。字字咏蝉,却字字自况。 3.诗情画意的风景描写 例(6):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猿。 依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例(7):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解说: 例(7)这首诗极力于秋暮中的山野景色的描写。诗题中的一个“闲”字,正是诗人情感的关节所在。全诗通过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那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而忘却一切尘事的纷扰的超然逍遥之情, 例(8)是一首送别诗,但主要篇幅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 这类描写则是诗情画意的风景描写。风景描写的诗意创造,得缘于作者将主观的情志融入客观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之中,其情志的流露又总是以含蕴为佳。 4.婉曲的描写 例(9):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解说: 该诗意如标题,写一个闺中少妇春日对于远征的丈夫的思念。可全诗既无一个“春”字,也无一个“怨”字。其第一、二句写春意,三、四句写的却是一个闺怨。她为什么要打起黄莺儿?因为怕鸟儿啼叫惊醒自己的美梦——与丈夫欢聚的甜蜜。可是,梦毕竟是梦,现实确是亲人分离的凄苦,这婉曲的描写,借梦境以写人生,产生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二. 古诗词中的抒情 1.直抒胸臆 例(10): 《胡茄十八拍》中第八拍: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以俳优, 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例(11): 《流夜郎赠辛判官》(李白)前四句: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解说: 例(10)诗人将“滚滚一样不可遏抑的悲愤,绞肠滴血般的痛苦”(郭沫若语)用率直的呼天呛地的措辞表达出来,毫无“温柔敦厚”的痕迹。而其直抒胸臆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的是人生的何等悲痛? 例(11)直接抒发了诗人在京师时那种尊荣一时,豪气岸凌的情感,不借助比喻、象征之类手法。 2.间接抒情 例(12):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末二句: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例(13): 《短歌行》中末二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解说: 例(12)诗人不直接表达离情别意,而是借助眼前之景间接抒情:流水是很长很长的,但我们的情谊比流水更长。诗人既写了景,也抒了情,一箭双雕,实乃妙手绝技。 例(13)诗人借助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这是间接抒情的另一方式。 3.运用词采和声韵手段抒情 例(14): 声声慢 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后略) 解说: 词开头连用七个声调凄恻的叠字,倾诉了诗人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等忧患和离乱的哀愁。在此诗人借助词采和声韵手段将情感写得何等的深切感人!古人说:平声之字多用于表达阳刚之气,仄声之字则多用于表达阴柔之情。这种说法是有其科学性的。因为平声高扬,仄声则短促下沉。该诗深谙此道。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抒情、描写等表现手法在诗文中常常是有机地结合的,很难找到完全用一种表现手法写成的诗文。但我们只有作这样的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些手法在诗文中的运用。希望这些例说对考生学会对古诗词鉴赏有所帮助。 作者通讯联络: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 王茂军 邮编: 552200 电话: 13035594805 (0859)4211771 作者邮箱: maojun0098@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