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米洛斯的维纳斯》授课研究(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桐乡二中  徐磊

     高中语文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教材在编写上有两个大变化:其一,指导思想由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转变为对学生良好的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这是切合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总方针的;其二,教材内容组合上有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智育为主转变为智育和美育的结合,把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我们看到新教材的选编,内容多,点面广,课文不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增加了许多智力开发的层面。这些改革就相应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同步改革,以适应教材的变化。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职能由教学生(即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学,即由重视“教”转变为重视“学”,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学生逐渐掌握并学会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其次,就要求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新的教学设计,改变以往的知识型、训练型的强化教学模式,代之以互动型、实践型的自主教学模式。新教材的教学大纲提出了学生学习要求掌握的七项语文能力,其中对“说”(即口语表达)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它与“读”“写”等而视之,这正是对以往不注重“说”只重“写”的突破。同时,对一向重视的“读”和“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本的选编上,各类文体、各种风格、古今中外、名家名作都有涉及,一改以往单一陈旧的老面孔。许多文章不求其全,只重其某一特色,如此,教师授课也不再是照本宣科、公布标准答案,而是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思考,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教育界一直在讲教学主体的问题,以前一向是教师主体,后来讨论研究,革除弊端,这几年改成学生主体,不少教师上课整堂课都让学生“表演”,讨论课大行其道,似乎课堂上不让学生讨论,气氛就活跃不起来,就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实际上,教学本质上就是相辅相承的,教与学的不可分割也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说一定要说“主体”,那也是双主体。教师不为主,学生的学就成了盲目的无的放矢,势必造成学习的混乱;学生不为主,教师的教又成了剃头师傅的挑子,教学目的无处着落,成了镜花水月。学生的讨论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而不至于陷入无中心、无目的、无要求、无限制的空谈。“引导”二字可以说是新教材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它彻底打破了旧教材那种依照教参对文章进行千篇一律的“八股”分割的模式,而是采用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一线推进的方式,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课本都各有重点,绝不相同。新的教学就要求教师不再是仅仅告诉学生“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办”,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和“还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本着以上认识,我对新教材的授课设计大都采用以教材为例子、抓住每篇课文的特色进行点的突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析思考,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可以特立独行、标新立异。我给学生解剖教材上的课文,然后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料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探讨,也许得出一致的答案,也许有了全新的见解,这时也不急于给他们下判断,只用告诉他们罗马就在那个方向,学生就会运用教师曾经教过的、他们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去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通往罗马的大道。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课外自读文章。这一单元是散文,教材要求其学习重点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要求,严格来说,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都有这个要求,但是结合第一册教材以及前后单元的学习目标来看,它实际上是高中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与训练这一系列中的一个环节。这样安排,就体现出循序渐进,但又各有突出重点的新格局,学生不再会因为要面面俱到而无从下手的困难去大伤脑筋。“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实际上就是对文章里并不能一蹴而就的疑难问题进行深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反复思索并最终有新的理解和领会。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来说,其实就是创作文本的接受者对文本解构后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创作主体对文本的构建与接受者对文本的解构是不会完全重合的,只是存在一个大体认知,这个认知是基于公共美学和社会逻辑道德的规范的。也就是说,在此之外还有一个差异区,这是由个体的不同经验所造成的。由此而下,再创作过程必然会扩大这种差异,而不会更趋认同,也正因如此,文学鉴赏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来。作为教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寻找并且找到这些差异,而不是象以往“教以求同”,唯有如此,才能逐渐培养出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以教促学、自学思考、大语文化”的最终目标。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指望高中生能够象大学生一样进行自主式的研究与探讨,他们并不是不想或不愿,而是缺少能力,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本单元授课的总体设计就是“以例带动,自主研究”。我把《为了忘却的纪念》和《读〈伊索寓言〉》两文作为范文进行讲读评议,教之以方法,前一篇学习怎样去研讨具体的句子含义,后一篇学习如何深挖文章的隐藏内涵。然后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为学生自主实践的基地,去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思考。这篇自读课文相比前两篇讲读课文而言更加生动自由,文章本身就是一家之言的自由评论,学习时所受束缚很少,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同时,该文内容时尚新奇,对“美”的问题的研究探讨很容易吸引青春少年少女的兴趣,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就会形成深层次的学习研究。因而我将这节课设计为一节学法指导课,通过设置疑问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通过集体讨论与交流达到学习目的。考虑到以往此种类型的课曾经上过,学生已经有了具体的课堂经验,因而在教师导入之后,就可以直接入题,文章的梳理约只占用十分钟时间,然后将思考权交给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是始终贯穿其中的,由课文引出疑问,然后逐步推进,不断向深处纵深,学生就会沿着已有的思路去思考,新的问题会引发发散思维,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作出明确解答,以防又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但可以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提出作为个人理解的解释,以供学生参考,教师可以以一个更高的高度去影响学生,而不再是去压制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制灌输。 

由于是计划一课时完成,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因而必须把讨论的几个问题以及能够花费的时间先进行一个设想,上课有必要时还得来个宏观调控。不然,很容易变成漫无边际的扯皮,这是课堂教学最不希望得到的结果,教师既要参与,进行引导和调节,但又不能直接进入,干扰学生的自学思考,“放得开”与“拿得起”之间的度比较难把握。我在设计课件时,就尽可能只提供纯粹客观的资料与专家评论,让学生去自主取舍。孔夫子笔删《春秋》,皮里阳秋,言有尽而意无穷,后来之人各有各的看法与取舍。我也希望学生能从众多的材料中得出各不相同的观点,然后通过讨论争鸣去寻找各自的理想答案。例如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我先讲述一个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与美神维纳斯争夺一个金苹果,帕里斯王子最终将金苹果判给了维纳斯而不是许诺以财富、智慧和权力的赫拉或雅典娜。这个神话传说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趁热打铁,介绍有关维纳斯的传说以及一些以此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如雕塑与绘画(展示图片),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又如在讨论之前,我设置了一个简单材料:面对一株繁花似锦的梅树,木匠、文人、画家和商人却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感叹。提出疑问:为什么对同一个事物,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再结合不久前的写作与作文讲评(作文的内容是让学生就身边的现实和见闻谈谈什么是美,这篇作文是结合高一教学文学欣赏的要求设计的,亦可为这节课作铺垫),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只要是有感而发、言之成理即可,避免讨论陷入程式化的僵局。

这节课的前半部分是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和观点,按照设计,大约用十五分钟左右,相当紧张。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取舍,只讲读文章第三、四两节,这两节内容是作者真正阐述观点的部分,我将其总结成两个字:“有”与“无”。实际上作者只是借用了断臂维纳斯这个形象,他所申发的就是“有”与“无”这两个相对概念在美学与艺术上的辩证关系。维纳斯的“美”在作者看来不是其属性,而是从接受美学出发的欣赏过程中的想象创造,这是观照美而不是本体美。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往往会执着于“维纳斯雕像到底美不美”的问题,这种思考当然没错,但对于理解本文作者的写作却正是一个阻碍。因此,我抓住这两节内容进行分析,先让学生泛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出与“有”“无”相关的关键词句进行理解。学生能很快就找到位置,“虽然失去了两条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暗示的可能存在”“一方是包孕着无尽梦幻的‘无’,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总结,点出文中的“有”与“无”实际上是两组关系:现实中的“有”与“无”以及想象中的“有”与“无”。断臂维纳斯之所以美正在于她以现实中的“无”赢得了想象中的“有”,将固定的“一”转化成了“无穷”,她的美是欣赏者想象的创造物。作者的思路和观点一经提出,全文的脉络立现,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结并结合课后练习题,文章的梳理工作基本完成。

后半节课即是思维拓展训练,这才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这一阶段。在处理与课本的衔接上,我以文章最后一部分为切入点,同时排除作者的观点,而把这块内容作为学生思维展开的平台和起点。作者认为手的不可或缺是其解释残缺的一种方法,可以从这里引发出学生对“残缺美”的讨论。这时,我提供一组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维纳斯雕像图片,有的完整无缺,有的残缺了不同的部位,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去进行审美判断。然后选出不同观点的几位代表发言,分别对残缺美进行描述与解释,有了直观的感知,加上生活中此类现象较为常见,学生的发言往往一语中的,互为补充,有的发言甚为精辟。如有同学提出“精神上的残缺不是美”这种观点,理由充分例证丰富,说服力很强,比之教师上课大谈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培养要有更加好的效果。又有同学提出了本文作者的观点其实并不是“残缺美”,我便因势利导,将讨论引向“维纳斯到底美在何处?为什么维纳斯成为美的化身?在她身上可以找到哪些美的特征?”这一问题。这时,学生的思考已基本脱离了课文本身,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了更为广大的范围。但“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确是太难也太复杂了,已远远超出了高中生的知识与能力界限,这个讨论就极易变得大而无当,空泛无物。然而这样的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多向性、自由式的思维方式却大有益处,如何取舍进退是个难题,我仍旧尝试用直观感知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在展示图片的同时,我找出班上几位学美术的学生,让他们事先完成几幅不同形态的维纳斯素描作品,将这些作品与图片一同展览。讨论后总结时让几位小画家讲讲他们在创作时是如何理解“美”的,观点纷呈,精彩时现,大家听听说说,嬉嬉笑笑,众多的知识就在欢乐中流淌、撞击,思想的火花时时迸现。如有一同学坚持“美是各人主观感受的反映”这一观点,另有几个同学立该与之争辩,双方互不相让,却又无法折服对方。作为教师,我如果硬性介入宣告此观点是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学生当然会接受和认同,但肯定印象不深、缺乏实感,那位持此观点的同学心中必定更是大不服气,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必然大受打击。于是我把话题由争论转向研讨,让大家一起在现实生活中找实例,正面与反面皆可。剑拔弩张的课堂气氛缓和下来,各种生活事例摆了出来,“一盆鲜艳的花,心情好的时候看是美的,心情不好时难道就不美了吗?”诸如此类,浅显易懂,又具说服力。之后,我再从理论上稍加点提,马上带过,知识既丰富了,又不至于太过抽象深奥。最后,我以两篇文章收尾作结。一篇是著名美学评论家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美学评价;另一篇是一位中学生的习作《我桌上的维纳斯像》。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作者对维纳斯的美的欣赏,让学生从中找到发现的乐趣。进一步引导他们,美时刻都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并通过广泛的阅读去从理论上丰富自己对美的理解。

一堂课上完,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意犹未尽,如果每堂课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真可谓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乐趣,然而在现今,这也只能作为调剂罢了。课后认真回顾了一下,本节课亦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在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上,多媒体只是充当了幻灯机的作用,放放图片、打打字幕,缺少合适的影音视听资料。其次,在学生讨论中,教师的位置很难处理,不能讲得太多,又不能不讲;参与得少,又显得太闲;活跃控制不好就变成了吵闹;引导不及时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等等。这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去逐步改善,这种互动式的学法指导课比较灵活,教师的自由大了,其难度也就相应提高,更难把握。第三,这节课主要以感知为主,缺少知识的具体落实,学生到底通过一节课掌握了哪些知识,并不能直接体现出来。只是讲对以后的人生有莫大好处、受益无穷,这是不负责任的作法,作为教师万不可取。因而,能在当堂做一些小型练习进行巩固测验,那就锦上添花了。

以上,是我对新教材课文《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的授课感想,难免有管窥之弊,坐井观天,贻笑大方。望各位前辈名师能屈躬下顾,不吝指教,则感激不尽。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