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踢球不爱上体育 音体美课学生兴趣摆在哪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     2003-12-08     蓝燕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音、体、美几科的教学里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学生们爱唱歌,却不爱上音乐课;爱踢球,却不爱上体育课;爱看爱画卡通漫画,却不爱上美术课。新课程标准改革能改变这种状况吗?仅仅强调学生的兴趣科学吗?

    最近,北京许多中小学生听说明年全国要陆续启用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实行多年的以体育达标为尺度的体育锻炼标准,高兴极了,认为这下子再也不用发愁体育不能达标了。有的男孩问:是不是不用练跳绳、引体向上了?有的女孩关心:还需不需要练推铅球和跑长跑了?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怕练这些项目?他们的回答是“不感兴趣”。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几科教学里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学生们爱唱歌,却不爱上音乐课;爱踢球,却不爱上体育课;爱看爱画卡通漫画,却不爱上美术课。音乐、体育和美术这些看上去最能与学生情趣贴近,又最没有考试压力的课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兴趣是我们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十分重视学生美育教育的北京二中,年轻的音乐老师张敏认为兴趣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动力。

    张老师教了8年的音乐课了。每次备课前,她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点切入教材。“如果学生们不喜欢你给予他们的音乐,也就不可能接受你传达给他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在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以前,这种教化与兴趣的冲突比现在尖锐得多。”张敏告诉记者,课改前初中生的音乐教材和她上初中时使用的几乎是一个版本。“谁喜欢接受说教式的教育呀!”

    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呢?

    张敏说:“学生喜欢的多数是流行的东西。流行的东西是强势文化,听多了,就喜欢了。但流行的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

    如何让学生喜欢那些优秀的、必须了解的,但当前并不流行的音乐呢?“我一直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前不久,张敏要给高一的学生讲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一般说来不是学生喜欢的热点,因此就成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难点之一。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进而喜欢民族音乐呢?张敏选择从流行音乐切入。

    张敏研究了好几位少数民族流行歌手,从中选择一位最能在自己的歌曲中保留和表现本民族音乐特点的人———蒙古族歌手腾格尔。为了让学生理解蒙古族音乐的悠远、自由和起伏跌宕中蕴涵的忧伤,张敏在课上播放了介绍内蒙古草原风貌的VCD,让同学们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特点中了解蒙古民族,还请同学们谈各自对音乐的理解。 

    张敏寻找的切入点很好地破解了教学的难点。好几位以前并不关注腾格尔的学生上完课后说,“以前我只知道腾格尔是流行歌手,但是不大理解他音乐中的民族风格。上了这次课,我开始了解内蒙古草原,也开始有点喜欢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风格了。”

    兴趣需要引导和提升

    日本卡通漫画是这些年在学生中风行的绘画风格。但是只会画日本风格的卡通,并不等于具备了基本的美术鉴赏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美术教材编辑的刘冬辉说,绘画不是只包括卡通,即使是漫画,中国传统的漫画也有很多经典作品。美术课不仅要教给孩子们多种绘画的技巧,更要打开他们的眼界,让他们领略和懂得欣赏世界美术发展中的辉煌篇章、名作名家。

    该社音体美教材编辑室主任耿培新认为,对于任何学科来说,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是只强调兴趣会使学习停留在浅层次上。

    耿培新画了一组台阶说,这就好比是一个人学习的过程。第一层是学习的动机,第二层是学习兴趣,再向上依次是爱好、习惯、对事物价值的判断,最后一层是世界观。

    耿培新说,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正确引导,他的学习就不能深入,就不能把兴趣上升为爱好和习惯,更不会形成他对事物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影响他将来的发展。

    耿培新参与并负责了这次体育健康标准的改革。他说:“现在的孩子们与以前不同。他们更注重个性的张扬,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但是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又比较差。累一点、苦一点或单调一点的训练,他们就不愿意做。而吃苦耐劳、承受挫折、坚韧不拔等正是体育课要培养学生们养成的优良品格。如果只重视学生的兴趣,在他们稍微受到挫折时,他们就会放弃。兴趣是会迁移的。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

    他进一步举例。一般学生都特别怕中长跑,一说跑1000米或800米,就跟要杀了他们似的。其实他们不懂,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耐力训练幅度,如果你了解这个标准,自觉地适应这个训练水平,你的身心发展就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就能给你以后几十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以前的体育课和教材,只规定了训练标准,不爱练也得练。现在不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编教材要以关注学生发展为主体。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做这项训练,怎么训练,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习、探究和练习。

    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7~9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上看到,这本新书不仅告诉学生们各种项目怎么训练,而且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血压、心率的指标,还告诉学生哪种训练项目可以使哪个年龄段的人的心肺耐力、速度、肌肉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等达到什么水平,哪种饮食是最佳的身体营养组合、体育活动与社会适应性的密切关系等等。

    耿培新介绍说,音体美作为3个独立的学科,都有其各自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前编教材时过分看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其实,支撑起一门学科应该靠3条腿:社会需要、学科系统性以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如果编教材时只重视前两条腿,只考虑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不顾接受对象的具体情况,就会欲速则不达。”

    引领兴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教社负责编音乐教材的杜永寿老师说,一个人不可能喜欢所有的东西。一个只关注学生兴趣的教材也绝算不上一个成功的教材。编写新课标的音乐教材时尽量考虑给学生提供多种口味的音乐,既考虑了他们各自的兴趣,更为了让他们从中领会不同的价值含量。现在有一种看法,似乎学生出现问题是教育没搞好,而教育没搞好就是课程有问题,课程出现问题又是教材有问题。其实,教学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教师、学生、教材和社会。教材只是四个环节中的一座桥梁。对教育界来说,比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好老师,一位有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老师,一位懂得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老师。“前30年、前50年的音乐教材肯定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杜老师说,“可任何历史阶段都有十分出色的老师,都教出了十分出色的学生”。

    耿培新主任认为,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导思想很符合现代社会需要,但是能否很好地贯彻这种新的教育观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曾到山东高密地区调查,发现那里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十分认同。要求辖区内的所有老师都必须把新课程标准背下来,每学期还要求教师上一定量的课改观摩课,大家交流课改经验,然后在工作中逐步摸索。新的教育观念能否贯彻实施,决定因素不仅仅在于经济条件、教学设施甚至教材这类的硬件,更重要的是在人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