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郑美霞

 

   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后,我来到本班教室,想看看上课前学生们的表现。班长一见到我就马上对我说:“老师,小A把小B的桌子砸坏了一个角。”怎么又是他惹事,当时我很生气,冲着小A喊到:“你是怎么回事,明天把家长叫来!”因为我还有别的班的课,就匆忙离开了教室。 

  小A是我们班有名的闹将,几乎每位任课教师都向我反映过他的问题。照理说他犯点错误不新鲜,但那天我却觉得他不应该,因为中午我刚刚找他谈过话,当时他态度非常认真地接受了我对他的批评和提醒,怎么转脸的功夫又开始闹事呢?带着这个疑问,下课后我急急忙忙来到班里对事情的经过进行调查。小A没有否认砸桌子的事,我问为什么,他却不说话。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坐下来,语气平和地耐心和他交谈,这时,他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事情发生的原因,是班长误认为他在上课时写作业,批评了他,他感到很冤枉,而班长平时又与自己的关系不错,不好直接反驳他,也不想向老师报告,可还咽不下这口气,就砸了别人的桌子,发泄自己的怨气。我了解情况后,对他的错误行为没有采取严厉批评的态度,也没有再让他把家长请来,而是把班长也叫到办公室,让他们两个人面对面化解了误会,并让班长当面把小A的名字从班日志上违反纪律的人名单中划去。这时,我发现,小A先前那种对立、紧张的表情和目光,逐渐变为后悔和感激。他低着头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应该当时就向班长解释清楚,而不应该砸桌子。”说完,他和班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看着小A,我心里顿时有一些后悔,但从这后悔之中又得到了一丝欣慰。后悔的是一开始对待小A的态度和以前对他一样,不是严厉批评就是把家长请来的简单处理办法;欣慰的是通过这件事我对小A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他外表是个行为不羁、时常淘气惹事的孩子,但他的内心有着诚实和良知。 

  过了一周,我发现讲台上有一个夹子,打开一看,是我们将要学习的英语生词卡片,我问大家,是谁做的好事,一连问了几遍,始终没人回答。有位同学悄悄告诉我是小A做的,我当时心里很是惊讶,立即用赞许的目光看了小A一眼。也许是从未得到表扬的缘故,他的脸马上红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对这件事,我组织了全班学生进行大讨论,中心思想就是让大家对小A有一个新的认识,他不是坏孩子,是一名好同学,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从此以后,小A完全变了,他不但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而且更加关心集体,特别是文化学习兴趣日渐高涨,上课积极发言,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 

  从小A的进步中,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依赖学生的表面言行,不能总是采取训斥、请家长等生硬的方法来纠正他们的缺点。这些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有了一种表现自己、希望取得理解和信任的强烈渴望,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在追求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会表现出孤独、烦恼、急躁等情绪,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在这种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关心、帮助,绝对不能再给他们施加压力,进一步加重他们的放任和抵触心理。如何去关心、帮助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我们要运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行为艺术去影响他们,取得信任;通过我们的笑脸创造和谐、友善的环境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思维,因人施教,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 

 

《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