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苍南马站高级中学 郑瑞伦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学习方式,农村高中在推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对这几个误区加以思考:1.随意扩大研究的功能;2.盲目求大研究的课题;3.自主追求研究的自由;4.忽略内容研究的偏狭;5.机械模仿研究的游戏;6.时尚剪贴研究的成果; 7.提炼结题研究的单一。 【关键词】农村高中 研究性学习 误区 2000年,教育部基教司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为“必修”课程,这样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现已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可是一些学校尤其农村高中的某些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未能考虑到学科的自身特点,对“研究性学习”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意扩大研究的功能 几十年来,每一次改革多半是建立在对以前教育的严厉批判和否定之上,似乎不这样就不革命似的。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不破不立”的思维定势,中国教育的建设总是要从废墟上重新开始。因此,“研究性学习”方式一出现,人们就认为它将代替以往的学习方式,一棍子把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打入冷宫,把“研究性学习”当作救世主,把它的功能随意地扩大了。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较多使用的是探索性学习,与以往的“接受式学习”确实有所不同。但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并不能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尽快地获得知识,如高中语文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词语意义、语法等“显性知识”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去进行什么探索,更何况时间也不允许什么都要自己去研究一番。其实,学生在求知求真的过程中是需要思想和情感的相互激荡,“共同在场”的“接受式学习”还是具有它独特的魅力的。我们现在之所以引入“研究性学习”并非是要否定“接受式学习”或贬低其功用,而是因为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没有“研究性学习”应有的位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理应回归事物的本真,让“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结伴而行,牵手渗透于我们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二.盲目求大研究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崭新的学习方式,它的目标,它的价值追求,它所要渗透的新教育理念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知识结构,应有不同的“研究性学习”方向。研究的方向,即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要使问题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本身求得最有效的学习。 可是,我们有些老师可能是因为理解上的偏差,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设置时贪大求全,追求轰动效应,但往往事与愿违。如某农村高中的高一语文老师就向学生提出“红楼梦中的人物研究”“唐诗研究”等这样一些研究课题。这样的课题对大学中文系本科学生都有可能偏大,何况一个高一学生呢,结果是学生研究来研究去,无从下手,兴趣全无。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我们要做的是最有可能实现的,而不是最有价值的。 三.自主追求研究的自由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探索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单向地传授知识,压抑了学生思维的灵性。“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的活力。但是中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正处于求知阶段,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识结构也并不完善。如果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时,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只做一个旁观者,那么这样单纯为追求学生的“自主”而放任自流的研究性学习,最终只能算是一种最先进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一种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那么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也只是流于一种形式罢了。 如某农村高中在《师生关系——永恒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汇报课上,有一个学生在汇报中对师生是朋友关系大加赞赏,还提出敢于在教室里把手搭在老师肩上的同学说成师生关系非常地“铁”。按理老师对学生这种脱离背景的错误结论应及时进行指导纠正。但是由于老师过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而放弃了自己应承担的指导责任,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其副作用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们说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而且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校正与督促。 四.忽略内容研究的偏狭 人类知识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显性知识”,一类是“隐性知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注重的是向学生传授“显性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隐性知识”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是目前我们大多数老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也许是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做法有些偏颇,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比如语文科具体表现在: (1)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进行研究的大多是单篇课文,而很少要求对多篇课文进行综合的研究学习。 (2)在课文的选择上大多选择文言文,而忽视现代文。 (3)课题的设计趋向“隐性知识”而忽视了“显性知识”。如某农村高中对《勾践灭吴》一文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就只见:①《论勾践灭吴的外交内政策略》,②《贪财色而误国家》,③《古今贪官危害论》,④《得人心者得天下论》等,却不见有关朗读、刻画人物手法、文言语法等方面的内容,这样选题,完全抛弃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久而久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就会把语文教学引入形式化的歧途,而祸害无穷。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如果在教学中不能给学生具体的知识,那就白教了。因此,我们认为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好语文。 五.机械模仿研究的游戏 可能是受以前搞活动课的影响,有的老师在没有真正吃透“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时,为了赶时髦,追求时尚,把传统的教学方式稍加修改,换一个标签,摇身一变成了“研究性学习”。 如笔者在某农村高中看到这样一节语文研究性学习汇报课。课题是《鸿门宴》,课堂上首先是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接着是学生集体朗读,然后由几个学生到讲台上,一个扮项伯,一个扮张良等,表演课文中“项伯夜访张良”、“项王设宴”等几个情节,最后师生点评学生的表演得失。从形式上看确实与传统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与真正的“研究性学习”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为学生的参与只是浅层次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充其量只能算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加了一个游戏而已。有的老师干脆整堂课就只做一个游戏。 六.时尚剪贴研究的成果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索,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并且养成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成果的科学态度。 可是从目前大多数农村高中学生所展示的研究成果来看,非常令人担忧。很多学生缺乏实事求是的求知精神。他们或为了赶时髦、出风头,或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为了获得一定的学分(有的学校为了促使此项活动的开展,采取了加分制度),只是从书上、网上、报上、杂志上把别人的东西剪下来,拼成一篇篇的文章,充当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他们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压根儿就未认真思考过、探求过。例如,有一农村高中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会上,高一年级某班在进行《苏门四学士词作的不同艺术特点》研究性学习汇报时,该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对苏门四学士词作的研究成果。可是,当听课老师要这个研究小组的同学背几首苏门四学士词作时,几位同学居然背不出完整的一首,令在座的听课老师哗然。如此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无法实现开展这种新学习方式的初衷,反而增加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学风的破坏,长期下去,研究性学习又会流于一种形式而中途夭折。 七.提炼结题研究的单一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最后程序就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并且将自己的收获与同学进行交流研讨。 学生交流研讨的方式可以是论文交流,也可以是口语答辩、出墙报、编刊物,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进行思维碰撞,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思考,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但是,从当前农村高中老师使用的结题形式看,大多采用的是论文交流形式。让人看到的是艰涩乏味的语言文字,这样没有了交流,没有了思维的碰撞,有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倾听。学生的劳动成果也无法在汇报课上得到充分展示,久而久之,这种单调的、流水线式的结题方式,又会将本该充满活力的研究性学习带入一种更为冷清的、尴尬的境地。 随着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暴露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但作为农村高中教师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能正视那些误区,能够正确认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齐心协力,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走出误区,使这一学习方式逐步完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出它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张荣云 石月荣《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2.冯建强、康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3.韩军《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4.尹后庆《关于对研究性学习思考》 5.《思考研究性学习》(《上海教育》) 作者邮箱: alun1845@sohu.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