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语文课堂---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邹平教育局教研室            张宏伟      邮编256200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对语文教学效益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随文点拨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情感,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着濡化的作用;驾轻就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给学生一种大匠运斤的感受;开阔的教学视野和触类旁通的启发,给学生开辟出柳暗花明的学习效果。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以下思考:

        一、不可忽视的两点作用

        1、教师不能忘了文本的感染作用。

        2、教师不能忘了教师的感染作用

         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目光,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从文学教育中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悟、理的启迪。这必须要求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要从文本中养育学生丰富的情感,增强他们的陶冶性或审美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也着力挖掘文本的深层内容,适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施教中提升“情味教学”。《闺塾》是一篇古代戏文,大多数老师处理此文时感到力不从心,我们不妨从“看戏”这一人之常情的角度出发:“看戏”看的什么?看“春香闹学”。抓住这一“闹”字,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春香是怎样闹得?”“除了春香,还有没有闹的?”“咱们上课该不该闹?”等一连串的问题,就把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所谓“文本”,对于语文课堂来讲,就是以“文”为本,以学会阅读、揣摩、运用语言文字为本。舍此,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好,全难以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也会落空。

       教师的感染作用表现在语文教学上的突出特点是感染力强: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引导学生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创造一种“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自然和谐融为一体的最佳境界,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情受到陶冶。这要求教师首先就是要有教学激情。著名学者马寅初先生讲课,读讲义,讲的激动时,往往走下讲台,挥动胳膊,言辞密集。一些坐在前排的学生说:“听马先生上课,要撑雨伞。”其次,教师要有教学个性。19世纪杰出的启蒙主义者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曾有这样两个事例:南通有一语文教师,原是话剧团演员,由于缺教师,找来代课,他指导学生朗读上高人一筹,教室书生朗朗,学生诵读能力提高很快;一个学校也因为缺教师,就教一个姓崇的图书管理员代课,他教学生翻阅工具书,制作各种卡片,到图书馆检索资料,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二、语文课的核心问题是“引导”,语文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关心“解决”了多少问题,更应该关心“引出”了多少问题。“引导”的好的语文课才是效率高的语文课。例如: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顺便介绍现当代文学史上几个最著名的代表诗人的一些代表作品,读一些最优秀的片断,把同学阅读新诗的欲望调动起来。这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本身讲得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把学生阅读新诗的欲望激发出来,这种欲望激发出来了,我们的教学任务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讲;一篇课文,可讲得太多。那么,对于一篇课文的分配就很难断定。但不管怎样,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感知。即“该讲的言简意赅的讲,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没有什么好讲的就干脆一句话都不要讲,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评论,教师只提供几个思路,在关键的几个地方点拨一下。思路性的东西不妨多讲,具体性的内容一定要少讲。例如对一些明白如话的诗词,我觉得在这样的诗词面前,教师的任何“精妙”的讲解都是多余的,只能束缚学生的想象,甚至破坏原诗美妙的意境。

         三、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其根本的特点是工具性学科,因此,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应融于听、说、读、写中,而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应在听、说、读、写中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例,我们可以达成这样几个目标:一在熟读背诵中体味苏轼“大江东去”的豪情;二在名句欣赏中感悟“变”与“不变”的哲理;三在知人论世中体味苏轼旷达的人生等。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听潮》,学完文章后,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口头作文:听音乐作文。老师挑选音乐中的名曲《赛龙夺锦》让学生先仔细听,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平时经常接触的赛龙舟的情景,把音乐中表达的场面口头表述出来。学生将在《听潮》中学到的手法巧妙的运用到作文中。如讲“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好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奋战起来”巧妙的搬到新的场景中,生动的描写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四、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要避免学什么讲什么的做法,要做到知识讲解到位,知识拓展必需。有些问题,一旦拓展出去,很难讲清、讲透。对于这样的话题,要“避实就实”。舒婷的《致橡树》涉及到一个人的爱情观,有的老师就让学生大谈“爱情观”,以致难以评价,老师又缺少恰当的引导。而有的老师话题一转,峰回路转,由理解舒婷作为一个“女性”阐述的“爱情观”转向作为学生、子女怎样对待“亲情、友情”的讨论,尤其是引导学生体味“母爱”:“母爱”是双向的,不仅是单方面的奉献,更需要子女的付出,以及怎样付出。足见其驾轻就熟的教学能力。又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有的老师大谈而谈文中的“死亡”意识,整节课笼罩着一种恐怖氛围,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五、处理教材时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难度高的课文,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有的老师片面强调了它的信息功能,语文课上成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专业课、知识课、信息课。教师在课堂上大谈美学理论,谈“虚实相生的艺术”,谈“残缺美”,谈的学生云里雾里。而有的老师深入浅出,引导学生鉴赏国画艺术:水的浩淼无际、山的巍峨高耸等;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体味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浅”不是肤浅、粗浅,是“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贵浅显”,找准教学的突破口。教学要“浅出”,教师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则必须深入。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六、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传授的方式:要让学生知道的“具体”知识,就简化过程,直接展示;要让学生理解的“抽象”知识,就要讲清、讲透;要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知识,就要启发及时,引导到位,讨论充分。

        以高三试卷讲评课为例,现在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的“满堂问”,老师则“满堂答”。殊不知,学生提出的疑问,有个性的,有共性的,有有价值的,有无价值的。个性的问题要个别解决,共性的问题要共同解决,无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梳理,以免无关信息干扰课堂,“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要找出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并将问题分析归类,形成问题链,作为课堂导学探究的核心任务。所以,其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1、总结分析。2、呈现答案,纠正错误认识。3、组织讨论,学生自主架构。4、教师作点评、点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5、进行同式或变式训练,举一反三。6、总结分析,提升认知结构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返三归一,运用聚合思维归纳知识,达成共识,进而建构新知。

        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说过:语文教学要讲出“美”字来,悟出“巧”字来,点出“活”字来,练出“实”字来。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一种创造,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一 种机械运动,而是熔教师的思想、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为一炉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我 以我法上讲台”,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才能使语文教学艺术更臻完美。 

 作者邮箱: zhw4344827@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