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中学 刘安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界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其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地位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意味着语文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要适应时代进步,适应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传统教育、应试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教师,不能不思考自己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上如何转变,这必然是一种应激对策。我对《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有以下理解。 一、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应试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考试结果──分数。正如校园流行语“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所形容的。可以说重结果是应试教育最大的误导,许多弊端皆由此生发,难怪有人疾呼建国后的语文教学“误尽苍生”。《语文课程标准》则强调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原则,认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并认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根据课标精神,我们可以思考:每一堂语文课不一定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或者对某个问题不一定要有准确的结论,而是要重视上课过程的精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精彩的表现,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还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充分挖掘它的教育因素,使教学过程更深入、更精彩。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重视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计划好每一周、每一个学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整个初中阶段,我们从哪些具体方面来培养学生。又 如把诗歌活动作为课前三分钟的内容,第一学年可以是古诗推荐,第二学年可以是古诗词鉴赏,第三学年可以是新诗赏析和自我创作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性也是整体性的具体体现。 我们相信“过程就是最美的”,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只要扎实了过程,结果的丰硕一定会与过程的付出成正比。 二、从重教本向重生活转变 由于应试因素的影响,过去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视教本,生怕学生没把教本知识学过手。岂不知语文教本对学生来说,仅是一种极有限的教育资源,生活才是语文教学永远的内容。语文教本也是生活内容的载体,但是其受内容局限,反映生活的面太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材内容,以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教学可利用的资源是多方面的,古今中外、书本现实中俯首皆可拾。如平时阅读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查找相关的生活中的资料,或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进行讨论,或引导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生命、健康等。又如作文教学,让学生去写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去抒自己真实的情感,从生活小事中去寻找灵感,去发掘主题,使他们的作文言之有物,有感而发。 可以说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苍白的,是贫血的。就教材内容本身看,文学作品有其社会性和现实性,议论文有其思想性和指导性,说明文有其知识性和实用性,它们本身以及与他们链接的教学资源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重生活,还须重视课堂教学向课外生活延伸,可以说广义的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从重分析向重体验转变 阅读教学是语文最主要的环节,几乎占语文课堂教学三分之二以上时间。过去近二十年,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都走入一个极大的误区:把阅读理解当成支离破碎的分析,忽视了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其实“体验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纬度”。《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这个词十分感兴趣,提到17次之多,尤其是在“阅读”部分,其叙述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感悟其实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更高层次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部分也提到“要考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而且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须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加以鼓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说明了阅读过程中学生个体体验的差异性。教师津津乐道的、“面面具到”的分析,往往是片面的、僵化的、强加给学生的,往往会打破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的独特的感悟与体验,没有尊重学生个体的体验。 当然体验更直接的形式,就是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新课标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四、从重讲授向重活动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讲授,称教学活动为讲课、讲学。讲授法,当然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好方法,但对初中学生来说,满堂灌的讲授,往往会压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 活动是语文实践性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提倡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精神,以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课前三分钟常规性的活动:一名学生的讲演,一名作家介绍,一条迷语,一条名言,一副对联等;又如有精心准备的实践活动:采访、课本剧表演,自编作文展示、故事会、演讲赛等;再如即兴的课堂活动:讨论、表演、游戏等。 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建立起互动平台、合作平台。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少了单纯的说教,多了情景的感染,躬身的示范。 五、从重做题向重写字、重读书、重写作转变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担心学生没掌握书本知识,不能考出好成绩,因此常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作业量更大。诚然,学生完成作业(指课本后或其他资料上的题)对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语言组织能力有一定好处,但课本后或资料上的题多是有参考答案或教师给了答案的,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没有多大益处,尤其是作业多时,学生不仅会不动脑筋去抄,而且会养成乱写乱画习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三个方面:写字、读书和写作。这也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汉字的形体特点决定了书写的重要性,书法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瑰宝,学汉语就得发扬。读书有两层含义:一者是放开喉咙大声朗读、背诵,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多读;一者是看书,学生应多看课内外书籍。多读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把知识、生活、情感体验、审美情趣都融入其中. 此三者除课堂教学重视外,更应通过课外活动来补充。如让学生组织书法小组、读书会、文学社等课外兴趣组织,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也使语文教学的生活性、实践性得以充分体现。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并不是废与立的关系,只是轻重、主次的变化。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扬弃,认真地钻研新课标课改精神,从中领悟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作者邮箱: 129liu@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