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册唐诗浅析 (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李冰 山居秋暝 王维 一.山水田园诗人 承东晋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而有发展变化。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兴象玲珑细密圆融的意境。前此的山水诗或对山水的描画往往失之琐碎或粗糙,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是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议论,前后脱离,不能形成整体,也就谈不到意境的创设。早期诗歌作品中更缺乏有关山水的描写,所写景物大都为起兴,用处在引起后面的内容,魏晋前期诗人所描绘的景物往往是粗线条勾勒出的,缺少细节。山水诗只有到了盛唐诗人手中才真正成熟起来。王维即是其中最优秀的诗人。 二.分析 意境:即情景交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氛围。 体会意境,首先是“直寻”,即凭直觉在读后的一瞬间所感受到的内心体验。其次,通过分析景、情二者之间的关系来作理性上的把握,然后再去咀嚼、体会。最后,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反复吟咏,在吟咏中带着全部感情,做一次心灵之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重点落在“新”上。新:刚刚;新鲜。不可执着一义。前言“空山”,易出寂寞,后言“雨”,凭添萧条,以一“新”字相联,顿增生趣,一扫衰凉。首联十个字,展现出一幅清新、空寂的雨后空山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此联为千古佳话。用心体会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人在构图、取景上颇有用心。人处山中,松林遮掩,树影婆娑,月光掩映,既写“明月”,似是仰观,见点点月光,摇曳月色;又可解为环视,见青白相间,光影憧憧;亦可解为俯视,树影斑驳。不必为之强解,确解。只求心心相印,拈花一笑。既写“清泉”“石”“流”,确写俯视?我们理解为听觉不可以么?泉水淙淙,泠泠作响。山中景致诗人了然于胸,他可想见一草一木,一泉一石。前言“新雨”,此接“明月”“清泉”,清秋雨后,一尘不染,纯净得几乎透明,我们的内心是否也清净、无杂了许多。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清纯的画面似乎过于透彻,无物可见容易引出茫然之感。诗人此时略许点染,画面便鲜亮起来。“竹”“莲”的色彩扑入我们的视野,“浣女”“渔舟”增添了活气。“竹喧归浣女”句似乎给人喧闹之感,而“莲动下渔舟”句又将喧闹化归寂静,既见渔舟,你便要想象“渔人”,这心绪不就又飘走了么?还要怎样么?你看到“归”“下”,天色已晚,不正是“暝”么? 此句所给注释极为恶劣,“竹喧”方知“浣女”经过,“莲动”原是“渔舟”下阿行,与老杜“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同为按心理感应顺序描画,精当!精确!,注中所解全然不顾心理真实,诗味全无,索然木讷。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您还犹疑什么呢?且到山中走一遭,看看那山,听听那泉,放松一下疲累的身心吧。 越中览古 李白 前三句书写历史,不写气势、神采。只写两件事:战士还家,宫女如花。胜利后的喜悦、放纵便一览无遗。而这喜悦、放纵正是为后文埋的伏笔。 最末一句点染衰凉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往盛今衰,无限慨叹于这一句中道出,有了前面的铺衬,这便来了气势,来了力量。 如何理解李白的盛衰无常: 怀古慨今,这是诗歌中常见主题,但有积极、消极之别。李白当属前者,历史的盛衰无常在作者看来是正常的:过去的盛世豪情,到今天可能只是瓦砾丘墟,枯草孤鸟;今日的颓败,也许会有一个闪亮的未来。生逢大唐盛世,诗人感慨系之:也许这王朝终有没落的一天,但终究有过辉煌,未来的繁盛应当可期。 石头城 刘禹锡 与《越中览古》不同。 全诗着意描画眼前景色,历史中的繁华与灿烂隐在背后,是虚拟的。《越》诗是放在一处加以比较。 山围故国周遭在 金陵城处在山影包围之中,夜色凝重,这景象是那样沉静,又是那么沉重。“在”,既有存在,必有消逝;今日之存在,因荒凉破败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同消逝一般。 潮打空城寂寞回 死寂的空城矗立在夜色中,潮水一浪一浪地撞击,似是要给这空城一丝活气,一丝力量。而这汹涌的冲击不过在城中徒添几缕回音,增加寂寞罢了。“寂寞”,是潮水?是诗人?诗人之心如潮水?潮水似诗人之心?谁说得清。只觉天地之间无穷无尽的寂寞,旷远无边的哀伤,潮水般涌来。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月是“旧时”月,为何要是旧时月?新、旧有别么?科学告诉我们:没有!情感告诉我们:有吧!?不然,“还过”又如何解呢?这月似乎不懂得人间世事的流转,一次次地张望着:这城中的灯火呢?喧笑呢?歌舞宴饮,依红偎翠,怎么都不见了? 眼前空城寂寞,身后国运衰微。 比较: 1.写法:《越》――显性对比 《石》――隐性对比 2.气象:《越》――不失潇洒 《石》――萧索凄凉 作者邮箱: libingzhi2002@yahoo.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