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感悟)(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安徽省 当涂一中   陈帆  邮编 243100

     新世纪,新教材,新观念。全新的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已真正向着“语文教材为育人服务”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很多内容为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再“见文不见人”地教下去了,多少年来,我们光注重纯工具性的训练,忽视了语文课育人的特殊性。现在,有了这样适用的新教材,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里,教给他们全新的观念,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第一单元刚刚上完,便觉一股春风已迎面吹来,温暖而又清新。现将几个很有意义的观念归结于下,与大家共享:



一  生命观教育:

也许我们小时候太多听惯了“献身于---”的口号,所以我们总是以为只有献身才是最爱。其实不然,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那可是凝聚了上一代人的“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敬畏于植物传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执着,及投资的巨大,有了《敬畏生命》的感悟。相比较而言,人的生命更是宝贵,我们受之于父母,我们更应献之于国家和人民。因此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设想:面对一切的灾难,不必苛求每个人都成为英雄而失去生命,更不要动不动就以生命做抵押,而弃之如敝屣。要有这种意识:生命是人`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与之相反,现在我们的孩子心理素质已脆弱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他们看来,生命如同儿戏,一点点小困难,小误会,小压力就会使他们觉得活着没意义,生不如死。再加上他们怕吃苦,总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忍耐力极差。近年来三番五次发生的自残,自杀,吸毒事件,真应该令我们猛醒了,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同样的道理,哪怕再小的生命,只要它活着就是美好的,生命是平等的,生的权利是平等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物为我用”的原则,乱砍滥伐,肆意行猎,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成为地球上的光杆司令了。《白蝴蝶之恋》中,那么一只纤细柔弱的白蝴蝶,曾牵动了刘白羽多少的关爱,怜悯之心,他小心翼翼地拯救了这个小生命,再一次把它放飞到清明如洗的碧空中,我们已久违了这种珍爱生命的恻隐之心,我们甚至为一个大人做这样的事情感到好笑,现在就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这种最起码的珍爱生命的善心吧,也只有这样,二十一世纪的环保才有希望。

二  生死观教育

“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多么忌讳的词啊,“逝世了,过去了,与世长辞了,驾鹤西游了,归西了---”唯独不愿说“死了”。我们的孩

子为什么那么不珍惜时间?为什么那么怕吃苦?关键的一条是缺乏死亡教育。生命是一条线段,起点是生,终点是死,中间的那段路程就是人生。可是到了有的人那里,生命变成了一条射线,起点是生,而终点没有了。于是他们觉得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过了明天还有后天,时间有的是,何必去珍惜?可以这么说:只有早早明白自己终究会死的人,才会真正珍惜生命,才能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正是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教我们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也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迅速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从而使生命相对地延长。

人都怕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人的生命像流水,童年像一条山间小溪,叮叮咚咚,活泼泼地一路流下山来;青年像一条“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充满了朝气与激情;到中年,变成一条小河,越到老年,小河流得越宽,最后安详而平静得流入大海,汇入生命的归宿。任何人无法改变这个规律,但是他可以有怎么过的自由,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充分享受每一天。意识到我所做的事情很重要,因为我用我生命的一天来和它交换。此生无悔,过得丰盈充实,那死又有何憾?

行文至此,方才想起印度僧人曾有一种习俗,每逢新年,他们就手捧一个骷髅给俗人拜年,提醒他们又长了一岁,离死亡的坟墓又近了一步,要珍惜光阴,奋发有为。原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死亡教育呢?看来太有必要对我们的孩子进行一点死亡教育了,让他们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哪有权利打发时间,是时间在打发着我们啊!

三  悲喜观教育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挫折,不幸,坎坷是在所难免的。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生离死别,我们的亲人离开我们而去了,令我们有如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宗璞的弟弟英年早逝,几乎使她丧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是什么使她从焦虑和悲痛中走了出来,趋向于精神的宁静呢?是一株好似浅紫色瀑布的紫藤萝花,它开得那样繁盛耀眼,又是那样的明艳照人,你再也看不出十多年前它曾遭受了那么大的劫难,它勇敢得活下来了,终于等到了生命的春天,有幸再度开放。这是一种什么神力呢?是生命的原动力。

个人的天地太有限了,那里容易太多的悲悲喜喜,走出来吧,把自己的生命汇入生命的长河之中吧,时代的洪流定会冲走不快,只要你加快脚步,鼓足生命的勇气前进,你一定是那灿烂瀑布中的一朵快乐浪花。

宗璞从“停下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那是因为她从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中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与美好;北宋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是因为他胸中装着天下。这些都告诉我们;只要从个人情感的纠葛中走出来,投入到生命的长河中,就会有百倍的信心和勇气跨过生命的沟沟坎坎。

 

四  幸福观教育

“机遇,友情,成功,团圆---他们都酷似幸福,但他们并不等同

于幸福”,“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毕淑敏《提醒幸福》)长期以来,我们总`觉得抓住机遇,获得成功,喜结良缘,走向团圆等激动人心的时刻才是幸福,其实珍爱生活就能得到幸福,因为幸福就包含在平凡的生活中,充分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分感动吧,那都是幸福。早晨背着书包,迎着朝阳,走向美丽的校园,你很幸福;假日与爸爸妈妈一起逛逛繁华的超市,即使什么也不买,那也是幸福;甚至只要你每天都健康地活着,那都是幸福。由此看来,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感觉到。

我们不仅不会感觉包含在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我们更不会享受幸福。也许我们过去过分强调了“居安思危”,所以当幸福一旦真的降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都没有做好享受幸福的准备,我们老时间担心幸福一旦失去会是如何。这样我们糟蹋了幸福,我们可以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主张以享受幸福之心去享受每一天的幸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生命本身就是短暂的,只有你觉得幸福,你才能热爱生活,你才能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

刚刚上完第一单元,被其中的许多新观念所感动,遂匆匆将心中的感动诉诸笔端,其实第二册新教材定有许多精妙之处,在此我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若有偏颇之处,恳请指正。

陈帆 安徽省当涂一中  邮编243100 电话0555--6726918

 作者邮箱: fcr32003@yahoo.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