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公共资源不可取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光明日报 2003-08-01 朱忠保 近日,众多新闻媒体报道了浙江大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刘早,因为不热爱自己已经读了五年的专业,正在读硕士时而放弃专业,放弃本科——硕士——博士被保送连读的光明通途,自愿辍学回家,再战高考,而且以优异成绩,今年考取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并被录取的消息。笔者以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对教育的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挤占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并且有侵害其他人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之嫌。 据介绍,1998年,刘早第一次参加高考,其第一志愿是浙江大学,专业志愿依次是建筑学、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后以612分的成绩,上了浙大的调档线,被该校调剂录取到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并且成为浙江大学的“直博生”(硕博连读)。如果不是作出新的选择,他原本可以在4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刘早读硕士研究生之后才确认,从本科学到现在的化工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所以要放弃它。这种说法似乎说不过去。 既然早在1998年就上了大学,被调剂到了化工专业,而且一读就是五年,并且已经接受了本硕博连读的计划和安排,那就应该服从这样的计划与安排,而不应该再去挤占现在教育资源,当初被调专业,可能不是自愿的,但既然已经接受,就是自己所作出的一种选择,一切都要由自己负责。但是,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放弃了,五年的时间,当初上浙江大学时化工专业所占的名额,以及本硕博连读的名额等,都在他一句“不喜爱”的话中泡汤了,浪费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如果自己当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专业调剂,完全可以当时就放弃,回家再参加高考,而不要挤占这一有限的名额,而完全可以将这一名额给别人,大学也不会强迫一个人必须接受这种调整。五年的时间,仅仅因为化工专业不是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就轻松地放弃了,这不仅是对自己五年时间、金钱的浪费,而且浪费了多少公共的资源?包括上大学的名额、在读大学期间所受到的教育、在读大学期间所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等。 虽然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育转到大众化教育,但是毕竟还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大学的,还是要通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通过“你上我就要下”的激烈竞争,才可以拿到进大学校门的通行证。接受高等教育,目前毕竟还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权利。所以,轻言放弃,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浪费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实际上间接地剥夺了其他人上大学的权利,这是不公平的。近几年来,不断有大学生退学的事发生,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考生本人以及家长都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教训。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