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奥运寻根问“礼” “礼仪班会”现场起争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主题班会 手机版


   学校中应该如何开展礼仪教育?3月24日上午,由崇文区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礼仪班会在北京市第109中学举行。

    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的实验校,《明礼于心行礼于人》、《寻礼·明礼·达礼》、《牵手我的师长,净化我的家园》、《访礼、明礼、守礼》以及《晴空万“礼”》五场围绕礼仪做文章的主题班会吸引了来自高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学会以及全市各区县实验学校的校长和老师。

    

    高二5班班会现场

    同学对班会曾嗤之以鼻

    “最开始当我们告诉同学,让大家集思广益探讨如何继承传统礼仪时,学生们多数都是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形式主义。”高二5班班会指导老师鲁红看到学生这样的反应就反思,为什么学生们会这样看?

    后来她在班级里搞了个小调查,问大家,如何看待现在学生抽烟、喝酒、当众亲热的现象,没想到95%以上的学生都觉得很正常。“我就琢磨,为什么老师、家长很看不惯的事情孩子们却觉得很正常。

    学生走出课堂找“礼仪”

    鉴于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在班会举行前,学生们走入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们碰了不少钉子,也长了不少知识。

    高二6班的同学分别成立了问卷调查小组、采访小组、宣传小组(负责活动稿件的整理)、技术小组(负责摄像、电脑文件制作、上网查询等方面),其余同学参与活动资料收集。同学们先后采访了王府井玩具商城、银建公司、学校领导和老师,三组同学还分别在红桥和龙潭湖等地进行社会问卷调查;还对本校高中三个年级做校内问卷调查。

    高一6班为解决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学生没礼貌的不良习惯,设计了“学生组”、“家长组”、“教师组”三类问卷进行了调查。

    发动家长积极参与

    教育学生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为此班会指导老师让学生家长也参与进来。

    高一10班在前期准备中,让学生围绕“文明礼仪之我见”采访父母、长辈;同时请家长从社会需要角度写一封信,对孩子提出希望。记者看到一封家长来信上写到:“你们是吃着麦当劳,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看着你们熟练地按着电脑键盘,嘴里不时蹦出英语单词,拉着我们陌生而又神往的小提琴,我们为你们而自豪;但是看看你们不经意流露出的自私和冷漠,看看你们面对老师和家长为你们的辛勤付出所表现出的冷漠……我想提醒大家:‘一个不懂礼的人,怎么去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班会现场有争议

    “见了老师和长辈一定要鞠躬90度?稍微弯下腰或者点点头为什么不可以?”、“学生给老师鞠躬,老师又应该怎样尊重学生?”、“与长辈说话一定要称‘您’吗?说‘你’难道就是不尊重对方?”、“我们已经是高中生了,现在学习礼仪是不是已经晚了?”班会中这些尖锐的问题常常引起学生们的现场争议。但显然靠学生们的现有知识有些问题还争论不出来明确结果。

    在班会后的座谈会中,专家认为,班会的指导老师应该在现场给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从而使学生对这些争议的问题有明确认识。当然,这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建立学生礼仪规范

    “我的建议是建立学生礼仪规范,对学生的日常礼仪有所规范。这种外在的礼仪时间长了就可能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不仅北京师范大学甘葆露教授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现场的其他人士,如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教授也认为,通过这些年的实验,希望能够总结出一套适合北京中小学生的道德礼仪规范,使他们在家庭中、在社会中、在学校中可以有所参照。

    学生个案

    调查礼仪碰“钉子”

    采访对象:高一7班学生翟嘉文

    3月16日和19日两天,我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分别走访了体育馆路6家经营体育用品的商店调查礼仪话题。本来琢磨这是一次挺好的社会实践,没想到碰了不少“钉子”。

    我去的第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是我以前经常买东西的地方,以前去他们一直对我挺热情的。我进去后跟店员说:“能不能占用您一点时间,帮我完成一份关于礼仪文明的调查?”没想到店员态度跟以前大不一样,说:“我这儿正忙呢,没时间接受你的调查。”我又去第二家,没想到话还没说完,人家就打断我:“我们没什么可调查的,你去别的店看看吧。”此后的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情况基本上都是这样。我当时真是有些气馁了,太失望了。有的人为什么明明不忙,宁可呆着也不愿意给我一点点时间回答几个问题呢?我去第六家之前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完全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这家的服务人员接受了我的采访,虽然谈不上非常热情,但很得体。

    这次的调查中,不光我被多次拒绝,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遭遇。一位同学在调查商场规章制度时,竟被告知是商业秘密。我真是不理解,明明是不想接受采访,却拿“商业秘密”蒙我们!老实说,经历了这件事我想了很多。尤其自己在被拒绝的时候,我想起来以前的一件事情。我曾经给一次展览当过讲解员。有一次我非常疲惫地坐着休息,有人过来希望我给讲解。虽然我没拒绝他,但却讲了个“压缩版”。现在想想,人家当时心里一定也会不高兴的。其实人家特意来看展览并找我讲解,就有一份欣赏和信任在里面,我不应该那样敷衍别人。现在想想,很多事情我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可能事情就会好多了。

    班会花絮

    学生采访了李小双

    记者在班会上看到一段关于礼仪话题的采访录像,被采访者分别是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负责人腾毅和运动员李小双。原来高二5班白冬在中央电视台做中学生记者,认识不少名人,这次他把自己的资源都派上了用场。

    腾毅接受白冬采访时说,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际,要培养一大批文明观众,培养既能渲染热烈气氛同时还能体现礼仪文明的啦啦队;李小双说:“在奥运大家庭中,世界各国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所以只有注重礼仪的培养,积累礼仪知识,才有能力与人更好地交流,才能出色地将中国文化发扬开来。”

    学生抢着说“礼仪”

    在班会中有一段小“插曲”。高二5班的于奔在表演节目后应回到座位,可现场他表演完节目后并没回去,而是自顾自地站在前面说起来。当时表示结束的音乐已响起,有十几秒钟他的声音被音乐覆盖。记者后来了解到,这个意外的“节目”是于奔忍不住要讲一件自己曾经历的失礼事。于奔的家人在红桥做买卖。有一次于奔在柜台前卖了一个包,当老外准备买包时,于奔把放在包里撑包的纸掏出来,随手扔在了地上,于奔说:“当时老外看我的眼神是十分鄙视的目光。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重视礼仪,不要再失礼了。”

    相关报道成为班会材料

    在班会前,109中学提供给大家一份各班级班会的实施方案。《明礼于心行礼于人》的方案“课堂设计”这部分,写着“由短剧《打电话》、信报进行的‘失礼’现象大调查等引出学生对礼仪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寻礼·明礼·达礼》中的“实践部分”也引用了信报的问卷调查结果。

    记者在班会现场看到,高二5班还在现场上网进入信报网站,并把网站中搜集到的礼仪用投影仪展现在同学和专家面前。该班白冬同学告诉记者:“我们设计的很多活动主题就是由信报的报道内容而来的。”

    部分调查结果

    ■你和同学之间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吗?

    A经常(占36%)B偶尔(占54%)C从来没有(占6%)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不太重视使用礼貌用语。在和同学交往中不能因为关系密切而放弃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用语是日常礼仪的日常体现,我们应该从点滴小事表现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当你和同学间发生纠纷告到老师那儿,你会?

    A争着说对方不好(4%)B默默不做声(22%)C等着挨批(5%)D客观的陈述(66%)

    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别人交往的经历,从家庭到学校都太过以自己为中心,从而造成一些冲突和矛盾。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同学,谦让有礼,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减少日常摩擦,使同学间关系更加融洽。

    “没有互动就没有礼”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负责人、东方道德研究所教授王殿卿告诉记者,这一课题从2001年开始实施,北京9个区县、150所中小学的10万名学生参加课题试验。目前,课题组已相继在通州梨园小学(小学组)、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初中组)举办了现场会,24日课题组又在北京市第109中学(高中组)召开现场会。

    王殿卿告诉记者,他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进行中华美德的教育实验课题,实验学校遍及全国7个省市。“十五”开始的规划课题之所以将“互动”这一方式提到较高位置,就是改变以往学校关起门来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与家庭、社会互动,改变过去单纯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没有互动就没有礼,礼仪本来就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

 

北京娱乐信报 
相关链接:主题班会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