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需求与口语训练教学(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金华六中 杨树有 一、口语训练的迫切性及其意义 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中国经济更是“爆炸式”地发展着。经济的发展,促使教育面临世界各行、各业的挑战。大中院校、厂矿企业、机关、事业等社会、国家团体及个体的各个部门,都需求一大批除了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能说、能写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社会的大量需求、口语能力的培养已向中小学、大中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用人单位更是把读讲与口语当成一个人综合能力测试的窗口。我国教育部目前已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列入中学教材当中,并将此作为测试学校教学水平的内容之一。这种喜人的大趋势预示读讲与口语大有潜能可挖。随着社会的需求,中小学校越来越感到口语训练的紧迫感。特别是语文教师,更需转变观念,要从单向为了升学进行的“读写”训练转到不但能“写”还更能“说”的双向轨道上来。教育为社会需求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口语训练具有超前性 口语训练的趋前性,就是要求人才的培养要先于社会的需求,当社会急需大批人才时,而你拿不出来这就要拖社会发展的后腿,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教育就称不上具有超前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而一个人的口语是进入任一人才市场所必须过的第一关。所以口语对个人的发展致关重要。口语训练的超前性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紧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在知识与经济紧密配合的社会大背景下,它要求口语训练应该把握住时代的脉博,要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氛围相吻合。时刻倾听时代的脚步,才能肩负起培养开拓性人才的历史重任。口语训练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随时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素质教育又“是一定社会文化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全面素质教育手册》)社会文化的形成,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创造,更不能缺少对未来的展望。脱离当前经济文化大氛围的口语训练,将会方向不明,前景不佳。这就要求口语训练者必须有高瞻远瞩的使命感。首先要放弃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而忽略的口语训练,应把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同等起来,要把口语训练视为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次是口语训练要因人而异,不能千人一方。应根据学生择业就业的职业特点、个性特长、爱好以及以后发展方向进行。对学生应有检查、有考核、有目标,不能一日热、一日冷。中学语文课更应突出口语训练教学,并要搞的有水平,有趣味性,有吸引力。并从学生中训练出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还不能仅限于文科生,理科更应进行规范化训练,学以致用。所以,超前训练好口语,应放在进入人才市场之前。口语训练具有超前性。 三、口语训练求美、求趣,才能激励学生自觉去训练。 爱“美”是人的天性,而“趣”味更是人要把一件事做成功的无穷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这两个字上下一些功夫。把学生的口语训练动力激发出来,以利于教学活动展开。 口语训练的求美,是指口语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具有一种美的效应。这种效应实质上是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外化。只有学生的文化水准达到一定的程度,在气质上有了质的改变,又有了较深的文化底蕴,才能达到出口成章,以至侃侃而谈,临场不乱,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它不是纯技能训练所能奏效的。这就启示我们,口语训练的求美效应。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是与文化知识的讲授或导读和积累相辅相承,双轨并进,互补互促的。 求美在技巧上的要求是,首先能把话说得准确,克服方言顽疾,与普通话接轨,以免演讲时造成歧义。其次是在准确基础之上的生动。能以敏捷清晰的思路将自己的所想转化为口语并生动地表达出来,最终形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的语言美感效应。这是对口语训练的高层次要求。这种具有美感效应的境界应该是与艺术欣赏,美妙歌声以及舞蹈家游龙舞凤的表演技艺成为一体的,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美感的享受,使人听之,怡情恬畅。 口语训练的求趣,是指让学生在训练口语中产生持久不衰的兴趣。心理学明确指出“兴趣是人们乐于积极地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仍至持久性的核心,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浓厚学习兴趣的产生,便储备了内心的巨大潜能与动力,从而乐而不疲地,勤奋地去追求自己爱好的知识。 四、口语训练应求实。 求实是指口语训练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想在一日之内或一月之内把学生训练成口语表达的专家,那是不可能的。口语训练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应根据学生的语言面貌的现状和现有文化层次的现实进行施教。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训练。甚至不放过一个字一个词的读音。在语音的声、韵、调方面要从基础抓起,并进行强化训练。在语音准确的基础上再求内容的充实与新颖,语音的音色优雅动听等,这就是求实。对教学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是整齐划一的达标。因为学生口语的表达和素质及天赋是有很大差异的,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应积极地鼓励他。同时在指导的基础上加以表扬、鼓励为主。努力创造一个没有任何心理压抑的语言表达氛围,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和谐的氛围对口语训练质量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口语训练拾级而上、登堂入室。 五:口语训练的教学应研究内容和方法。 口语训练课的内容应根据学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准与年龄特点进行设置。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提高品味和趣味性。内容的新、异、趣、奇、激和身边的事是最适合青少年口味的,只要学生感兴趣,他就会自觉地大量地充实和丰富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学生胸中素才多了,内容丰富了,口语的训练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要始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选内容。如果口语训练的内容陈旧,读之味同嚼蜡,素然无味,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感,无法激起学生的演讲欲望,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甚至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激情,这种积极参与的愿望就会使学生潜在语言表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口语训练的方式方法是指对内容的怎么运用,既灵活运用好选定的内容。方式方法要适应教学内容随机变化,做到因人施教。因为口语训练是无法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完成的。如用讲授技能,布置练习或用课堂提问消化理解的呆板方式就很难完成口语训练的重任。口语训练,顾名思义是以训练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讲授课,其丰富的知识素养要靠学生本身去追求去掌握。技能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的,比如演讲技能应注意的要点,应领会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对这些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再如用复述的方式消化,用质疑的方式发问,这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复述是口语训练的一种最基础的训练方式;而质疑可以训练思维的能力,更是掌握教材重点难点的重要手段。这些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都是口语训练的具体措施。在教学效果上,教师看重的不是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到多少知识和在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应做到每节课学生必有所得。讲台也不要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专利,要多给学生登台演讲面对听众的机会,这样会减轻学生面对听众的心理压力,以训练学生的勇气、自信。这种和谐而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口语教学的成效。 2003.8.12. 作者邮箱: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