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一学生的创新阅读教学(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崇庆中学实验学校  李红斌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的学生,面临的一切都是新的,学校、老师、同学、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要求;此时的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都在努力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积极探寻着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一无疑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期,是形成基本学习技能的敏感期。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阅读能力,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初一学生的创新阅读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创新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目的”时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创新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创意葫生的沃土。创新阅读教学的实质在于创新,它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一改传统阅读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反馈、重考点轻感悟的流弊,赋阅读教学以新意,还阅读课堂以活力;它要求我们有宽松民主的的课堂气氛,有积极活跃的学生参与。而这些又都有赖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开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切都将是蜃楼美景,可望而不可及。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阅读的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在《谈阅读》中反复强调“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我们在阅读时从利用工具书扫除障碍,到全面感知,到质疑问难,到领悟欣赏,都应尽可能独立地去完成。

2、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处处留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如此,学习中更该如此。阅读的时候,应留心文中词语的搭配、语言的运用,留心作者观点的表述、文章结构的安排、写作上的特点等,说得好的好在什么地方,不尽理解的有什么疑问,一一圈点批画之。读后再将好词好句、精彩语段摘录下来,将心得体会叙写出来,做成读书笔记。

3、读书思考结合,读书联系生活,评价赏析作品的习惯。有所读有所思,有所见解有所启发,是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评价赏析作品则是达成目的的桥梁和手段。

二、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为创新阅读扬起强劲的风帆。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180年前就提出了体现人的本能的“唯乐原则”,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原则,也就是寻求快乐和满足。高尔基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创新阅读的羽翼和风帆。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阅读的强烈愿望,赋予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阅读变得主动、愉快而又有效。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才是个人思想的主宰者,聪明智慧的拥有者,才会主动地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睿智的头脑去思索,用独到的见解去表达,从而葫生创意,有所创新。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于古代诗词和文言名篇,可从知识积累的角度引入,鼓励学生多读多记,做知识广博的人。

2、对于叙事叙情的文章,可从“美读”入手把学生带进美情美景的欣赏中。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像孟子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不但使学生知道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自然学起来兴味盎然又颇有收获。

3、对于说明论理的文章,可从求知明理的角度,立足于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并联系生活组织解说、辩论等,使阅读教学形式多样。

4、另外还可通过明确目标、限制时间、及时反馈、开展竞赛等教学组织手段和幻灯、投影、录音、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仪器手段调控教学气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三、树立大语文观念,为创新阅读开拓广阔的视野。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科的教学不仅应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其健全人格。

树立大语文观念,对于创新阅读教学的开展可谓至关重要。有这样的观念作基础,老师就会自觉地摒弃一系列为应试而教的作法,努力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视野开阔了,阅读教学何愁不新?

四、授之以渔,学用结合,为创新阅读提供有力的保障。

1、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普遍的阅读技巧。从入学一开始教师就应依据教材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阅读的基本知识。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技巧;精读与略读的方法;按照一定的依据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概括大意,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章中心,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段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善于欣赏优秀篇章学习其长处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发现和创新就有了基础。

2、引导学生会发现、会质疑、会欣赏、会运用。每学一篇文章,除了一般性的理解分析外,还应注意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写得好有意味的地方,去质疑值得探讨的内容,去欣赏领略其精妙之处,并结合生活实际活学活用。这样的思考题是创新阅读训练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载体;这样的思考题不求固定模式,只望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这样的思考题,不求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观点愈新奇,表述愈独特,越是应给予激赏和鼓励。

3、学用结合,注重全面感知,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语文学科是一个工具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是服务于生活,因此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我认为最佳结合方式就是在阅读训练中穿插说与写的训练,把阅读课上成听说读写一线贯穿的整合课。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阅读不过是一种载体,阅读是我们通向更广阔的世界的门径,阅读是为了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增强我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自觉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因循守旧易,开拓创新难。创新阅读教学要将阅读课上出新意,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可谓任重道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竭尽努力,上下求索。

 作者邮箱: hongbin680704@vip.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