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要抓住核心(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谢小波 说理要抓住核心,试以高中几篇文言文析之。触龙说赵太后,令太后出长安君为质;烛之武说秦伯,令秦伯退师;孟子说齐宣王,令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邹忌讽齐王而齐王纳谏。化难为易、举重若轻,我们佩服先哲的说辩艺术;被说之人能察纳雅言,欣然从之,我们佩服他们善于纳谏。但为何主客双方能“一拍即合” ,恐非说辩艺术之“艺术”能堪此大任,个中必有本质在。 这个本质,就是事物的核心,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触龙说赵太后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然后从历史与现实、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不同角度加以论证:历史的,“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现实的,赵太后送燕后,“祭祀必祝之”;长远利益,“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眼前利益,长安君“位尊”、“奉厚”,养尊处优。在秦攻打赵,赵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是割爱趋利、还是舍利趋害;是顾眼前利益,还是服从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国家利益的需要,是不言而喻的。 烛之武说秦伯,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说辞围绕一个“益”字着眼,从秦国的眼前利益,说到秦国的长远利益.使秦君相信,灭郑,利于晋而害于秦;存郑,利于秦而无益于晋;而且指出晋人贪鄙无厌,秦若助晋攻郑,必将“亡郑以倍邻”,而郑终将犯秦,晋是秦争霸的心腹大患。春秋初期,大诸侯互争雄长,矛盾错综复杂,烛之武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离间成功的根本原因。 孟子说宣王,除了高超的说辩艺术外,也关键在于对主要矛盾的把握。齐宣王醉心于霸道之术,孟子从宣王衅钟时以羊易牛这一事实挖掘出宣王有行仁政的主观思想动机;又从客观上点明宣王之“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犹如“缘木求鱼”,此路不通。因为“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又围绕行王道这一矛盾焦点,从正面展望前景:“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自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既打又拉,不由宣王不归心向善、弃霸道而就王道。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在一个“讽”字。他以己比美受蔽讽喻威王“王之蔽甚矣!”邹忌被齐威王拜相封侯,对威王一定了解颇深,他的讽喻成功,使威王欣然曰“善”,是建立在威王“蔽甚”这一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是源于对矛盾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故尔他讽喻之前是有的放矢,讽谏威王正中王病。 综上所述,说理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正确分析并科学把握核心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批卻导窾、游刃有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理服人。 作者邮箱: xiaobozhoujia@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