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试验修订本)高语第一册古文注释献疑(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孔祥跃 1、《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P57) 教材将本句注释为“假如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在现代汉语中,“到这个地步”是指到了某种狼狈的窘况,多是指到了不好的处境。而本文的说话者晋文公在国外流亡19年,由于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回晋国做了国君。可见,“此”指做了国君,应是风光无限的好境况,“不及此”应译为“到不了现在这个地位”。另,课本在本注释中说“微,假如没有”,不妥。“微”在古汉语中表否定时就只译为“无”或“没有”,没有“假如”意,“假如”是我们根据上下文推知本句是假设关系而加上去的,应用()标出。又如《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及《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等与此类同。 2、《勾践灭吴》:“旱则资舟,水则资车。”(P59) 教参将后句译为“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不对。此前两句“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与本二句均言一切需提前作好准备,夏天要准备好过冬皮服,冬天要准备好过夏葛衣,天旱河涸时就要准备好水涨时过河用的船只,洪水季节要作什么准备呢?如果如教参说是准备车辆,那么准备车辆干嘛用?逃荒吗?显然不是,此时应是为干旱作好准备了。 古汉语中,“车”还可解释为用水车戽水。如《酉阳杂俎·乐》有"车水竭池"之说,在此处应为名词水车。水车是一种农田水利灌溉工具,能连续提水,天旱时将低处的水提到高处以抗旱。先有竹筒水车,后有龙骨水车,现今在一些偏远的农村还保存着这种农具。唐代人陈廷章写过一篇《水车赋》,描绘了筒车的形状及其运转情况和功能。综上,“水则资车”应解释为:“洪水季节就要为天旱准备好水车”。 3、《季氏将伐颛臾》:“既来之,则安之”(P71) 教材在注⑤中对“安之”有解释:“使归附的人生活安定”,对本句中的“来之”没有加注。教材对上文“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之”在注④中释为“使之来”,本注中还有“下文‘不能来’的‘来’,与此义同”,是否这两句中的“来”注释相同而在注⑤中“承前省”了呢?不然。翻开教参,将“既来之”译为“来了之后”,也就是说,教材及教参均将“既来之”的“来”当作主动用法了。而笔者认为,这个“来”与本文其他的“来”一样均为使动用法。古人说话多讲究整齐、对称,本句“既来之,则安之”是前后对称的,根据这个原则,对称的词用法相同,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对,故“既来之”应译为“已经让他们来了后”。 4、《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P76) 教材在注是认为本句的“焉”及“蛟龙生焉”的“焉”均为助词,笔者认为作为兼词用法为妥。“焉”用于句末,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彼"等的作用,表示动作发生的方位处所。“风雨兴焉”即“风雨兴于彼”,译为“风雨(就)在那里兴起了。”“蛟龙兴焉”即“蛟龙兴于彼”,译为“蛟龙就在那里生长了”又如《左传·曹刿论战》:“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盐铁论·轻重》:"[太公]辟草莱而居焉。" 等均作兼词。 “焉”何时作助词、何时作兼词呢?笔者认为,可以先假设为兼词,赋予实际意义,看能否通,是否哆嗦。若意思通顺完备且不哆嗦,则为兼词;否则为助词。 5、《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P79) 教材在注⑩将“旋其面目”释为“转过脸来”,笔者认为不妥。河伯乃黄河之神,他“顺流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这时他看到了若,若是海神,居住在北海,从位置关系上看,显然若在河伯的前面,因此,河伯用不着“转过脸来”,他面对的就是若。笔者认为,“旋其面目”是针对前文的“欣然自喜”而言,是表明河伯由坐井观天似的沾沾自喜到知道河外有海的万分羞愧的表情变化,故将“始旋其面目”译为“才改变了脸色”,与上下文的衔接才顺畅。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第五中学 435006) 作者邮箱: kongyue@mail.ch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