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现阶段初三语文教学的策略(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福建漳平永福第二初级中学 陈海珍 当新课程标准在教改领域并结合新教材在我省我市开展得正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初三的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贯彻并实施现阶段初三语文教学之中呢?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并结合我校初三语文备课组一些做法,就现阶段初三语文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该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一得之见。 第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创造、寻求和选择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教学新理念。 我们全体初三语文老师在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了两本理论著作:《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育新观念》,并深刻讨论和比较新《课标》与新《大纲》(2000年版)的异同之处,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深入学习了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有关精神,学习了全国各地语文教学大纲改革经验,努力吃透中考改革的精神实质,积极学习和利用好《福建省2004年语文中考考试范围及说明》、《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深入理解市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建议,将其中补充的新的教学建议,着重体现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之中,以利于以最新的姿态、最快的速度走在教改和课改的前列。 我们主动而及时了解外界的最新教育动态,在教研组的安排下,每一位初三语文老师都至少订阅了一份语文报刊杂志,并坚持通读二~三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并加强校际交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教学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克服在语文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力和学习方式,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学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遵循“以学生为发展主体”的思想,创立“促成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力思维的发展和人格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第二,要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功能。 (一)、转换教师的角色。从《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论来看,现代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二)、明确教师的基本功能。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所谓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谓引导,就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谓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研究等能力,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创造与发挥教师的特有功能。教师自己应该具有一套适合学生的“主导”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诸如设置情景、示范朗读、讲相关故事、制作教具、多媒体演示、谈自己与文本对话的心得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与兴趣。我们许多老师有课前让学生3分钟左右讲演的好习惯,有的老师不但自己提供话题,还积极发动学生定期提供热门话题,让学生将讲演与话题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对优秀讲稿进行张贴、展览和收集、装订,这样取得的效果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就比仅仅让学生上台讲一番话,锻炼一下胆量和说话能力要好的多。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切实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训练,并结合运用新颖的备课方式,着重备好“大纲”、“教材”、“学生”三个中心要素。 为了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我们就不妨将自己的备课过程当作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先不看教参,也不找资料,先独立探究一番,再将新的想法供备课组讨论,这样,经过一番合作性的探究,怎么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怎么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就有了自己的心得。在课堂上怎么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也就自然有度了,因为我们已经将“大纲、教材、学生”三要素备进了教案,备进了心中。 加强信息技术学习的进程,不断提升我们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第三、谋求体现和达成毕业班的有效教学,将新课标理念深入贯彻并实施现阶段初三语文教学之中。 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教学必须得法。有效教学正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观念,也正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为了谋求达成有效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价值功能,体会教材的举例作用,从本班本年级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教材,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切忌盲目地追求教学进度的高速化。 我们初三语文教师发现人教版教材的自读课文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外自读,我们将这一发现与目前的初三教学和中考形势结合起来分析后,大胆地对教学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在每一单元补充一篇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先由老师集体阅读与编题,再组织实施课外的阅读教学,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要善于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发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法,重启发不包办,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重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三)、要加强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注意课内外的联系,多动口,多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习本身就包括接受与发现两种最主要的形式,这就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在不仅注重课堂语文的教学,更重视社会生活在言语实践。 (四)、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性设计,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我校目前正进行着龙岩市级“自主性”课题课题的研究,虽然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实验还在起步、摸索阶段,但我们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实验活动,边试验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将课题的试验活动与新课标的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研究紧密结合。 (六)、在实践中探索和摸索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当前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如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体现其内容与方法改革一体化构思的“阅读课改革”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方法。其中,他构思的新型阅读课由以下课型与活动组成:①无拘无束地谈话;③艺术性地朗读;④自由阅读课;④扮演作品主人公的游戏;⑤图书爱好者研讨会;⑥与作家会面。毫无疑问,他的这些有关阅读课文改革的构思与方法,对我们在阅读教学上大胆地创造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大有帮助的。 再如,素有“重头戏”之称的话题作文的教学,我们既不能一味沉湎于纷繁复杂的话题大战之中,也不能人云亦云地随大流而少主见,更不能占用作文时间大赶教学进度而让学生课后完成作文潦草了事。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对作文就阐述得十分独到——“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他认为文章是由气形成的,但如果不先养气,光凭学习是写不好文章的,而气可以通过修养获得。他通过举例再次表明气可以通过内在修养与外在阅历两种途径来获得。在今年的作文总复习之中,我们备课组在教研组的统一部署下,十分重视作文养气的两种途径,旗帜鲜明地对文体、文题、材料、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层次复习,并将列提纲与限时作文紧密结合,评讲与推荐优秀作文紧密结合,有效地推动了作文的复习。 作者单位:福建漳平永福第二初级中学 邮 编:364401 电 话:13600994378 email:qopo131@263.net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