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主观题复习摭谈(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陈启民  

    诗歌鉴赏,今年高考设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难度适当加大,以前解题是“你在桥上看风景”,现在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有些同学对此侧目而视,其实这只是话语转换而已,体现了向鉴赏本体的回归,属于“异构同质”,看学生有没有真体会、真见解。客观题是“缀情以成文”,你首先要正确把握诗中情,对诗加以内化,再从选项中加以印证,而后作答;主观题是“披文以入情”,把你对诗的理解外化成语言文字,创造空间更大了。综观一些鉴赏文章,引经据典,或跟其他类内容诗句相互引证或比较,或古人对创作及对鉴赏本首诗评论的文字,或对人名、地名的注释,或对重点词语的解释,然后加上个人对诗歌非诗形式的解读,于是就形成了鉴赏性文章。如何来复习呢?

一、小心注视。引导学生虚心涵泳初高中背诵过的一些篇目,提供鉴赏的话语模本,由浅入深、由熟转生讲析,重点是分析诗歌的脉络层次,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以《望岳》为题,决定了全诗必须以“望”字来贯穿。开头使用设问“岱宗夫如何?”引人入胜,“齐鲁青未了”则是对设问的回答,写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这是远望。三、四句细致地描绘泰山的奇秀和高大,这是近望。五、六句写层云、归鸟,作者用了“决眦”一词,表明是凝望。从远看到近看到凝望,层次分明地描绘出泰山雄浑神奇形象。七、八句从望到想,此刻作者并未登泰山,这是由于“望”而萌发了“凌绝顶”的愿望,表现了作者由望泰山产生登泰山的强烈愿望。“一览众山小”也只是作者想象登山后所见的景象,并非真登泰山见到的实景,此句可理解为虚写。

此外,作者写泰山,并未写一峰一景一花一草一树,并未纤纤入微地描绘,而是抓住了泰山阔大雄奇、高峻的特点,写得气势磅砖,雄伟浑厚。景为情写,情由景生,此诗为杜甫的早期诗作,而杜甫早期是充满昂奋向上精神的,不同于晚年沉郁的风格,如《春望》。①

这就是诗歌鉴赏主观表述文字,可供参考。瞻前是为了顾后,目标还在后头。

二、转轨审视。换个角度把练过的题目的进行揣摩贯通。虽说模拟题都是“前鉴赏”性质的客观题,但在设题人对意象的解读,对意境的诠释,更有其对语言的分析 、创作上的评价,鉴赏章法、思路基本上适用主观鉴赏的模式,应力求把模拟题中分析方法运用到解题中去。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较: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紧紧抓住金陵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特殊地理形势加以描写。

B、第二句使用了拟人写法,江潮拍打着荒凉的古城,只好寂寞而回,留下一串无可奈何的叹息。

C、三、四两句以明月烘托古城的冷落。明月照过古人,也照过今人;照过繁华奢侈的六朝,也照残破荒凉的今天。虽然金陵有负明月,而明月仍在夜深人静时来多情地探着金陵。这两句饱含着对明月的赞美之情。

D、全诗句句写景,写山、写水、写月、写城墙,这些景物都染上了浓重的凄凉色彩,暗藏着深沉的感情潜流,抒发了对金陵昔盛今衰的感慨。

    答案[C]无赞美月光之意,借月光表现金陵的衰败。②

这是按客观题设置的,结构上基本上按先分后总的诠释模式,一句一句或联一联地非诗化的解读,然后再探究其主旨、思想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其中在文字表述方面还是有章可循的。对本首诗,《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01年第13-14合刊是这样阐释的:

诗人首先将亘古不变的群山江潮与繁荣已歇、冷落荒凉的金陵古城作对比,置读者于苍茫悲凉的氛围中。山川依旧,石头城昔日的夜夜笙歌已随风逝去,多情的江潮一遍遍拍打着这座废弃的古城,然而城根石壁冷风木立、潮水默默叹息着,在苍莽空荡的氛围中,载着沉重的历史失落感,寂然退去。之后,诗人笔触一转,“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两句一意十分流畅。这轮当年秦淮河东边的明月,怀着近二百年的旧情,夜深时透过残破的城墙,窥视这个荒凉的世界。诗中句句有景,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在含蓄的语言中包孕着对国是日非、渐渐衰败的唐朝的告诫,意境深厚深远。

如果说原来的客观题鉴赏形式还有理性的羁绊,个体的内心体验还是表层的,那么换成主观题形式鉴赏,有利于考生达到物我两忘、身与物化的境界,鉴赏时须置身于诗歌的氛围中,把作品中场景还原成立体画,化为三维的电影镜头,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体验状态和场景还原的意境状态。

我的做法是选取唐诗,让学生集体口头讨论,再个人笔头赏析,然后以三五人为小组找《唐诗鉴赏辞典》里名家的鉴赏文章观照,深浅找差距,差错学纠偏。这样隔三差五强化训练,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摸出道道来。

当然,客观题鉴赏的一些术语还是有借鉴作用的,他山之石,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如“直抒胸臆”(《上邪》)、“借景抒情”(高适《别董大》)、“托物言志”(《相思》)、“情景交融”(晏殊《蝶恋花》)、“咏史抒怀”(杜甫《八阵图》)、“微言大义”(《寒食》中的“五侯”)、“借古讽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王之涣《登颧鹊楼》)、“比兴”(李白《静夜思》)、“对比”(辛弃疾《丑奴儿》)、“烘托”、“渲染”、“象征”、“铺陈”、“含蓄(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白描(或细描)”、“语言质朴(或华丽)”等等。用主观题的形式解读诗歌,要注意诗歌中先写景后抒情的特点,通过景物意象来表达作者特定心态,如上面一首诗的“山”、“故国”、“潮”、“水”、“月”、“女墙”等意象。  

此外,解读时,要尽量用最富表现力的语言,即发挥想象的张力,使描写富有诗情画意,上面对《石头城》的解读可见一斑。

三、冷静透视 。伊瑟尔说过:“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并且要靠其想象去填补文本中的所谓的空白,也就是说,在一个文中存在着悬而未决或尚未提到的东西需要填补。”正是利用这样的“空白”,去突破诗句表层隐藏的内涵,整体把握诗歌的意蕴。由于诗句间跳跃性很大,山断云连,鉴赏者要引发联想和想象,在此流连久久,回味不已,对诗作进行“填充完形”,对空白处的内容进行解密,是鉴赏一个重要形式,如:

王之涣《登颧鹊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十字,至少告诉我们如下七个问题:1、“山”是什么样的山;2、写诗的具体时间;3、当时天气怎么样;4、这是实写还是虚写;5、作者作了哪些动作;6、作者处于什么位置;7、作者心境怎么样。

一个“依”字告诉我们,山是高耸的,因为太阳是“依”在山上,而不是落在山上,可依的山一定是很高很陡了。太阳的“尽”是因为依山,没有山,太阳还不会尽,这时候是太阳偏西,但并不是到了黄昏。“白日”,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白日呢?早晚的太阳是红的橙的,其它时间是耀眼的,是不可直观的,只有灰蒙蒙的“假阴天”,太阳才可以直观,才看出白日来。“白日”说明天不是晴朗的,但又不是山雨欲来。这种天气,小的物体不清晰,自然引出了人的远望,作者向上望见的是山和日、向东向下“看”到的是黄河在流,他是在东西上下地望。这时他的位置一定是高处,但又不是最高点。“白日依山 ”是作者所见,是实写;“黄河入海”就不是所能见到的了,是想象,是虚写。写高写远,写有写无,又不写苍凉悲苦,可见作者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有奋发向上精神。

上面是仅就10个字,通过字面所给的显在信息,经过分析和推断,发掘出隐藏的信息。③

谢桃坊在《怎样读宋词》说过:“作品中留下特定时空的线索是我们解读时的重要依据。”

四、大胆探视。鉴赏时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有自己的感悟体验。古典新义,往往是深入研究的结果。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教师可以把名家不同鉴赏心得介绍给学生,看他们是如何对诗作进行“再评价”,如谢桃坊《怎样读宋词》对李清照《一剪梅》抒情环境是在室内或在津渡,时间是白夜晚作了这样的解读:

我以为此词的抒情环境是西楼的深秋之夜。词中“兰舟”为理解全词的紧要之处。若以为“兰舟”即木兰舟,为什么女人公深夜要坐船出游呢?为什么当其“独上兰舟”时要“轻解罗裳”呢?“兰舟”当是借指床榻。主体解衣将眠,闻北雁南归,此时西楼月满,引起一片离愁。

谢桃坊解读不同于《宋词鉴赏辞典》里关于抒情环境在津渡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疑团尽释。

陈毅有诗“光景常新随意赏,不因佳节强登楼”。有时专家的影响可能会过于强大,以至于自己初生的想法还没有成形就被否定。鉴赏时要打破单重视野,坚持多重观照,方能走进作者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歌的客观世界中去,从而引起感情的共鸣。如: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人们对“绿”的评价似乎已成定论,如果以平视的眼光去看这句话,体会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遭遇、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作者是一个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就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如果作者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则更能刻画人物的心情;如果是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用“去”则更能体现主人的心态。④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和知识视野,以此为基点,在不同的情境中尝试,说不定会拈出最亮丽的一道道风景来!

创新性阅读是一种新意和与众不同,当然源于知识的日积月累和对生活的体味感悟的结果。 (福建省永春一中    邮编:362601    电话:3894825)

                                               

①《考试》2001年5-6合刊。

②同上。

③王岩  张港《古代诗歌的创新阅读》,《语文天地》2001年第2期。

④木木《重在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附:

1、直抒胸臆

李白《长相思》:长相思,摧心肝,孤灯不明思欲绝!

2、借景抒情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前两句纯用白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托物言志

王维《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情景交融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累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穿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5、咏史抒怀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虚实结合

王之涣《登颧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比兴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对比

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去道天凉好个秋。

9、烘托

杜甫《月夜》:今夜鹿州夜,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以儿女的“未解忆长安”与妻子的“香雾云鬟湿”来反衬出自己的相思深情。)

10、含蓄

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11、语言质朴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2、杜甫《》:两个黄鹂鸣翠

       诗歌鉴赏主观题复习摭谈

                                      陈启民          

诗歌鉴赏,今年高考设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难度适当加大,以前解题是“你在桥上看风景”,现在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有些同学对此侧目而视,其实这只是话语转换而已,体现了向鉴赏本体的回归,属于“异构同质”,看学生有没有真体会、真见解。客观题是“缀情以成文”,你首先要正确把握诗中情,对诗加以内化,再从选项中加以印证,而后作答;主观题是“披文以入情”,把你对诗的理解外化成语言文字,创造空间更大了。综观一些鉴赏文章,引经据典,或跟其他类内容诗句相互引证或比较,或古人对创作及对鉴赏本首诗评论的文字,或对人名、地名的注释,或对重点词语的解释,然后加上个人对诗歌非诗形式的解读,于是就形成了鉴赏性文章。如何来复习呢?

一、小心注视。引导学生虚心涵泳初高中背诵过的一些篇目,提供鉴赏的话语模本,由浅入深、由熟转生讲析,重点是分析诗歌的脉络层次,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如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以《望岳》为题,决定了全诗必须以“望”字来贯穿。开头使用设问“岱宗夫如何?”引人入胜,“齐鲁青未了”则是对设问的回答,写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这是远望。三、四句细致地描绘泰山的奇秀和高大,这是近望。五、六句写层云、归鸟,作者用了“决眦”一词,表明是凝望。从远看到近看到凝望,层次分明地描绘出泰山雄浑神奇形象。七、八句从望到想,此刻作者并未登泰山,这是由于“望”而萌发了“凌绝顶”的愿望,表现了作者由望泰山产生登泰山的强烈愿望。“一览众山小”也只是作者想象登山后所见的景象,并非真登泰山见到的实景,此句可理解为虚写。

此外,作者写泰山,并未写一峰一景一花一草一树,并未纤纤入微地描绘,而是抓住了泰山阔大雄奇、高峻的特点,写得气势磅砖,雄伟浑厚。景为情写,情由景生,此诗为杜甫的早期诗作,而杜甫早期是充满昂奋向上精神的,不同于晚年沉郁的风格,如《春望》。

这就是诗歌鉴赏主观表述文字,可供参考。瞻前是为了顾后,目标还在后头。

二、转轨审视。换个角度把练过的题目的进行揣摩贯通。虽说模拟题都是“前鉴赏”性质的客观题,但在设题人对意象的解读,对意境的诠释,更有其对语言的分析 、创作上的评价,鉴赏章法、思路基本上适用主观鉴赏的模式,应力求把模拟题中分析方法运用到解题中去。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较: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紧紧抓住金陵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特殊地理形势加以描写。

B、第二句使用了拟人写法,江潮拍打着荒凉的古城,只好寂寞而回,留下一串无可奈何的叹息。

C、三、四两句以明月烘托古城的冷落。明月照过古人,也照过今人;照过繁华奢侈的六朝,也照残破荒凉的今天。虽然金陵有负明月,而明月仍在夜深人静时来多情地探着金陵。这两句饱含着对明月的赞美之情。

D、全诗句句写景,写山、写水、写月、写城墙,这些景物都染上了浓重的凄凉色彩,暗藏着深沉的感情潜流,抒发了对金陵昔盛今衰的感慨。

    答案[C]无赞美月光之意,借月光表现金陵的衰败。

这是按客观题设置的,结构上基本上按先分后总的诠释模式,一句一句或联一联地非诗化的解读,然后再探究其主旨、思想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其中在文字表述方面还是有章可循的。对本首诗,《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01年第13-14合刊是这样阐释的:

诗人首先将亘古不变的群山江潮与繁荣已歇、冷落荒凉的金陵古城作对比,置读者于苍茫悲凉的氛围中。山川依旧,石头城昔日的夜夜笙歌已随风逝去,多情的江潮一遍遍拍打着这座废弃的古城,然而城根石壁冷风木立、潮水默默叹息着,在苍莽空荡的氛围中,载着沉重的历史失落感,寂然退去。之后,诗人笔触一转,“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两句一意十分流畅。这轮当年秦淮河东边的明月,怀着近二百年的旧情,夜深时透过残破的城墙,窥视这个荒凉的世界。诗中句句有景,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在含蓄的语言中包孕着对国是日非、渐渐衰败的唐朝的告诫,意境深厚深远。

如果说原来的客观题鉴赏形式还有理性的羁绊,个体的内心体验还是表层的,那么换成主观题形式鉴赏,有利于考生达到物我两忘、身与物化的境界,鉴赏时须置身于诗歌的氛围中,把作品中场景还原成立体画,化为三维的电影镜头,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体验状态和场景还原的意境状态。

我的做法是选取唐诗,让学生集体口头讨论,再个人笔头赏析,然后以三五人为小组找《唐诗鉴赏辞典》里名家的鉴赏文章观照,深浅找差距,差错学纠偏。这样隔三差五强化训练,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摸出道道来。

当然,客观题鉴赏的一些术语还是有借鉴作用的,他山之石,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如“直抒胸臆”(《上邪》)、“借景抒情”(高适《别董大》)、“托物言志”(王维《相思》)、“情景交融”(晏殊《蝶恋花》)、“咏史抒怀”(杜甫《八阵图》)、“微言大义”(《寒食》中的“五侯”)、“借古讽今”(李白《越中览古》)、“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王之涣《登颧鹊楼》)、“比兴”(李白《静夜思》)、“对比”(辛弃疾《丑奴儿》)、“烘托”、“渲染”、“象征”、“铺陈”、“含蓄(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白描(或细描)”、“语言质朴(或华丽)”等等。用主观题的形式解读诗歌,要注意诗歌中先写景后抒情的特点,通过景物意象来表达作者特定心态,如上面一首诗的“山”、“故国”、“潮”、“水”、“月”、“女墙”等意象。  

此外,解读时,要尽量用最富表现力的语言,即发挥想象的张力,使描写富有诗情画意,上面对《石头城》的解读可见一斑。

三、冷静透视 。伊瑟尔说过:“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并且要靠其想象去填补文本中的所谓的空白,也就是说,在一个文中存在着悬而未决或尚未提到的东西需要填补。”正是利用这样的“空白”,去突破诗句表层隐藏的内涵,整体把握诗歌的意蕴。由于诗句间跳跃性很大,山断云连,鉴赏者要引发联想和想象,在此流连久久,回味不已,对诗作进行“填充完形”,对空白处的内容进行解密,是鉴赏一个重要形式,如

王之涣《登颧鹊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十字,至少告诉我们如下七个问题:

1、“山”是什么样的山;

2、写诗的具体时间;

3、当时天气怎么样;

4、这是实写还是虚写;

5、作者作了哪些动作;

6、作者处于什么位置;

7、作者心境怎么样。

一个“依”字告诉我们,山是高耸的,因为太阳是“依”在山上,而不是落在山上,可依的山一定是很高很陡了。太阳的“尽”是因为依山,没有山,太阳还不会尽,这时候是太阳偏西,但并不是到了黄昏。“白日”,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白日呢?早晚的太阳是红的橙的,其它时间是耀眼的,是不可直观的,只有灰蒙蒙的“假阴天”,太阳才可以直观,才看出白日来。“白日”说明天不是晴朗的,但又不是山雨欲来。这种天气,小的物体不清晰,自然引出了人的远望,作者向上望见的是山和日、向东向下“看”到的是黄河在流,他是在东西上下地望。这时他的位置一定是高处,但又不是最高点。“白日依山 ”是作者所见,是实写;“黄河入海”就不是所能见到的了,是想象,是虚写。写高写远,写有写无,又不写苍凉悲苦,可见作者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有奋发向上精神。

上面是仅就10个字,通过字面所给的显在信息,经过分析和推断,发掘出隐藏的信息。

谢桃坊在《怎样读宋词》说过:“作品中留下特定时空的线索是我们解读时的重要依据。”

四、大胆探视。诗无达诂,即同一鉴赏对象,由于鉴赏个体审美经验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感悟和体验,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教师可以把名家古典新义介绍给学生,看他们是如何对诗作进行“再评价”,如谢桃坊《怎样读宋词》对李清照《一剪梅》抒情环境是在室内或在津渡,时间是白夜晚作了这样的解读:

我以为此词的抒情环境是西楼的深秋之夜。词中“兰舟”为理解全词的紧要之处。若以为“兰舟”即木兰舟,为什么女人公深夜要坐船出游呢?为什么当其“独上兰舟”时要“轻解罗裳”呢?“兰舟”当是借指床榻。主体解衣将眠,闻北雁南归,此时西楼月满,引起一片离愁。

谢桃坊解读不同于《宋词鉴赏辞典》抒情环境在津渡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有时专家的影响可能会过于强大,以至于自己初生的想法还没有成形就被否定。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打破单重视野,坚持多重观照,方能走进作者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歌的客观世界中去,从而引起感情的共鸣。陈毅有诗“光景常新随意赏,不因佳节强登楼”。如: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人们对“绿”的评价似乎已成定论,如果以平视的眼光去看这句话,体会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遭遇、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作者是一个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就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如果作者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则更能刻画人物的心情;如果是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用“去”则更能体现主人的心态。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和知识视野,以此为基点,在不同的情境中尝试,说不定会拈出最亮丽的一道道风景来!

创新性阅读是一种新意和与众不同,当然源于知识的日积月累和对生活的体味感悟的结果。   

 作者邮箱: cqmcjz@pub2.qz.fj.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