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学面面观——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乐晓峰 如何稳步的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是目前教育界面临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所谓教育改革是从一些主要的教育观念和学术训练的研究方法这两个方面入手来改变传统的学校课程领域。而每一次推出的教改方案和配套的新编教材都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当的时间进行摸索实践,以求得最佳的改革效果。当然,双方可能都会在这个不稳定阶段提出各自的想法、建议,而这就需要实施者吸收其中的合理化成分来不断完善、成熟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案。本着这个的宗旨,我们组织了本次以学生为主导的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总结了操作实践当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体例安排较旧本有较大改观,在诸多讨论声中,古文的选材及数量可能是争议较大的一个方面。如何处理古文的课堂教学以及检查反馈成了教研人员进行教改的突出问题,这恐怕也关系到这次较大力度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期成效。根据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反馈情况,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新、旧教材之比较 细致的分析一下新、旧两种教材,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突出的相异之处。 1、篇幅含量 新本的古文含量占到总容量的50%,而且课后习题相当有分量。每一个单元教学都有教学总论和单元学习知识点小结。而旧本的古文比例只占到30%,且根本没有明确的古汉语教学指导,以往都是授课老师自己总结归纳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新本的改革标志着现在的古文教学的含量和它在整个语文学习中的地位的提高。 2、体例安排 新本的每一个文言文单元的文章选取都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体例来安排的,也就是说不会再有“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基本上是自读的篇目”这种说法了。而这样的安排就是要求学生在学文本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在熟能成诵的基础上,也能谈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但旧教材是没有这种理念的。 3、注释覆盖 以前习惯旧本授课的老师一直把古文翻译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译串讲一点都不稀奇。但在现在的新本中,我们的教学侧重点应完全改变。因为每一篇文章的课下注释都非常的详细。从作家的生平、文章的出处到名句的相关资料,应有尽有。这样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的发挥学习自主性,而大大的扩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大胆的解放了老师,也缩小了师生之间的差距,让二者能同时平等的参与学研究学习。 4、配套阅读 厚厚的读本是我们现在古文教学的另一个难点,如何处理它和课本的关系呢?高一两册的教本上已有24篇古文,读本为每一个单元配备了一篇文学史类的知识性阅读文章,然后为每一篇课文添置了一到两篇相关阅读篇目,每个文言单元一般都超过8篇文章。换句话说,读本的阅读量几乎是课本的两倍。如此丰厚的大餐需要多大的食欲啊!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需要彻底的改革。 至于新教材对于古文的诵读要求和它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更不必细致的与旧本比较就能得出结论:我们的教学观念必须尽快更新! (二)新的教学观念的树立 1、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从传统意义上讲,迁移指的是学习一种材料、技能或能力对学习新事物的影响。当练习一种技能时会提高学会另一种技能的能力,这时就发生了迁移。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学生不断的形成迁移。 横向迁移指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将技能直接从训练情境迁移过来的情况。在古文教学中,对于文学史的教学,古代汉语的细致知识点的教学都属于要求学生能横向迁移的部分。 比如:在先秦诸子散文(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册)教学中,对儒家思想的系统总结已经让学生对孔子、孟子、荀子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思想体系是较为稳定的,所以学生在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时能提出相应的见解。并且能写出一定水平的比较阅读心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习的横向迁移。 再比如:在《过秦论》中有一句:“赢粮而景从”,分析“景”为“影”的古字,作“如影随行”讲。后阅读文章中,有一句“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三国志》)要求翻译。学生能正确理解“景”字用法就可以顺利做这道题了。虽然中学的基础教育越来越提倡“少语言、多言语”的理念,但我们目前的古汉语课堂中还是将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列为重要教学项目之列的。 只有横向迁移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纵向迁移才有可能发生。纵向迁移指的是只有将一种新技能进行调整,使之适合实际的环境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形——也就是说,在有效地解决问题之前还需要进行扩展性的学习。当训练内容和实际学习知识有一定的差异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的领悟才能达到灵活自如的驾驭这种技能,这时纵向迁移就发生了。 纵向迁移在古文教学中的体现就是阅读。几乎所有的学生在阅读文章的难度项中都表示古文比现代文要难。而我们的教学表明:两篇同等重要的古文和现代文,古文所花费的时间要比现代文多几倍!为什么事倍功半?我想这恐怕就是学生的纵向迁移没有落实的表现。现在的新教材不允许我们花过多的时间在课堂上理解翻译,必须培养学生自觉的将简单的学习工作放到课外去,而在课上就进行大量的技巧性阅读和思考提问。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上新课前就已经能诵读文章了,可能只是在个别字、句上不理解,那么上课便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理解了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而老师的职能是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供大家继续思考,然后进行同类型的比较阅读。 比如:对《石钟山记》的课文教学,可以先要求学生做课后俞樾著《春在堂草记》中关于石钟山的一段记述文字阅读。因为是清代的文章,学生普遍认为内容易懂,而且可以轻松的列出俞樾记录的石钟山得名的理由。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文字上稍难一点的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他们会很有兴趣的完成任务,甚至自觉进行相当深刻的思考。而对于这一古代说明文类的散文,学生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和启示。这便是一种规律性的扩展学习。 2、提倡合作学习和鼓励竞争 对于古文的学习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制订合理的竞争机制。著名的教育家Herbert Thelen曾说过:“人们的相互合作的需求如果不是一种遗传驱动的话,也是一种社会本能。人们如果不进行相互合作,那么甚至就不会清楚自己是谁。”学生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育是不同于其他家庭教育或自我教育的,所以,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共同学习的集体效应,在合作的环境中比在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产生更强烈的动机的合力!学生的自学潜力其实是无限的,他们对因果关系的敏感性和对反馈的反应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只要将学习者的自信心、独立性调动起来,教学者的角色就可定位于幕后指导了。 比如,高一课本里的24篇古文每一篇都不同程度的要求背诵,要完成这样一个教学任务似乎很艰巨。如果仅仅要求学生从早到晚的背书,然后恪受严格的检查、惩罚制度,我想那只能招来学生无尽的抱怨,成为语文教改最不愿意看到的失败。 这时就需要合作学习来发挥同学之间的集体力量和优势了,两三个同学一组,每天进行小组讨论和互相监督。例如:学习《六国论》,老师布置查找战国时期的有关资料以便上课讨论,小组可以进行合理分配:一个找历史方面的,一个找文学作品里的,另一个找课文的写作背景资料。上课前进行整理讨论,找一个中心发言人。这样的课上学习才是有效的。 这种学习本身又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在进行课文背诵时,小组合作会更加有效。小组成员分工:一个背诵课文;一个默写文章的名句;另一个则在一旁做记录,标出这次诵、默中的错误。可以按照在场同学的要求,指派被检查的小组内任意成员担任何职。而班里还可以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和最佳成员,来鼓励同学们的积极性。这种形式得到推广,相信没有一个同学会认为背诵课文是学习的负担。 中国是一个文化悠久和教育发达的国家,如果按照鲁迅说的,“要让我们后代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一代一代的被熏陶下来的”(《我们是怎样教育儿童的》),那么我们的古文教学绝对不能轻视。《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等都是我们熟知的古代学校教材,它们折射出的古代政治、经济、学术、思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我们的后代没有任何理由遗弃它们。 作者邮箱: zengle365@sohu.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