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困生”,谁该反省?(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语文组 李成林 843800 

2002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登载了一项调查。调查表明:面对“学困生”,教师很少有自我批评精神,教师眼里的“学困生”较多,学校对“学困生”帮助不够。然后提出了“面对‘学困生’,谁该反省?”这一问题。很显然,这项调查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当然教师该反省。

作为教师,我很有些愤愤然。调查对“学困生”现象没有刨根挖深,只停留在表面。似乎教师是无冕之王,丝毫不受外在因素的制约,能按自己的主观意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教师是圣贤,不食人间烟火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是滚滚尘世中的一员,七情六欲兼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趋吉避凶,相时而动,理所当然。君不见,素质教育喊得震天价响,默默躬行有几人?高考的硝烟依然浓烈得刺鼻,通往彼岸的独木桥依然挤满了千军万马,冲杀声依然残酷惨烈。不管学生是写作高手,还是语言天才;是运动健将,还是理化怪才;是画画能手,还是音乐偏才,统统被无情地抛到那条雪白得令人目眩的起跑线上,多么无可挑剔整齐划一呀!你说,哪个教师敢吃豹子胆,置个人前途而不顾,毁学校没生源,累同事丢饭碗,脉脉为“学困生”送温情,温暖“学困生”那颗因学习而受过伤害的心?即使对“学困生” 不应该另眼相看心知肚明,不留神动了恻隐,也得换副凶巴巴的面孔赶着鸭子上架。事实之残酷,无暇也没心思顾及学生的潜力、个性、特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培养考场骁将,在高考的千军万马中东冲西突,如入无人之境,杀得别人纷纷落马,自己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这样学生的名牌大学考上了,家长的笑容绽开了,社会的评价好了,教师的目的就达到了,使命就完成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个人的职称晋升了,工资涨了,奖金拿了,社会的地位和声誉都高了。面对如此殊遇,谁敢造次。当然要看好班上茁壮的苗子,省心省力成效大实惠多!傻瓜才会去为“学困生”的转变弄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出洋相!

教师被高考牵着鼻子走,不敢给“学困生”好脸色。社会也同样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哪个单位招聘不先看成绩呢?学生初入社会,工作经验,社会阅历都是一张白纸,孰优?孰劣?谁能说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招聘怎么办?那就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吧。“学困生”在学校的不公平待遇只能算个序曲,真正要“学困生”搏击的是社会上的大风大浪。

高考制度,用人制度无甚大的改革,舆论导向又把“学困生”的教育往死胡同引。面对“学困生”,有专家振振有辞:“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提出这种口号的人可以说误尽苍生,害人不浅,致使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举步维艰,停滞不前。因为学习虽然不可忽略其它外在的因素,但关键还是需要一定天赋的。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确有特长,但学习不一定能胜出别人。学习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味同嚼蜡,提不起丝毫兴趣,往往令他们苦不堪言。由于学习是头疼的事,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然不用或很少用在学习上,成绩能不差吗?譬如,上海的韩寒,他生活在人才济济的大都市,且在重点中学读书,我不相信偌大的城市就没有适合教他的老师。他可算得上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学习成绩却一塌糊涂,各门功课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生之过欤?师之过欤?这位学生是写作高手,天赋在写作方面显露出来。难道说学习不需要天赋吗?再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高分低能的毕竟是少数。老喊什么高分低能,否定了学习天赋,也是某些人厌学的借口。学习的天赋好比大力士和瘦弱的人比力量。两人同推一堵墙,都没推倒,并不能说明大力士的力量就比瘦弱的人小。

面对“学困生”,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杜绝人为的因素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伤害,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而不是为分责任吵吵嚷嚷。

面对“学困生”,学生、家长、老师、学校、舆论、教育体制、社会环境都应该时常用古希腊神殿上那句冷冰冰的箴言提醒自己:

认识你自己,切勿过分!

 作者邮箱: xjbclcl@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