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个角度在何种认知视域来思考——语文学科教育诸种性质之认识论辨析(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马豫星 一、引言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出自不同的考察角度,由于陷入特定的认知视域,每一个认知主体对同一个认知客体都极可能产生互不相同的认知内容。如果这些认知主体之间没有发生合理充分的认识交往,即如果各自不调换考察角度,审视自身的认知视域,整和各项认知内容,就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与认知客体在最大程度上相符的认识和见解。于是,尖锐的认知冲突在不同的认知个体间或群体间发生,诱发现实生活世界里的理论争斗。是岭是峰,孰对孰错,莫衷一是。由此,极易造成实践活动的混乱。 (2)我们知道,一种学科教育必得具备三个要素才能完形成现实客观的存在与运行的形态,即:教育者、教育资料或中介、受教育者。这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或其构成的整体,都可以构成认知主体展开认知活动的切入角度,与相关的外在事物(像社会方方面面、自然环境、人类历史文化等等)结合起来,构成特定的认知视域,从而使得某门学科以这个角度、在这个视域里闪现其颜容,摇曳其身姿,展现其魅力。 二、三类评说 (1)对“工具性”的评说 此观点是从语文学科所凭借的教育资料(语言-言语)和受教育者这两个要素共同构成的角度出发,考察时注重与现实生活学习结合,关注语言-言语对学生的现实生存产生的影响,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的学习与求知。这是一种立足于语文教育的社会功能,在语文教育的社会职能的视域里展开的认知活动。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1】这是吕叔湘先生的评述。“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职责,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职责。【2】”这是叶老自己的论述。 不难看出,叶老重视的是语文在现实生活里的功用,对于现实生活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的影响,对于民族的振兴的作用,在语文教育的社会职能的视域里来看待语文教育的性质,现实社会的意识非常浓重。在这里,你似乎感觉不到语文教育对学生个体心灵世界的熏染陶冶滋养浸润健全提升。语文教育只是帮助学生在现实里生存学习的桥梁中介,其自身不是终结,不具备终极目的,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依附意味较强,——其价值只体现于它的中介性和桥梁手段作用;以此推演下去,一旦到达彼岸,桥梁就可拆掉了。因此,在笔者看来,与“工具性”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目的性”或“终极性”,而不是现行的“人文性”。 (2)对“人文性”或“精神教育”的评说 此观点同样是从语文教育所凭籍的教育资料(语言-言语)和受教育者这两个要素构成的角度出发,然而考察时注重的是同学生的个性精神滋养和个性心理健全相结合,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个性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完美。是一种立足于语文教育的个性精神修养,在语文教育对于个性生命的完美的视域里展开的认知活动。 请看王尚文先生的论说:“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语言意义生成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他认识的成长过程。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和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人的存在、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语言对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3】李海林先生将其分析总结为“语文课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人文性……语文课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是一种充满人性、人格、人生、人情意味的实践活动”【4】 执“精神教育”观点的韩军先生,在认知角度与认知视域上,与“人文性”基本一致,正如李海林先生的评说,“1993年,韩军在《语文学习》第1期上发表一篇很有影响的论文《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关于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这是从语言学这个层面上对工具论给予较深入批判的一篇精彩论述。他主要是从语言与人的关系来展开自己的论述的,……”。【5】 .....语文教育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惟存教育.doc “人文性”的坚守者对“工具性”猛烈抨击,认为它以这种对学科性质的认识来指导教学实践,会把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训练成了“物”一样的工具,会剥夺学生鲜活灵动的生命。在这里,“个性精神”、“个性心理”和“生命”、“心灵”等等语汇灿如夜空的星星,闪耀在他们的著述之中,“人文之气”弥漫天地。 细细想来,以“人文性”来攻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以此来纠正语文教育里的诸多弊病,似有几许不妥。向来“人文性”是与“科学性”相对应的概念,二者共存于某一事物体内并形之于外,这个事物才是一个完满健全的,“物理”与“人情”兼具相融,用杨叔子先生的话来说,“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工具性”是同“目的性”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工具性”是指某一事物在它与诸多事物构成的链条或系统里,处于手段、桥梁和中介的地位,这一事物的存在价值是通过使其他事物更好的存在而体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事物陷于某个关系链或某个系统里而拥有的相对性很强的事物的属性;改变一下链条长度或调整一下系统的要素数量和结构方式,这个具有“工具性”的事物可能就成了这个链条或系统的终极,成为“目的性”了。一个具有完美“工具性”的事物,必须将“人文性”与“科学性”共同纳于体内并形之于外,才能充分展现其“工具性”,才在事物链条或系统里具有存在的价值。换个角度说,“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之中,才是真正完满健全的“工具性”。如此认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就是充满人性的科学训练与充满科学性的人文滋养的并存不分。而以往人们对“工具性”的指责有过激偏颇之嫌,“工具性”里内含的“人文性”不足是教学实践里出现的事实,但不能因此而把“工具性”也抛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工具性”里增添“人文性”的内涵,使之与存在于“工具性”体内的“科学性”并重相融;借用韩军先生的话,就是“限制”一个,“弘扬”一个。 大家认为对吗?如果大家同意,《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就得改改了。 (3)对“言语性”的评说 此观点是从语文教育所凭借的教育资料(语言-言语)这一个要素构成的视角出发,考察时注重的是语文学科教育资料与其他众多学科教育的差异,关注语文教育凭借资料的独特性。是一种立足于语文教育资料的独特性,在语文教育凭借资料的视域里展开的认知,并想以此统辖“工具性”和“人文性”。 此说追溯语文教育里最根本的最具原初意义的凭借资料——言语,这里隐含着现象学的本质还原的认知方法。先摆脱纷纷扰扰的外在纠缠,诸如语文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的关系,与社会的发展,与个性生命的健全,诸如文字,文章,文学,文言,诸如知识,技能,语法,诸如听,说,读,写,等等,先将它们搁置起来。抓住原初根本之后,审读的视域才由内向外,进入各种纠缠混杂之中,一一梳理,个个分辨,娓娓指摘,细细评说,从而包容各大门派,构筑起“言语性”的理论大厦,威风八面,傲视天下。 笔者非常景仰潘新和先生的睿智与学识,当“言语性”在笔者心底才刚长出一片0.1毫米长的嫩芽,他的论述已成高山之颠的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荫庇寰宇。 当然,“质疑者则指出‘言语就是语文课学习的内容,说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言语性’似乎等于什么也没说。而且,显然外语课也具有言语性。”【6】这种见解也不无道理,是啊,这等于说“庐山就是土石”一样,毫无意义。 不过,“言语性”的认知,是否就印证了真理寓于简单质朴之中呢? 三、补述 补述一 在辨析语文教育性质的论争里,各自的“语言观”成为认识学科性质的首要认识图式,由此去筛选、过滤、圈定、确立客观现实生活世界里的语文教育在自身主观世界里存在的范围大小和形态模样。 .....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民族性不可忽视民族精神的传承.doc 补述二 语文教育性质的提出,与提出者身处的时代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与状况密切相关。“工具性”持有者经历了中华民族积贫积弱走向独立富强的过程,亲眼目睹民众文化水平落后的现状。“人文性”的持有者,身处改革开放、民众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与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时代。 不同的特定时代,对语文教育性质的判定,不能不会产生影响。 补述三 有些观点认为将语文教育定性为“工具性”在逻辑上是不符合科学定义的思维要求的。细细的想来,这其中也隐含有科学主义至上的认识论思想,用自然科学的学科思维来圈定社会学科与人文学科领域里的考察方式。理性至上的科学主义的定义固然重要,但社会与人文学科领域里的描述性表征方式同样也能够达到事物的本质处。同时,一个语词的意义,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初的比喻用法到一定的阶段可能就成为了它的基本义,并以此来表达较为抽象的理性意义;“工具”一词,我即作如是观。 结语 罗罗嗦嗦说了这些,到了我该谈谈整和以上不同角度不同视域的认识的时候了。 但,太难了,还是就此搁笔吧。你说呢? 注释: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序 【2】同上 150页 【3】【4】转引自《言语教学论》177页 【5】同上174页 【6】转引自《试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邹兆文 叶熙钊 《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6期 电子信箱:mayx27@hotmail.com 作者邮箱: mayx27@hotmail.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