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自主学习的语文平台——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的研究(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学校中学部    阎义长

今年上半年,我校的课题“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列入广州市中学语文第三阶段教学设计及实施活动发展性评价科研课题。作为本课题的主持人,我衷心感谢市教研室、市中语学会领导的关怀,今天的汇报也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课题的提出:在“自主”上作文章

我们多年来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过分看重教师的讲授与分析,现在的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虽已基本清除,但那种“满堂灌”的变种“满堂问”却大有市场,以课文的分析代替学生学习语言的现象泛滥成灾。这种现象促使我从多方面想办法改革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节中,多次提到“自主”,前后共出现过10多次,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所以,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就应该在“自主”上作文章。

我到祈福新邨学校任教后,学校交给我一个中等层次的班级,学生比较听话,也容易和老师相处,但是不愿意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我设计的诵读、讨论、表达等项活动,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只是当我演示课件时他们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我看到学校设施齐全,电脑可保证学生人手一台,而学生的电脑水平又都比较高的时候,一个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的念头在我心中萌生了。如果用电脑网络作为教学的辅助形式,不是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吗?不是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吗?后来,我看到广州市中语学会供选的科研项目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这个课题。

二、初步的尝试:加入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行列

学校领导十分支持我的工作,黄炽荣校长在审阅了课题实验方案后,热情地鼓励我大胆开展实验,并多次安排我外出参观学习,扩大我的视野,启发我的思路。在我实验一段时间感到效果不太显著的时候,我用马拉汽车的比喻说明实验的艰难,黄校长马上给我打气,说“马拉的毕竟是汽车,而不是板车,总有一天,汽车会让发动机自己启动的”,并说实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靠一朝一夕的工夫就指望能出成效,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上学期的一次单元检测中,我们实验班的成绩和平行班相差了8分的距离,学校领导没有一丝一毫的责难,而是继续支持我改革。我们学校语文科组也一直关注着我的实验过程,全体语文教师到网络室观摩我组织学生学习《诗五首》的整合研究课,并进行了认真地讨论与总结,形成了“多一条渠道,多一种方法”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思路。

在这样一个改革的大系统中,我主持的“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我实验的班级也只有30多个学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定会有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

三、研究的方法:创建自主学习的语文平台

应该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呢?郭思乐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谈到课程整合的意义时打了一个比喻:“眼前有两杯水,都是半杯,把它倒在一起,就成了一杯,我们腾出了一个空杯子。”我们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也不仅仅是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也要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我们每周在电脑室上两节整合课,课型基本上有以下五种形式:

1、语文课件展示课。将网上下载或我自己制作的课件在网络教室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照课件自主地学习课文。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学生直接在“中国园丁网”上观赏的课件,和我给他们提供的课件,让他们在两节课中,教师不讲一句的情况下,自主学到了古文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文知识。我也有一些对比性的实验,在学习第二册第五单元时,《桃花源记》主要提供课件让他们自学,而《口技》却是在课室用传统的诵读、讲授等方法完成,可是在单元考试中,两篇课文都有阅读语段题,可是得分率高的竟是我没有讲的《桃花源记》。为了使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有时候,我给学生提供的课件,就不一定是成品,而是一个压缩软件,让学生自己解压;有时候课件的执行文件也有些讲究,如《爱莲说》的课件,需要把执行文件拷贝到D盘的根目录下才会正常运行,这些事我有意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能学习、巩固信息技术。

2、背景知识浏览课。这种课型主要运用在反映重大事件课文学习时进行,如学习《七根火柴》,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红军长征的知识,学习《勇气》,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二战时的背景,学习《桃花源记》,让学生感受魏晋时期那一段战乱情景,学习《石壕吏》,则学习关于“安史之乱”的知识。此外,如果是名家名篇,还让学生在网上收集作家作品的常识,如“冰心专题”、“张洁专题”、“王愿坚专题”、“陶渊明专题”等等。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方案中所要求的“利用网络,自觉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的习惯,不断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知识丰厚、见多识广’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件自主制作课。在学生查找了大量的课文学习的背景资料后,我还注意让学生把这些资料整理成课件,变成自己的东西,将信息课中学习的制作各种课件的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如在学习《桃花源记》后,学生制作了《我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的饮酒诗》等课件,在学习了第三册第一单元“重大事件”后,学生制作了“挑战者号专题”,“解放战争专题”,“抗美援朝专题”,“沙漠治理专题”等等。学生的制作也许是幼稚的,但他们都十分珍爱自己的作品,全都拷贝到自己在网上建立的文件夹里,有的还用软盘或U盘拷回家去,给自己的父母欣赏。学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课件制作方法后,大有用武之地。今年的教师节,学校要求每班制作一份给教师的祝福贺卡,我在班上布置后,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制作了十分精美的贺卡,最后就数我们班交上去的贺卡多、构思巧、画面美。

4、基础知识训练课。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将训练题通过服务器发到每一台学生机上,让学生自主地在电脑上做题,既节省了时间,又锻炼了学生打字的速度,真正达到了“将两个半杯水倒在一起,腾出一个空杯子”的目的,实现了网络上的“无纸化”作业。有一次考试后,我将质量分析也放在网络上做,把题目发到学生机上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答题思路自己更正错误,学生十分紧张地活动着,到了两节课快要下了,有的同学还在问第一节课下了没有,需要上卫生间了。这在课室中进行试卷讲评是怎么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我还下载或制作了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课件,如口语训练、成语抢答等,供学生自主学习,以补充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

5、写作知识欣赏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我把作文课有时也放到网络室上,让学生自主地在网上查找有关初中生写作的文章,观赏网上发表的优秀习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实验,学生通过网络教学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课件制作技术。第二阶段的实验将以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形式,用语文学习的小课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配合课文的学习,打好扎实的语文学习功底,为进入初三进行系统的总复习作好准备。我们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将在网络上创设一个学习语文的平台,为我校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3年9月21日 作者邮箱: ezhang001@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