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宜都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论坛帖)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963

李研

 

    

宜都市中考阅卷组

           

                       一、试卷稳中有变

随着盛夏的轻快脚步,2003年中考语文试卷带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双重面孔,在多少人的翘首以待中,姗姗来到我们的面前。不论大家对其如何褒贬,我们都必须关注此卷中的隐含信息——教学新导向,学习新要求。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份使开卷考试理念更清楚、主张更明确、特色更鲜明的试卷,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性 。 今年的试卷结构、长度、题量、题型等外在形式基本上保持不变,这不仅对于稳定试卷权威,而且对于延续良性命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文学性 。 四篇阅读文段的选定,可谓用心良苦。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皆为文理俱惬、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美文。学生在阅读和答题中,无疑会受到美的熏陶。   

3、人文性 。 语文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又把人文性定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命题者以热爱生活、崇尚文化为切入点,努力渗透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照,极大地丰富了这份试卷的人文内涵。

4、本土性 。 这份试卷的阅读选文第一篇为《宜都记》(节选),内容再现独特的地域风情,作者系本地名人,一股浓浓的乡情和本土气息溢于卷面,学生答起题来,顿觉亲切,倍感自豪。

5、创新性 。 四段阅读的最后一小题,均突出了这一特点,且创意颇深:难度由易到难,题型由“死”到“活”,内容由简到繁。最后的写作题则构建了一个创新作文主题:以创新题例为“话源”,以思考提示为“话眼”,以“评语”、“适应”为“话柄”,以具体要求为“话框”写文章,充分体现了发展个性和创新意识的特点。

6、综合性。  今年试题十分注重语文知识组合能力迁移的综合性考查。例如:阅读(三)中的两个仿写题,既要考生掌握不同句式的特点,又要丰富古诗文的课外积累,还要理解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炼词组句的灵活运用能力。

尽管出题者别出心裁,匠心独运,但是“白璧”尚难掩其“微瑕”:

其一、考点雷同 。 如阅读(三)中的第4、5题,考生可用同一答案回答两个题目。

其二、游离选文 。 如阅读(二),除第1小题,需要读原文才能答题以外,其余4题均无须读原文即可答题。

其三、开卷“不宜” 。 如阅读(二)中的第4题,学生只要有一本词典就可完成,无须动脑,纯考“死”知识(如果说是要考工具书的使用,阅读一中的第3题倒更为合适)。又如阅读(四)中的第2题“请在第②段横线上准确填写《五柳先生传中》的相关语句”,这样的“默写”完全成了“誊录课文”。更为不宜的是“作文二”:“适应”的话题太宽,而命题限制又过窄,致使不少考生全文“借鉴”他人之作,让阅卷者真伪难分,颇为尴尬。既给评卷的准确带来一定的难度,又使考生的竞争有失公平。

当然,以上几点不过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纵观全卷,便可窥见出命题者的匠心,同时,也可预测今后的语文中考试题新趋势:体现综合,突出能力,弘扬人文,激励创新。

二、答卷变中求新

    紧张的语文中考阅卷刚刚降下帷幕,我们便从全市6333份答卷中随机抽出100份,进行了粗略的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项目 书写 阅读一 阅读二 阅读三 阅读四 阅读总 作文一 作文二 作文总 总分

卷面分 4 8 11 15 12 46 40 30 70 120

总得分 372 402 879 1281 865 3427 2942 2190 4632 8431

均  分 3.72 4.02 8.79 12.8 8.65 34.27 29.42 21.9 51.32 84.31

及格率 95 48 85 89 81 75.75 98 95 96.5 88.9

高分率 80 29 49 65 45 47 43 27 35 54

最高分 4 8 11 15 12 45 38 28 62 109

最低分 2 0 3 3 1 9 7 15 24 35

    从上表可见,本次中考,宜都市考生书写基本功扎实,作文水平有所提高,阅读能力较强。下面就具体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阅读有得有失

教育部2000年的《指导意见》指出:“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本次中考的阅读考查依然遵循这一原则。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展示出了考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真正的阅读不是消极接受、被动认同,而是积极感受、主观发现,甚至再创造的。阅读(一)第4题,根据原文思路推断后文写作内容,就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发现、独立判断,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主动融入作品的内容,在阅读的同时参与创造的。大多数考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感受、探索,并且独立自主地补写后文,补写之句还颇为可观,如“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眼睛尽情享受,山色如娥眉,水波如薄烟,石头千奇百怪,真是美不胜收。”“也只有现在才能明白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的畅快之感,才能懂得何为山的巍峨,何为山的奇峭!”“高山绝壁比耳闻更妙,峡中流水比传说更疾。”“如来矣,亲临其境,望其高山重叠,待其夜半观月,赏其绝壁千丈,彩色奇石,可谓欣欣然以浩气聚。”

又如阅读(二)第2题,描述自己听到昆虫歌唱的情景和感受。不少考生在阅读中融入主观体验,调动生活经历,产生相关联想,独立完成了个性化的表达。如“庞大的昆虫乐队在夏夜的星空下演奏,只为我一人,我真幸福啊,躺在外婆家的稻草床上……”“那个美丽的夏夜黄昏,我独身倚在河边的一片柳树下,享受清净。突然,从几片树叶间传来‘啾啾’的此起彼伏的蝉叫声,似音乐一般轻轻地淌进我的心房,使我顿觉心旷神怡。”

2、展示出了考生创造的过程和结果

考试不是选拔的代名词,它应该成为展示学生个性思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平台。阅读(三)第4题“在文章旁加批注,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请你也来做做这项工作,在原文中选择一处内容,加上批注。”考生通过仔细阅读原文,同时参考命题者在原文上的旁批,积极参与创造,闪现出不少亮点。如文中有“我也爱那烟冲九霄、水流千丈,把那江河拦腰截断,再顿时倾注下去的巨瀑,那是大地的震撼、川流的怒吼,使我置身其间,变得如此渺小。”一考生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来点评,很是恰切,可见其积累丰富,运用灵活。另一考生同样是对这句的点评,角度和感受却不同,“好一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景,威威乎!赫赫乎!让人为之称赞,让人为之折服!”其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学素养可见一斑。

又如阅读(四)第4题“前面几篇阅读文章都附有‘相关链接’,链接了一些与文章有关的材料。请你也来参与,为《不求甚解》添加一则‘相关链接’。”从答题情况来看,可谓百花齐放,有介绍作者的,有涉及陶渊明生平的,有对“不求甚解”追根求源的,也有根据文章内容链接多样化学习方法的,或者介绍刻苦勤学的例子,还有联系文章内容向读者提出阅读要求的。总之,大多数考生凭借开卷考试这一便利条件,在试卷所提供的广阔的创作空间里自由驰骋,通过使用工具书、笔记本和有关书籍,参与创造,展示出不凡的才能。

3、展示出了考生拥有的知识和能力

母语的学习,重在感性把握,重在实践运用。如阅读一,考查文言文的阅读。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文《宜都记》从内容到语言风格都十分贴近课文《三峡》。第1、2题是基于理解的诗文记诵和积累,多数考生能准确回答。第3题考察借助工具书和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能力,不少考生答题严密,且非常简洁。第4题强调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思路,有针对性补写,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语言运用题,但有一大批考生补写得非常精彩,前面已有介绍,不再赘述。

阅读(二)第1题,概括段意,是阅读基本能力的考查,绝大多数考生都会做。第5题为昆虫馆拟写宣传标语,则是语文实践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考生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也是课内外衔接特色的典型体现。有考生这样写道:“同学们,你们想聆听昆虫组合绝妙的合奏吗?想探索昆虫千姿百态的奥秘吗?那么,请大胆地走进宜昌市科技馆!”语言简洁,却极富诱惑力。又如“虫虫虫虫飞……”考生采用山村童谣,极富生活气息,让人耳目一新。

阅读(三)第2、3题,连续考察语句仿写,要求考生借助诗文背诵,借助语法修辞,学习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尤其是第2题,具有较高难度,体现出对语言学习和语感培养的高要求,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写出了佳句,特别是第3题,绝大多数考生答题严密,对仗工整,如“我爱水的冷,冷如白色的积雪;我爱水的暖,暖如红色的太阳。”“我爱水的静,静如忧郁的少妇;我爱水的动,动如欢快的少年。”显示出考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佳句不胜枚举。

但是,从整个阅读部分的答题情况来看,问题依然不少。

阅读(一)第1、2题的古诗文记诵,错别字很多,不会写“曦”字,把“三峡”写成“山峡”,把“啼不住”写成“提不住”和“蹄不住”,把“轻舟”写成“青州”、“青舟”、“清舟”,把“已过”写成“己过”“巳过”“以过”等等。有的考生不看题目要求,胡乱写出毫不相关的诗句,甚至将古诗名句写成随意的文言句子。第3题考察工具书的使用,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带了工具书,有的人却不会用,或者干脆不用,而乱写词义。反映出一部分考生的学习习惯很差,连最起码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在全面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夯实基础。

阅读(二)失分最多的是第3题和第4题。多数人不知道“《梁祝》”这一曲名。有一部分人将“昆虫”和“动物”混淆不清,以致将“取材昆虫的成语”写成“车水马龙”“狗急跳墙”“龙飞凤舞”“打草惊蛇”等。还有少数考生将成语写成了动物的叫声,如“嗡嗡”、“嘤嘤”“唧唧”、“啾啾”等,令人啼笑皆非。由此可见,加强语文课内外衔接,加强语文知识的课外积累,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落在实处。

阅读(三)第1、2题问题不大。第3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是:①审题不准,题目要求从两个相对的方面仿写,有的考生所写的两个方面不是相对的,如“我爱水的缓,缓如正在散步的人们;我爱水的静,静如宁静的山村。”②自相矛盾,如“我爱水的静,静如漂飞的炊烟”、“我爱水的急,急如轻盈的微风”、“我爱水的绿,绿如白色的玉石”等等。③用同一事物设喻,如“我爱水的急,急如险滩中的水;我爱水的缓,缓如山间的小溪。”④未用比喻,如“我爱水的静,静静地等待着春风”、“我爱水的缓,缓缓奔向大海。”⑤风马牛不相及,如“我爱水的清,美如春天的花朵。”第4、5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手头的资料缺乏必要的筛选,眉毛胡子一把抓;部分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阅读(四)第1、2题只有10%以下的人出现错误。第3题谈对“观其大略”的看法,有一部分人不得要领,或扣题不紧。第4题也有少数人对“相关链接”所写的内容与选文毫不相关,如随便介绍一位与文章无关的作家、科学家;其次是缺乏相应链语,所选材料虽与文章内容相关,但无链语连接。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考生平时对学习就缺乏严谨、科学的求实态度,因而反映在考试答题中的随意性也就再所难免了。

(二)作文亦喜亦忧

    看2003年中考部分考生的作文,觉得有一股股灵气和活力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这些作文,少了老八股新八股学究式的老气横秋,多了新思维新格调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勃勃生机;少了政治化伪圣化的虚情假意和空洞说教,多了新潮理念纯真情感的真实流露和自然宣泄。读这些作文,觉得有一种“新莺出谷”的清纯,一种“小荷才露”的灵秀。

1、新视野

站在新世纪时代的高度,面对全球的新格局,面对中国的新形式,面对眼前的新环境,考生学子们登高望远,立意境界高,行文视野阔,能做到环球宇宙尽收眼底,国事家事皆注笔端。

走出国门:“极地冰川融化”、“巴以和谈”、“美伊之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融入生活:《为了明天,你准备好了吗》、《悄悄靠进你,后母》等。抒写人生:《直挂云帆济沧海》、《让自己成为一袋速溶牛奶》等。穿过时空:《愚公新传》、《孙悟空修路》等。还有“电脑网络”、“流行音乐”、“经济一体”、“社会腐败”、“教育迷失”……总之,在他们的笔下,跳动着新时代的脉搏,涌动着新世纪变幻的风云,闪动着新生活的多彩。

请看一考生写的《同样是风景》:“你想成为耀眼的太阳,却只是一颗星星;你想成为鲜艳的花朵,却只能是一棵小草,于是你被冷落了。其实不然,只要换个角度想想,你也同样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草朴实,却同样点缀春天;星星渺小,却照样给人光明。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不也存在‘小草’、‘星星’式的悲剧吗?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发展,单用应试这个模式去框,用分数这把尺子去量,轻易否定了一些学生。然而,事实上许多分数低的学生出校后发展还是不错的,可以说他们也是人才,因为他们也有所长。/ 正如清朝顾嗣协《杂诗》所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发现、发挥和发展学生的长处,扬学生之长,补学生之短。……敬爱的老师,请不要用‘太阳’、‘花朵’的标准去苛求‘星星’和‘小草’,请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赞美,他们将同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文章切中教育时弊,娓娓道来,如诉如泣,其情也真,其理也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又如有位考生写的《“朱”要适应“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成语启示我们:交朋友要慎重,提防近‘墨’变黑。/ 是不是‘朱’永远不要近‘墨’呢?恐怕不是吧,但是,现实生活中常有人对这个成语作绝对的理解。不错,‘朱’者近‘墨’要注意自己不让‘墨’染,保持自己的朱色。然而,‘朱’者近‘墨’未必会变黑,雷锋、张海迪等热情帮助后进青年的动人事迹,已是人所共知的,他们一个个‘朱者’近‘墨’的结果,不但自己没有变‘黑’,反而化‘墨’为‘朱’,自己更‘朱’了。……其实,大多数‘墨者’还是希望变为‘朱者’的,‘朱者’大可不必跟他们划清界限,而应大胆接近他们,帮他们脱‘墨’成‘朱’……”小作者立意的高远和行文的流畅,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2、新理念

今天的考生,冲破了“左”的政治化(伪圣化)的禁区,张扬了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他们崇尚崇高、庄严和神圣,崇尚自由和个性,崇尚清纯、真诚和朴素。在他们看来,作文没有一统化的标准,更没有划定的“雷区”,要敢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直面自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正因为如此,不少考生的作文能真实地再现生活,而不回避现实,如《悄悄靠进你,后母》:“肆虐的风卷着黄沙,夹杂着纷纷的落叶,扑打着、啃噬着墙壁头那几根枯草。我轻轻地推开门,发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坐在沙发上,哦,我想起来了,她就是王大妈给我爸找的新媳妇,我的新妈妈吧……我慢慢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心里叹息道:‘久违了,父亲的爱。’放下书包,我便‘回忆’起刚才那个女人来,白棉袄,黑裤子,不太长的头发……我打开录音机,一个宏亮的声音高唱:‘宁愿一个人寂寞,一个人生活——’这是我专门用来对付她的,听同学们说,后妈是很凶的……一转眼,十几天过去了,她来后,我也能和她主动地谈许多心里话,或许是我适应了和她一起生活吧,我觉得她来像同学们所形容的那么可怕,音乐放的多了,自然很熟悉,有时不经意地哼出来又怕她见怪,于是,便大声地唱:‘情愿抛弃了寂寞,一家人生活……’”

有的考生能还够真诚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本色,而不掩饰自己的心迹,哪怕是自己不足或不美的成分,如《老师,您好》一文中这样写道:“清子一直不喜欢刘老师,甚至有些讨厌他。……因为他离老师的形象太远了。不说他讲课的速度之慢,单是他的外表就让人另眼相看:乱蓬蓬的头发,黑乎乎的脸,几个月不刮的胡子,油腻腻的领口,长长的灰指甲,糊满烂泥的破皮鞋——这哪像个老师嘛!/清子开始讨厌语文课——因为他的缘故。他们在课堂上很响地吃东西,拖拖拉拉地不交作业,把他精心批改过的评语不屑地扔在一边,甚至连见面时最简单的一句‘老师,您好’也省略了/一次公开课,清子在左邻右舍的示意下,站起来很响亮地提了几个极生僻的问题,他答不出,这让他极为尴尬,也让教室后面的评委们大失所望。几天后,他被调走了,调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任教去了。全班为此‘欣喜若狂’了好一阵子,后来,从新老师那里听说,他生活极端困难,家里有一个精神失常的妻子和不满三岁的儿子。/清子他们发疯似的找出他批改过的评语,念着那些比自己写的周记还长的评语,清子想起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周围的人啜泣起来,继而变成了全班大哭。/站在邮筒前,清子的心沉甸甸的,他慢慢地把信塞了进去,信上只有一句话——老师您好。”

一句话,他们的作文,不是过去的“假、大、空”,而是真正体现了纯真和可信,体现了自我个性和人格精神。就是其中那些略显天真幼稚甚至不乏偏激的地方,也依然是诚心可鉴。

3、新思维

这里所说的“新思维”,就是指进行“多维”思维作文的“创新”思维。2003年的作文命题,是极为成功的“创新” 思维的命题,它开放力度大,写作角度多,然而,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

作文二,以“适应”为话题作文。切合社会特点,直扣时代精神,强调与时俱进。正如题中所言“自然进程、社会进步、个人成长无不体现适者生存、适者发展。”显而易见,这个命题,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能运用“多维”思维去写作。这也有利于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并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进行个性化表达。有一个考生这样写道:“……适应,是美的创造者,是艺术的发祥地,是灵感的源泉。你瞧那柳树,它们对着小溪梳妆,其妩媚之姿,不是正与水相呼应吗?她们在南国的风中翩翩起舞,其婀娜之态,不是正与风相般配吗?适应能独树一帜。/适应是维纳斯的断臂,适应是蒙纳丽莎的微笑,它们各自有别样的风格。是谁说适应就是顺从?是谁说适应就是屈服?是谁说适应就是失格?难道你没有看见吗?是谁闭门造车而落后?是谁故步自封而衰老?是谁负隅顽抗而死亡?又是谁敢于挑战世俗的偏见,是谁敢于挣脱封建束缚,是谁敢于冲出祖宗的樊篱,而创造出一片个性的蓝天!适应不是世故与圆滑,而是一种智慧和聪颖……”这里,考生用变幻多姿的写法,极写了变幻多姿的“适应”。大串铺排,酣畅淋漓,境界全新。

再看一段:“一川胭脂又被倒入了江里,摇曳、摇曳……/ 撩了撩被江风吹起的发,上面沾满了我的泪,被金色的霞镀得发出淡紫色的光,好美、好涩……/ 也不知是为什么会到江边,是这张没有及格的语文试卷?还是上面老师附加的两句评语,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粼粼的波光啊,你颤动什么啊,你可明白么?/‘人真正的起点在于主动争取。’‘错过了太阳还有群星。’/ 这是老师‘贴’在卷上的两句话,沉甸甸的。/ 我闻到了一阵江水的清香,夹杂着发间洗发水的清香,被调皮的江风调和成一罐空灵的饮料。/……我将花儿托在指尖,将它定格在视线中,忽然花儿的笑靥变成了老师和蔼的微笑,若有若无,背景里,荡漾的是一江春水……/ 我明白了,我为什么来到这纯情的江边。/ 美丽的江水一股脑倾倒了它的媚、他的艳、它的喜、它的愁……/ 不是吗?争取!江水争取到了美丽。/ 不是吗?争取!花儿争取到了柔媚。/ 不是吗?争取!阳光争取到了灿烂。/ 我,更应该争取,争取成功!……”这些文字,同样是成功运用了“多维”思维的范例,其思维方式同样是张弛起伏、纵横多变。正是这“多维”思维,才使得是演绎,能淋漓尽致;是揭示,能鞭辟入里。才使文章有张力,有粘性,有韵味。

当然,无庸讳言,2003年的中考作文,也暴露出了不少亟待克服的问题,诸如审题不准,角度大小失“度”,切入过慢,思维单一不流畅,内容单薄,语言表达欠佳,甚至不假思索,全文“誊录”他人文章等。这些情况的存在和出现,向我们全体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两个更高的要求:一是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二是如何从培养能力入手去指导学生写应试作文,以不变应万变。

三、阅卷启示良多

    从本次中考试题和考生的答题情况中,不难感悟出今后学习语文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1、要学会领悟

    今后的语文学习,我们要逐步培养应有的快速把握题意和文意的能力。把握语义(包括题意)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重点,因此要高度重视掌握并运用领悟的方法。比如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就可采用“看标题:略行文重点”,“识文体:揣摸总体倾向”,“辨结构:粗知内部联系”,“读首尾:感悟文章旨意”等领悟技巧。另外,随着中考题文学性的不断增强,我们还应加强领悟语境能力的培养。要知道感悟语义是读文章的必要条件,因而这是今后的学习重锤之处。如果对文章某词句一时搞不懂意思,就应考察它前后的文字,从中索取关键性的语言信息。此外,还可变换视角,搜集可参验的隐性语言因素。如阅读(一)中的第3题,解释文中加点的“书记”,就词论义,往往搞错,或者很难说准它的意思,但可依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出语义,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要学会联想

在今后的阅读、写作过程中,要能从语“表”解读到语“里”,由文里联想到文外,多层次地感悟语境。若要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其重要方法就是要善于借助思维想象,而优秀的思维品质正是2003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突出的能力要求。解读文章与快速作文都必须具备这一思维能力。例如作文(二),就需广开思路,运用联想,搜集记忆材料,重组信息,寻求更多的主题。话题“适应”,虽然可叙可议,可诗可文,但都必须通过联想这座桥梁才能达到考生所期望的写作目的。

3、要学会筛选

“完善信息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恐怕是我们今后的又一重点追求的学习目标。信息,就是具有新知识、新内容、对人有意义的消息。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筛选信息、综合归纳的能力呢?经验告诉我们:①读书专注,神思集中;②带问寻读,筛掉“残余”(指排除与信息无关的文字),提取主干;③注意限制性文字、指代文字的明示义及潜在义,进而理清思考问题的脉络。筛选信息后便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养成将感悟认知转换为书面语言的习惯。例如阅读(四)第4题,为《不求甚解》添加一则“相关链接”,考生手头的资料很多,解答时,就应纵观全文,根据提示,筛选出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信息,如作者邓拓的生平、文中提到的陶渊明及其《五柳先生传》的相关信息、科学的读书方法、古今中会读书的人、勤读书的事……而不能胡乱地介绍一位作家,或者科学家。

4、要学会评鉴

    由于试题中的人文精神大大增强,因此,提高作品的评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阅读思维能力层次最高的,是对作品的评鉴,它是对阅读材料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的评价和鉴赏。评鉴一文,以对原作理解分析为基础,并以自身原有的人文意识为凭借,对作品进行判断、推理,作出结论。评鉴时应注意几点:①联系社会背景;②抓住主要物象(主要指描述的对象);③品读关键语言。例如阅读(三)第4、5题,给选文作批注和谈语言特色,要做好这类题目,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评鉴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尽快提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评鉴能力,并且要注意这种能力的长期积淀。

5、要学会创新

    “创新”能力的考查是今后语文试题的主旋律。试卷中其具体体现既在言语的灵活运用上,又在作文的立意谋篇中。例如今年中考的两道作文题,都十分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激励。或叙或议,可诗可文。考生可以在创新天地里自由驰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写不同文体的文章时,特别要注意语言个性、构思创新、立意深刻等方面的发展。中考作文不宜宿构和模仿,所以,我们今后应大力加强创新思维的作文强化训练。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963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