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导”走向“导问”(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扬州市新华中学语文教研组 冒澍霞 关键词:问导 导问 主体性 举一反三 因势导问 摘要: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语文课堂经过几十年来的“否定——肯定”的质变过程,已出现了语文教师时刻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可喜变化。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最大的收获之一。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采取的是“问导”式的“课堂讨论法”,认为有此方法就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这种“问导”式的“课堂讨论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立。有些老师课前精心设计了许多问题,课上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最后终于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生从师问”的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有的课堂教学更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遇到实质性问题,往往是“一碰即退”, 常常是在学生兴致正浓时突然刹车,走形式主义的道路。 这也正是时下绝大多数老师课堂教学的通病:只重视教师“问导”,但对学生“导问”重视不够;只关注教师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所以笔者认为当今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改革在于:课堂教学要从“问导”走向 “导问”。或许美国布鲁巴克的说法是精辟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导问”的实质 1.实现了教学重心的转移。 教师“导问”的本质是要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它的着力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结合实际发现、探究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其实质即是“导学”。它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心理移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在这里,学生确有“后生可畏”的毕露锋芒,教师则保持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道精神;热烈融洽的氛围里,悄然收获着教学相长的成果,这真是教学的一种化境。 2.教学生会学。 第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自觉性,使学生思维真正成为深刻、主动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第二,使学生领悟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诸如着眼关键、突出重点的方法;变换方式探究、化繁为简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就使学生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化、活化了思维。第三,学生发现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把握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促进系统的知识网络的形成,从而为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导问”的五层次 1、引导学生敢问。 经过老师的鼓励、帮助与教育,学生对于自学和听课中遇到的知识难点、不会做的习题,哪怕是一个生字,一句不懂的诗文,也要敢于问同学和老师,而不是听之任之或马虎了事。教师可以在初次接触文本时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在深入学习文本时诱导学生提问;可以在教学文本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提问;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并将新问题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等。敢于问,这是学生最重要的心理准备。假如缺少了它,一切的学习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2、引导学生简单模仿问。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学会按老师提出问题的方法来质疑。比如对宋祁《玉楼春》的鉴赏,学生就会模仿老师的做法,提出这些问题: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那些景色?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直接。 (附: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受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后问。 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问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如经过阅读思考,进一步质疑:对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历朝历代评论家都给予盛赞。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曾这样评价:“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但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古人的评价是不是恰如其分?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成熟感。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钻研而后问。 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确实好,理由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从写作技巧上来说确实想象新颖,别致生动。诗人运用通感,化静为动,写出了繁花盛开、蜂蝶争喧的春意盎然的景象。可是也有极个别学生认为:古今名家对这一句的评价有些不恰当。因为联系上下阕来看,虽有“红杏”在“枝头”,但“晓寒”尚在,面对即将归去的“斜阳”和即将逝去的“晚照”,词人感叹的是人生的漂浮不定,短暂无常,缺少欢娱,要千金买笑,及时行乐;所以,词的上下阕之间的意境和抒情基调是矛盾的,这样矛盾的诗句还当得起那么多古今名家的溢美之词吗?“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到底好还是不好?到底词的上下阕之间的意境和抒情基调是不是矛盾的呢? 这一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体现了一定的水平,有时甚至会“将”老师的“军”。 5、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后问。 学生在经过钻研、查找资料、反复讨论之后得出结论:词的上下阕之间的意境和抒情基调并不矛盾,作者正是因为看了这样明媚的春景才产生了失意和伤感,正是为了用这样明媚的春景来反衬内心的失意和伤感,所谓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这正是反衬手法的妙用啊。接着,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问题就会产生:古典诗歌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这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击中关键,具有“揭示规律”、“独创”、“发现”之特征,。课后只要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整理、小结,往往是一篇很好的诗歌鉴赏小论文。这时候,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这时候,学生也已初步具有了向语文高深领域冲击的能力。这一过程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的终极目标的。因为,“教是为了不教”,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教师辛辛苦苦一学期才教会学生阅读几十篇文章,而值得学生阅读的文章千千万万,数不胜数,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我们的教学岂不是徒劳? 三、“导问”的基本方法 (一)了解学情——因势利导 教师要扮演好“导问”的角色,就得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学有所得。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利用迁移规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并重视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很重要。通过谈话、练习、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原有基础,这是备课、备学生的前提。这是“导问”的准备阶段。 (二)激发启导。 激发启导是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乐问”的有效策略。 1、激趣。 即针对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情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诱导其主动提问。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架设起探索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新课题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这样引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维自然会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开始活动 2、激情。 情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催化剂,教师必须通过创设一个和谐、友爱和宽松的教学氛围,打开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把自身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因素融为一体,从而使教材的“心”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只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3、激励。 激励是升华学生积极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包括成功激励、榜样激励等方式,它能促使学生去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探赜索隐,质疑问难。 (三)设疑诱导。 即紧扣教材内容设置悬念,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由悬念而产生疑问。它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并产生刨根究底的热情和期望心理,促使学生“要问”。 1、“悖逆”激疑。 比如,在学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师先将传统的观点亮出来:庄子是怪诞和孤傲的,庄子是荒唐和偏激的。传统观点似乎逻辑严密、论据充足,但与文章中的观点和结论又互不相容,有分歧或根本对立。于是在思维的矛盾与困惑中,学生必然提出疑问: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庄子的荒唐和偏激呢?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进行评价? 2.设置情景——导趣 导趣,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架设起探索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新课题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这样引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维自然会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开始活动 3.“空白”留疑。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或缺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这样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目的是给学生以咀嚼、思考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便于下一步教和学的深入。 总之,在“导问”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只是课堂的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有疑而问,有疑就问;敢于问,善于问,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既要学会于有疑处生疑,也要学会在无疑处生疑。 因此,教师必须在“导问”上下功夫,研究“导问”的艺术。 参考文章: 1、《关于“问题意识与问题教学”的对话》,《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4期 2、《重点中学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现状探析》郭湖海http://www.edu.cn/20010830/210168.shtml 3、《语文课程标准》问答15.(课程教材研究所 崔 峦) http://www.pep.com.cn/200212/ca31814.htm 4、《发挥师生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彭丽华 http://www.guangztr.edu.cn/gztr/xkjx/zxzz/fhssjjx.ht 5、《“对话式”语文教学的架构》,范冬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8-9期 作者邮箱: susumxs@yahoo.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