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崇高美在中国文学鉴赏中的作用(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东风公司第六中学      贾红

    高中语文新《大纲》指出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语文教学中用“崇高美”的美育观,引导学生在文学鉴赏中体味崇高美,以培养他们崇高的审美趣味,陶冶学生崇高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语文教学更能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

古罗马时期有一部文论著作《论崇高》,是一部论述崇高文体和风格的论文,它把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了。《论崇高》论述了崇高的本质,即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思想深沉的人,言语就会闳通;卓越的语言,自然属于卓越的心灵。这种说法颇有点类似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文如其人”的主张,即要想得到崇高风格的语言和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高尚的心胸,灵魂的高尚、崇高才可以得到它的回声——崇高语言和风格。那么在文学鉴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鉴赏通过作者的语言和风格来感受作者崇高的思想。

《论崇高》关于崇高本质的观点是在论述崇高来源时提出的。崇高的语言的主要来源有五个,这五个来源所共同依靠的先决条件,即掌握语言的才能。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第二是强烈而激动的情;第三是用藻饰的技术,藻饰有两种:思想的和语言的;第四是高雅的措辞,它可以分为恰当的选词,恰当的比喻和其他措辞方面的修饰。崇高懂得第五个原因总结全部上述的四个,就是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论崇高》的这五个方面指出了鉴赏文学作品的途径,尤其是《论崇高》中关于崇高的语言是“伟大心灵”通过语言的特殊运用而表现出来的,即成于中而形于外的理论,强调了语言风格有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了决定的。即语言风格与思想的辨证关系。

高中语文新教材将文学鉴赏部分贯穿在高中三年的教学当中,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排列,包括了对各种文学样式的鉴赏。这里笔者只谈一谈在中国文学的鉴赏中崇高美的问题。

首先,中国文学本有托物言志的传统,这与《崇高论》中“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是崇高的语言的来源是一致的。《论语·子罕》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借松柏表现坚贞的人格。《离骚》里的美人香草,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操。有些作家不敢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也常常隐去真意,而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中,不少是这样的。因此鉴赏中国文学,必须注意有无寄托,如果有寄托,就要进一步弄清是什么寄托,透过表层的意象,体察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在文学作品中凡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在作品中寄寓了作者真切的思想,这种思想要打动人,必须是崇高的,强烈而激动的。因此在文学鉴赏中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才能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感情的体味是多方面的,他还包括欣赏者的个人阅历及欣赏水平,也就是说要体味作者崇高的思想,欣赏者也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尚思想的人,这样,你才能与作品的思想发生共鸣。但欣赏者的崇高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经过庄严伟大思想的陶冶才能慢慢的形成。在文学鉴赏中提出崇高美,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崇高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体味崇高美的特质。如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丽的崇高美,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象《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都是这一类最优秀的篇章。在引导学生鉴赏毛泽东的诗词时,要让学生体味作为革命导师、伟人,他那种过人的胆略与思想,这样才能体味作品的崇高与伟大。这类例子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李白的作品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陶渊明的诗歌朴素自然,辛弃疾的诗歌豪放深沉等等,这些都与他们的崇高的思想分不开的,在引导学生鉴赏这些作品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他们所社会的年代及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作品风格的形成,这样才能体味作者作品中的崇高美。

其次,在文学鉴赏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中国有句成语叫“咬文嚼字”,似乎有点贬义。但文学鉴赏不能不学会“咬文嚼字”。元遗山《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论崇高》对崇高的审美效果也做了精辟的论述,崇高的语言对听众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一切使人惊叹的东西无往而不使仅仅讲得有理、说得悦耳的东西黯然失色。相信或不相信,惯常可以自己做主;而崇高却起着横扫千军、不可抗拒的作用;它会操纵一切读者,不论其愿从与否。……一个崇高的思想,如果在恰倒好处的场合提出,就会以闪电般的光彩照彻整个问题,而在刹那之间显出雄辩家的全部威力。如在引导学生鉴赏建安诗人的“建安风骨”时,要扣住“雅好慷慨,笔力雄健;着色丰泽,文采斐然;刻画工致,注意对仗和锻炼警句”的语言特点,来体味建安诗人那种遒劲的风骨,即崇高之美。突破了这一语言的特色,也就抓住了鉴赏的内核。鉴赏名篇佳作,都应该抓住语言的鉴赏,它们之所以感人,就是通过语言来起开读者的心灵。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选了著名作家佘树森的文章《散文的艺术魅力》,在这篇文章中他告诉高中生散文的艺术魅力的语言之美,即“从平凡处所走进极乐世界的惊喜”,“心灵共鸣的快感”,“天籁之美,引人入胜”,这种美就是散文的一种崇高之美。当然不同的文学体裁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在鉴赏中抓住语言进行咀嚼,品味出它们的崇高美。

第三,鉴赏中国文学,要注重文学的意境,这与《崇高美》中的阐述的崇高语言和风格产生的途径基本是一致的。论《崇高》中说,风格的庄严,恢弘和遒劲多依靠恰当地运用形象。……即说话人由于其感情的专注和亢奋而似乎见到他所谈起的事件并且使听者眼前产生类似的幻觉。这就是说,崇高的语言和风格,须用形象思维来产生,说话人要感情专注和亢奋而通过想象和幻觉来显示他要说的事件,《论崇高》中说,崇高语言和风格的产生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心灵的伟大   模仿(运用形象)  想象和幻觉(从说话人到听话者)         崇高的语言。中国文学中讲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情融。有时意境很快就达到鲜明清晰的地步,有时需要在初始之境的基础上深化、开拓。 所以在文学鉴赏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通过想象,来感受作者的崇高美。中国文学的创作既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健身当然也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并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上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的境地。如还以毛泽东的诗词为例,《沁园春·长沙》中描绘的雄奇伟丽的秋景图,《沁园春·雪》中雄伟瑰丽的北国雪景图,把我们带入那崇高的境地,我们为这位伟人博大的胸怀所感动,使我们沉浸在诗人给我们创设的意境之中。这种例子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   

 作者邮箱: jiahong9191@yahoo.com.co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