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审题教学“三步曲”(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佛山市南海区樵岗中学  何艳强  邮编:528211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佛山市)、高考作文考查的热点题型。话题作文出现后,大家对审题提得越来越少了,似乎话题作文就不再要审题了。但实际并非如此,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随着考题对话题限制的加强,审题在话题作文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话题作文的审题教学十分必要,下面笔者将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心得整合为“三步曲”,望能引起共鸣。

一、组织学生“议” 

“议”,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2人一组或4人一组不等,就话题作文的文题、构思、主题等问题进行自主合作的设疑解疑的探究讨论。怎么议?根据认识论的精神,应符合人类(这里指学生)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规律,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展议论。我们可以先对文题进行讨论,然后可讨论文章的开篇、构思、选材、结尾、主题等问题。总之,先议什么,后议什么,教师应组织有序。比如要给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确定一个文题,老师可以运用“信息交合论”的原理组织学生讨论。步骤如下:

一、确立“老师”为坐标原点。

二、根据所给的材料或限定的范围及要求在坐标原点画若干条标线。

三、在标线上列出信息点:时间《老师的一天》、地点《小巷深处望老师》、关系《我和老师》、肖像《老师的眼睛》、事例《教师节断想》、动作《李老师笑了》、用品《老师的教鞭》等等。

四、连线整合。把座标原点跟标线上的信息点交合,或标线上的信息点之间的交合。这样一来,又可产生许多题目,如《老师望着我微笑》、《我给老师唱支歌》》、《老师办公室的灯光》等等。

值得说明的是,每次讨论的中心问题不一定都由老师提出,有时可由学生提出,让学生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提出来让大家讨论,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引导学生“联”

“联”,包括联想和想象。囿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对话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在“议”时会出现“冷场”现象,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比如由《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乞丐,但如何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乞丐现象”的深层思考,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有乞丐,他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是懒?是自然灾害?是行骗?这些乞丐会不会消失?有没有治理乞丐的好方法?……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索,使学生在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中确定成文之“题”,完成作文前“胸中有丘壑”的审题任务。

三、安排学生“说”。

“说”,是学生讨论后的思想交流。如果“议”是各抒己见审话题,“联”是拓展思维掘话题的话,那“说”就是概括整合叙话题的过程,它是话题作文审题教学的关键环节。

如何“安排”呢?

一、可先安排说“不解”(学生说,学生解)。

二、再说“母话题”下可生出哪些“子话题”来,对这些“子话题”的立意取向、构思角度是怎样的。

三、最后由老师板书表述。

示例: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

(一)板书母话题:冷与热

(二)共掘子话题:1、从人际关系看2、从人生态度看3、从文化现象看4、从自然现象看5、从国际关系看

(三)确定立意取向、构思角度:

1、从人际关系看:(1)老师对学生的热心帮助融化了学生冰冷的心(2)父母对子女外表的“冷”,内心的“热”(3)对待上司的“热情”,对待朋友的“冷淡”。

2、从人生态度看:(4)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过程切忌时冷时热,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5)热血动物寒冷的冬天冬眠,表明我们应学会调节自我,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3、从文化现象看:(6)在追星热炒作前,我们应冷静思考。(7)从“冷清”的乡村边缘来到“热闹”的城市中心,又从人际关系的“热和”堕入人际关系的“冷淡”,这表明现代文明的弊端。

4、从自然现象看:(8)南极由“冷”到“热”引起的环保忧思。

5、从国际关系看:(9)国际关系冷暖无常,说明我们应该加强综合国力,使自己在国际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说”的过程是同学们集体智慧(综合概括能力、合作能力)展示的过程,也是说话能力的锻炼过程。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所思所感陈述出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可以把本来令人困惑、枯燥的审题环节解决于轻松愉快、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中。

话题作文审题教学若能将“议”、“联”、“说”这“三步曲”唱好,将极大地激发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思维力、求知欲,并能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精神,使他们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话题作文时不再茫然无措或写得虚空无物。

 作者邮箱: heyanqiang75@yahoo.com.cn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