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乡土情结"的命题轨迹与命题意义(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朱成广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五大题为现代文阅读,选料为柯灵先生应《香港文学》之邀而作的《乡土情结》(节选)。高考试题掀开新盖头后,我们欣喜于我市的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俗称“一轮验收试题”,已于2003年3月供临沂市高三全体考生使用)命中了高考题。细细推究之后发现,无论是选料还是设题,笔者命制的验收题竟与高考试题达到极为惊人的相似,这强烈地驱使我们产生了写作本文的初衷:试图通过寻找自己逝去的命题轨迹,梳理自己当时的命题思路,以期达到与高考语文命题专家命题思路对接的目的,并试图通过对高考语文现代文命题规律的解读、破译 ,进一步探寻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语文命题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进而实现对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的深层观照和反思。不当之处,请各位高考专家与教育界同仁不吝教正。 一、令人惊异的两份先后出现而又几近完全相同的试卷之比较 (一)2003年临沂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之现代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选文略,见临沂市2003一轮验收题) 19、根据全篇内容看,“乡土情结”的确切含义是什么?(4分) 20、联系上下文看,⑴“童年的烙印”的确切含义是什么?⑵“童年的烙印”与“乡土情结”的关系是什么?(4分) 21、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乡土情结”在文中的作用。(6分)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多年不通音讯,家中情况吉凶未卜,十分担心;历久始归,未尽到对父母、妻子、儿女的责任,深感歉疚。 B、“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这句话指出与邻里乡亲共受乡土养育、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这句话以引用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祖国母亲对“游子”的厚爱与深长的思念。 D、“科学进步使天涯成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这句话指出当代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发展的趋势,进一步表现乡土情结的必然性。 E、“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这句话既批评了第一代华侨“甘作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又给那些满口标榜人权的人顺带一击。 (参考答案:19、集结在心里,不会因时间空间变化而消退的对故乡的深厚感情。20、童年生活的感受,亲人邻里之情和故乡的山水风物习俗等留在脑海里的印象;"童年的烙印"是"乡土情结"的源头。 21、①贯穿全文: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都有一个"乡土情结";这"乡土情结",来源于无可变易的"童年的烙印";这种"乡土情结",往往"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②深化文章中心:作者所描述的是古往今来中华儿女的"乡土情结",其主旨是勉励中华儿女胸怀豪情壮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显身手,建设家园,振兴中华。③文章线索:全文自始至终围绕"乡土情结"进行抒情表达,"乡土情结"贯穿全文。④"乡土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思念与热爱家乡,希望家乡、祖国早日富强的同义语。22.A B) (二)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第五大题(选文同上,见2003年高考试卷) 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门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流、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参考答案:19答: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相亲。20答: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社会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21答: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的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 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 而褪色。 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22.A、C) 仔细比较不难发现,上面的两套阅读题有许多共同点:试题选料完全相同,均节选了原文最能突出了民族精神凝聚、感情最充沛、最富文采的部分,只是个别字眼或段落由于命题的需要做了适当改动和调整;题目数量一致,均为四道题,且每道小题的赋分也完全一致;命题角度和设问多有相同之处。例如第21题,都着眼于表达的作用和效果,题目难度接近,答案都具有开放的特点,所供答案也很接近。总之,一次市级质量检查试题能与高考试题的如此接近,且在临考前的三月倾情奉献给考生,尽管试题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笔者仍感到知足了,因为这至少可以让广大的接触过这份试题的考生在心理上产生一个安慰的作用,因为这能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命题中把握的更科学、更准确。 二、寻找逝去的命题轨迹:命题思路与具体做法 (一)精心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全面研究透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是做好命题工作的前提。 精心研究高考《考试说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当时仅有草案)和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笔者当时也仅见到草案),全面透彻地掌握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是准确把握命题脉搏必不可少的关键。不研究好《考试说明》、教学大纲,不研究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要想命制出一份有良好导向、质量较高的试卷是不可能的。《考试说明》每年增补的内容,是命题组火力集中的凸现之处,表述变动之处则是命题组感觉应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往往不会成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化、明确化,它是对《考试说明》的内涵和意义做最实在的解说和阐释。《考试说明》中,一个考点就是一句话,而高考考题则将其隐含的信息全部展现了出来。通过一段时间对考试说明、对高考命题思路和要求的精心研究,笔者在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关于现代文(大阅读)命题的思路和想法: (1)按照考试说明要求,文学作品阅读单独设题。从过去几年高考对文学作品的考查来看,主要集中在散文和随笔的阅读鉴赏方面。散文,特别是说理性散文,总是打上作者鲜明的主观烙印,表现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有着独特的含蓄美。散文的含蓄美,往往暗含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包容了特定时代所蕴涵的时代精神,往往超越时空,从哲理的高度让读者去领悟作品所蕴涵的普遍意义。 (2)选文厚重、大气。 1991年选的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1998年选的是宗璞的《报秋》。2000年选的是鲍昌的《长城》,2001年选的是美国作家阿里斯托弗·莫莉的散文《门》,2002年选的是林非先生的《话说知音》。选文都厚重大气,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选有一定名气的作家经过沉淀的作品,而不选一些鲜“奶酪”。 (3)思路明确。阅读,首先是正确理解语文的问题;进一步则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语言信息;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简言之,即“解释语义——筛选信息——思维加工”。 ⑷命题的设计原则。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设计通常遵循以下五条原则: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③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④努力组成内容由浅人深的系列;⑤题型稳定、整齐,即由填空到简答,最后是多项选择。 ⑸能力要求。高考阅读能力的考查非常全面,在每年的试卷中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①对关键性词语的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能力。②有效信息的筛选及提炼的能力。③对句子语意、段落文意要旨的把握、感悟能力。④归纳概括全文主旨的能力。⑤评价鉴赏文章的表现技法、表达效果的能力。 上述星星点点的领悟,为笔者命题提供了极有利的理论指导。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有了具体的研究理论作指导,再去从事具体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针对性特强,效果极佳。 (二)密切关注、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洞察、追踪社会生活热点。 “笔墨当随时代”(石涛语),不独创作如此,语文试题的命制一定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时代的烙印。国际国内大事,特别是截至每年高考前的三四月份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往往给高考命题专家以思路上的触发。也应成为我们组织高考模拟题的重要参考。撇开国际上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国家、地区的难民(他们应该享受到最起码的人权,我们应当给与他们足够的同情与帮助)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不说,只看一看我们众多的建设者们为了祖国家园的更加美好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们就应该感激他们,就应该随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了建设好我们美好的家园,多少人离乡背井,辛苦战斗在各条建设战线上,长江三峡导流明渠的截流,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青藏铁路建设的战略攻坚,无数仁人志士、华侨华人的慷慨奉献……毫无疑问,此中定然蕴含了多少劳动者、仁人志士、华侨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此中定然集结了他们对故乡、对祖国不会因时间空间变化而消退的深厚感情——乡土情结。十六大报告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必须把“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以及“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号召,为我们正确认识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我们预设语文试题提供了理论上的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我觉得,在这些综合背景下,我们再将这些启示综合起来,梳理、摆查、整合最后选定《乡土情结》该文作为阅读的材料,也不是偶然的。 (三)在突出最新高考信息的前提下,注重对最新材料的搜集、归纳与整理,以准确体现最新高考的动向。 由于每年的二月《考试说明》难得面市,我们密切关注各种报刊所发高考信息和预测,并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有关信息作为我们的命题参考和依据。关于现代文阅读,我们搜集到的最新高考信息有: (1)可能会要命制一道开放型题目(该信息在高考第21题 中得到体现。) (2)2003年在“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上将有一些变化,将增加“整合”的要求,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3)2003 年高考试题第五大题仍会选取文学作品来命题,以散文的可能性为最大。 (4)现代文阅读中的第22题可能会与第19题对调,以更加突出试题的人文关怀。(仅供参考。大家可以从试题中可以看到我们在命制试卷时仍参照了2002年的试卷模式。) (5)现代文阅读中的第22题可能会改成主观题让考生简答。(事实证明此条信息不准确,但我们在二轮三轮验收试题的命制时有所体现。) 有了最新的高考信息,我们就要参考具体的一些试题精心选题,以求在试题中体现最新的高考信息。命制试题过程中,笔者曾参考了北京、安徽、内蒙古、上海等地的春季高考题,参看了交流的北京市及全国各地诸省、市的模拟试题,查阅了《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众多的杂志。通过百余篇散文的遴选,通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乡土情结》一文为最佳选文,其中富含的劳动是不可用“辛苦”二字代之的。 (四)命题必须突出人文关怀,应向“人本化”回归。 突出人文关怀,追求“人本化”必将是今年试题命制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学生而言,①今年是延续20年的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的第一年。为了跟紧这—改革,教育部已组织学科专家对7门学科2000年3月颁发的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稿)进行了调整,收缩了学习范围。教育部领导也反复强调,今年的命题要尊重调整后的教学大纲,依据考试说明来进行。②十六大的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高等教育尽快实现大众化的蓝图,这也就是说,尽管连续四年扩招,不少大学的容量已经达到极限,国家仍然要求挖掘潜力加大投入,适度扩招。③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即将公布和公开征求意见的举措,为2004年的正式启动高中课程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扩大高中教育规模,使更多的人读高中上大学,做好准备工作。这些措施的出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是不言而喻的。对众多的家庭而言,众多的考生父母也将倍感人文关怀。2003年是全国大多数省市实施新教材之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我国将高考从黑色的七月改到绿色的六月的第一年。考试时间提前,将缓解高温天气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考试质量,充分体现了政府决策部门对广大考生的关怀。所有这些将心比心的举动,我们认为极有可能反映到试题中来,而这一切,综合分析之后,由《乡土情结》完成这一使命将是合适的。 实际上,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与要求也暗中昭示我们必须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社科文阅读:2001年社科类文章《铜奔马正名》首次作为选择题亮相,其图文并茂,显示活泼的气氛,对人文精神的张扬,给予我们很大启发。2002年的《沙尘暴》也不同于往年的科技说明文。文学作品:2001年春招试题《黄土》、2002年《话说知音》不论是选料还是设题都带有浓浓的人文关怀。无论是对沙尘暴的阅读还是对“知音”的审视,可在考场上对考生进行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命题也曾专家坦言“加强了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极大张扬”。这些信息也直接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命题思路。 三、命题意义的探寻:寻找失去的情感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2003年我市验收试题和2003年高考题共同选用“乡土情结”的必然性,我想,这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合,它是我们对于高考命题思路与方法共同认可之后的一种必然碰撞,也是我们对于高考命题思路与方法认可之后对于高考命题意义的一种共同诠释。乡土情结,它凝聚了我们全体中国人无可变易的"童年的烙印";这种"乡土情结",往往"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虽然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能使心灵相通,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怎能不产生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建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通过一道选材如此之好、几乎契应了一年内所有的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的现代文阅读题,去考查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去引导学生关注媒体的走向,让他们学会倾听社会的各种声音,学会走进最新思考和最佳视角,学会关注社会热点,使得自己的起点高、视野广,能够站在文化巨人的肩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来构思和写作文章,使自己从较高的层面去感悟生活、理解社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问题,解读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现象,并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能够化为自己的认识,使得自己思想睿智、语言生动、富有深度,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正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个至高境界吗?这与目前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吻合得又是多么的天衣无缝!一道文学阅读题的选择,看似不经意间出现,实则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内涵啊!这个中情味,也许只有命题人体味最深!可以这样说,《乡土情结》这个题目的命题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章自身,它是一种更广意义上的对于一种久违了的人文精神的呼唤与赞美!它是一种对于曾经失去了的一种情感的追求和探寻!但愿这种呼唤与赞美、追求与探寻能发挥出它既有的能量,能起到它应有的效果与作用! 综上所述, 《乡土情结》是一篇表达对故乡思念和热爱的抒情散文。作者开阔的视野以及情真意切、出自肺腑的话语,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更为广袤的思维空间,以至产生了共同的命题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源于对高考《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的精心研究,来源于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全面把握,来源于对高考命题规律的深刻洞悉,来源于对国际国内最新形势的深刻洞察,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热点时时刻刻的关注与整合,来源于对最新命题材料的搜集、归纳与整理,更来源于对最新高考信息、最新高考的动向的大胆预测和推断。当然,我们深知,今年我们与高考命题专家命题思路的不约而同,对学生的备考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就站在了那个“高度”,并不能保证将来也能命中高考题。但我们深信,我们会更努力,我们临沂市的高中语文教研工作会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有效,而这一些,也必将在更深的意义上推动整个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更纵深发展! 我们盼望着,我们期待着…… (临沂市教研室 朱成广;临沭县教研室 胡传玺;276000 ly8fk@sohu.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