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复习“五个一”(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四川省资阳中学    李政

文言阅读是历届高考的重要内容(分值占20分之多),也是高中同学复习中的一个难点,笔者结合高中教学实际,提出如下“五个一”,希望对同学们文言复习有所补益。

一、把握一个联系——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联系

数千年来,汉语是唯一不曾中断过的语言。现代汉语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古汉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明确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储备,对我们学习文言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古汉语的基本句式与现代汉语相同,其一般完全句式都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根据这个基本句式,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推测特定位置的词语的语法功能和大致意义。

其次,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和词语活用常常是以现代汉语的句式和词语功能作参照比较得来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词语的句位和基本句式加以分析推测出来。比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余”作“欺”的宾语,本应在“欺”后,所以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在本句中却处于谓语位置并带了宾语“江南岸”,我们可确定其活用作了动词(使动用法)。

第三,单音与双音的关系。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但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是在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或者在古汉语单音词前或后加上词缀,如“虎”—“老虎”,“女”—“女儿”;或者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上近义或反义语素,如“觉”—“觉醒”,“弟”—“兄弟”;当然也有换为完全不同的双音词的,如“目”—“眼睛”。明白这个联系,我们常常可以充分调动已有的现代汉语词汇,在自己已有的词库里找到与文言词有联系的合适的词语。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把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词(如“地方”“妻子”“其实”等)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也不可把文言中少数的双音词(“玲珑”“婚姻”“作息”)硬作两个词处理。

总之,建立这一联系,有助于建立同学们的语言系统,树立同学们学习古汉语的信心:对于古汉语,我们不是从零开始!

二、建立一个体系——文言知识系统

许多同学学习文言的效率低,主要原因就是文言知识零碎,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文言知识系统。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文言知识系统包括词法系统和句法系统。

文言词法系统包括虚词和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最突出的区别,文言的语法关系除了和现代汉语一样通过语序体现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虚词。历届高考都事先在《考试说明》中划定了虚词考查范围,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对其用法作到烂熟于心,并在平时学习中多揣摩体会。对于文言实词,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一些词语和词语使用现象: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兼词、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文言句法系统的重点是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在平时的文言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善于总结其规律,认清其标志,并加以归纳整理。有了系统的句法知识,我们才更易辨识句式,进行正确的调整和翻译。比如宾语前置句三条规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如“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沛公安在”;一般名词作宾语,常用“之”或“是”作提宾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惟命是从”等。定语后置句常用“之”“之……者”作标志,如“以身之察察”“石之铿然有声者”等。介词结构后置常用“于”“以”作标志,被动句常用“见”“于”“见(受)……于”“为……所”“被”等作标志。

建立文言知识体系,明白文言学习重点,我们在平时文言复习中才能有的放矢,学有所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确定一条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既是中学阶段进行文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文言翻译检测的基本要求。在平时的文言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有字字落实的意识,力求弄清每一个字词含义,这样学习,才有助于夯实文言基础,形成对文言词汇的感悟力。在做日常翻译练习时,更应该做到字字落实,并能结合上下文加以调整,力求做到句式、语气都忠实于原文。在确实无法进行直译或直译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时,才酌情采用意译手段。

四、掌握一个口诀——对(译)替(换)调(整)删(减)保(留)补(充)

为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我们还应掌握这个翻译口诀。“对”即对译,就是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词与古汉语双音词对应的关系,充分调动已有现代词汇,直接把单音词翻译为双音词。如:晏子使楚。使,出使;楚,楚国。

“替”即替换,包括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固定结构等。如“孰与”替换为“与    相比,哪一个更   ”;“槌床便大怒”,床,坐具。

“调”即调整,对文言中的特殊句式以及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一些说法加以调整,使之流畅规范。

“删”即删减文言中的偏义复词、发语词、部分语助词等。

“补”即补充文言中某些省略成分。并非所有省略的东西都需补出,只是如果不补出就要影响语义表达的地方我们才补出。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在翻译中,第二个省略的主语我们就可不补出,但第三个省略的主语就非补出不可。

“保”即保留,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器物名、官职名等,在翻译中可直接保留。

在翻译中,常念念这个口诀,可避免盲目性,提醒自己努力做到字字落实。

五、明确一条复习思路——立足课本,重视读本,辐射课外

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言学习也不例外。新教材的课本和读本中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学习的范例,我们应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就高考的角度说,一般虚词、实词的考查都要结合教材中的句子出题比较,这也要求我们学好教材。部分同学在复习中忽视教材学习,一味做练习,这是极为失策的。

 作者邮箱: qiong0661@vip.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