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课型研究(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王志强  

2000年新语文课程的实施,寓示着一个光辉时代的到来。那就是二十年前由极少的几个人进行的语文“外科手术式”教学改良,逐渐演变成一场自上而下的全国范围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变革实践。

变革的目的是,改变语文“差慢费低”的现象,提高阅读课的效益。上好课,做出较为科学的设计,需要我们研究课型。课型是课堂教学的形态,亦即根据教学需要所划分的课的类型。选好恰当的课型是搞好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同,需要相应的不同课型。

当前,国内课型研究如火如荼,可供借鉴者异彩纷呈,大体可作这样的划分。按授课内容分为字词品读课、句式学用课、精段读写课、技能练习课、.文学欣赏课型等;按训练目的则可分为整体感悟课型、语言学用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思维训练课型、探究性学习课;按授课方式分为教读型和自读型;按学习进程则可分为新授、复习、练习等课型。可谓成果斐然,蔚为大观,

当然,既然课程的内容、授课的目的与时俱进,作出了大辐度调整,那么作为教学形态的课型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应既有某一阶段的稳定性,又要有不断提高的创新性。这里,我只想谈谈本人的一些课型设计,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掀动小小的波澜。

一、授渔型。重点用于对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科学的阅读技能,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其课型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一个出“彩”的语文教师,不应只研究教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法。学法的指导让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值得我们思考。

例:某师教《〈论语〉六则》时,在学生充分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拿出活页,用10余分钟撷取课文内容,做分类笔记。大致有:“作家作品”、成语、文言虚词、名言警句等。

评:此课的优点在于变单课式笔记为知识板块式笔记,眉目清晰,知识量大;变学生的“记录员”身份为分类整理的“操作员”身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了质的变化;变单一利用材料为多角度利用材料,课文由此升值;培养学生检索、积累、研究、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基础;有利于单元小结,综合复习乃至升学考试的总复习,只要坚持积累,学习的效果会显著。

又例:某师教《鸿门宴》第三课时,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归纳本文知识点

1名词后带宾语或补语,往往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范增数目项王”。

2不及物动词后带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3动词前的名词直接修饰或限制动词时单独作状语。如“卒廷见相如”。

……

二、评论历史人物

有人项羽是失败的英雄,你怎么看待?

学生大致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项羽是失败的英雄;一是项羽能算作英雄。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场面十分热烈。老师站出来作如此点拨: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阶级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因为不同时代诞生了不同的英雄,不论哪种英雄又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时代的限制。由于历史的限制,项羽即使成功,也会与历代的起义首领一样,终会走向封建帝王的轨道。但重要的是他们毕竟动摇或推翻了旧的王朝,更迭了旧的政权,在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合乎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凡合乎历史潮流的行为就是进步的行为、英雄的行为。

评:这节课从两方面向学生传授了方法。一是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将所触及的古汉语现象归类,然后再进行归纳,提炼出规律。二为传授分析问题的思想武器。哲学上的两点论、阶级论、辩证分析,作为高中学生有所了解,这里用来解决历史人物的评价。既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又恰当地让学生的思维在训练中实现由单向向多向的认知飞跃。 

二、推移型。这类课主要由几个板块构成,各板块间在有机的联系之中表现出明晰的步骤,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无序”的问题。这种教学结构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教学的清晰性与生动性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例:本人教《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作了如下尝试:

1让学生说说香港回归时的感受和回顾香港屈辱的近代史,明确国弱受人凌,国弱无外交;

2学生略读课文,找出思想内容。

3品味外交辞令的语言风格:坚定的原则性和充分的灵活性。

4创设情境,让学生描摹语体风格,习说化解生活中矛盾的言语技巧。

评:此课从技能上看,由描述概括—品读精妙—赏析风格—习说技巧四板块组成,而四板块的内容分别为导语、课文的主旨、艺术技巧、迁移引申等。这样,我们发现每个板块除了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平稳有序的推进外,它们又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实际上每一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微型课”,老师就是在这种“微型课”上,有条理、分层次地展开教学活动,学生也是在这样的课上提高了说读写等能力,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了从生活中去学语文的理念。

三、赏析型

适用于语言表现力强、文学形象内涵丰富,易陶情冶性、或启迪智慧、或感人肺腑的文学作品。赏析可分两类,一为一篇从多角度去挖掘课文主旨、探计艺术风格;一为根据教学需要,从课外引入另一篇,两篇放在一起比较赏读。

下面分别说明:

(一)一篇文章从多视角来挖掘,这种课型较灵活,适用范畴较宽,既可用于内容丰满、人物众多、事件纷繁的散文小说类,又可用于颇具灵性和才气、文质兼美的随笔小品诗歌类。

例本人教《阿Q正传》第三课时,定位在人物分析为主,学生选题作文,每人写三四百字的分析短文,时间30分钟而后留几分钟交流、评析。

出示如下几个标题:

1阿Q-老Q-滚出去……

2阿Q的土谷祠狂想曲

3盘辫与散发

4革“静修庵”的命

5论革命和听说话——说说未庄的“闲人”

6谈谈鲁迅小说“画眼睛”式的艺术

评:这几个文题小巧而角度恰切,能从不同的群落、不同的阶层去体味变革的时代带给人们的影响与变化,从而在分析人物的同时达到了探究主旨的作用,可收一石双鸟之功。这就需要教师有广泛的涉猎、提炼过程及精心的设计安排。学习、模仿、修正前人的先进经验,是一种境界;而若能用塑造小说人物的技法,从百花中采蜜,形成新的独特的拥有,则又是进入了一种境界。

又例《小石潭记》的教学可从“水”、“石”、 “动与静”、“景与情”、“对比与烘托”等角度切入,联结点、串起线,结成知识网络,让教学内容厚实、风格灵动。让学生在咀嚼品味中去感受课文的美和思想。

(二)比读。比同寻异,品评鉴赏,在比较中求对美的体验、求赏鉴能力的提高、求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跃升,求学生情感的终极升华。

例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让学生听完它和同词牌的《沁园春·雪》的朗诵录音后,提出思考题:请大家从景物描写、气势表达、语言结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方面作些赏析,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

评:选择对象贴切,这两首词同词牌、同作者、胸襟相近、背景相似(处在亟待改造的旧世界),这种情况在中学教材中堪称唯一;教学线条清晰,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比析,从而提高文学欣赏的水平。另外让内容充实些,让学生多动些,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和心理需求、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四、创造型。此课型,是教师科学地依据教材训练的特点,采用变读为写、变读为说、变读为编剧等手段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变为学生乐意参与的富有创见的研究性学习。它具有趣味性、竞赛性、互助性等特点,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同时,又增进了相互间的协作交流,其价值、意义及此过程中意外实现的目标如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可估量,宜供同仁们探讨。

例新教材中小说《陈奂生上城》就可按地点分为几幕短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老师从旁指导人物、情节及细节的处理,让学生在指导中开眼界、长见识,在表演中体会感情、主旨,与老师费力的讲、学生烦琐的记背,哪种效果好,不言自明。

分析课型个案可以看出,好的课型,它通常包含这几个要素:即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和授课时以研究为中心相结合;激疑促思、诱导点拨与归纳总结、迁移运用相结合;思维品质的科学训练与心理素质的良好培养相结合。

这样的课型有利于我们较好地运用新教材、较大程度的达到它规定的的层级要求;对培养学生具备较宽知识面,较高综合素质或是较强的应试能力,都有帮助。

今日的社会,文明日渐发达,时代蓬勃奋进,信息爆炸式增长与传播,大众精神需求日益丰富,国际、人际的沟通与交往日益紧密,这些都对语文教学教育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具有“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勇气,把课堂做为实验田,大胆尝试,真正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实效。

参读书目:《教育学原理》袁振国著

         《蔡澄清点拨教学艺术》戴汝潜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于漪文集·第二册》(山东教育出版社)

          部分教例出自《语文学习》等刊物

 作者邮箱: wzq220033@yahoo.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