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诗情画意”(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松江一中 傅强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中学语文教材,有许多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无不具有真挚的感情。如何“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开启学生情感闸门,去感受作品的美,是教师们提高语文课堂实效,优化语文教学苦苦追求的一条重要渠道。笔者尝试还语文以美感,让学生用诗,用画,去体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让语文课充满一片“诗情画意”。 一、借助多媒体去创设美的情境,渲染“诗画”背景。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诉诸视觉、听觉,拓展出一片充满想象的意境,营造诗意氛围。美的氛围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是宽松地情感交流的结果,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让学生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课文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优势,高效地激发学生审美心理和创造美的兴趣。 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先情感导入:“假如能穿越时空,任意结交一位古人为友,我会毫不犹豫选择苏轼。不是缘于他大学士的名声,而是他那高尚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今天,让我们走近苏轼,陪他度一个寂寞中秋夜。”然后,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播放关于苏轼坎坷境遇的一段介绍;再播放一支按该词牌而编的曲谱,(学生可随着朗读),在精美的画面、富有磁性的介绍,和抑扬顿挫的古乐中,动之以情,使学生思接千载,对苏轼的敬意油然而生。不仅把学生带进一个典雅的境界,而且加深了对这首词的理解。 二、在创造性阅读中,“诗情”对话。一篇课文教学即将结束,要抓住学生的“余情未了” 的心理状况,引导他们去和隐藏在作品后面的作者进行交流和心灵对话。 例如在教《最后一片叶子》时,利用一刻钟时间,让学生以“最后一片叶子”为题写首小诗,要求“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学生热情空前高涨,人人举笔,一个个沉浸在审美创造的天地里。有的写道:窗上/那碧绿的叶脉/像弯曲的河流/而你简单的一生/在我记忆永留;有的干脆化用戴望舒的诗写《最后一片叶子(题琼西)》: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悲伤/我藏起你画的那片叶子。不管小诗写得如何,关键在于让学生从内心去体验作品并流露感情。 感受了诗意,就得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这种感受,宣泄出那份情感。这样,在情感的熏陶下既理解课文中的人性美、人情美,又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热爱,加深对真、善、美理解。 三、在想象性阅读中,人物“画意”。叶圣陶曾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也可拓展儿童的想象”。以作品直接描述的形象作为诱导,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通过图画,进行美的创造,也能够使学生感受美,辨析美。 像教《药》这篇课文,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画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教师将学生画的较好的图,用扫描仪先期扫进电脑,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加以评析。画图中,学生各自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思想角度不同,形成自己的图画的不同理解和判断。通过辨析,大家认为陈燕燕同学木刻式的华老栓像最传神;而杨真燕同学漫画笔法,受难耶稣式的夏瑜像,最吻合大多数人的想象;而康大叔像则是一幅线条简单,形象极丑极凶的图。人物“画意”,不仅活跃了课堂,训练了想象力,而且再现了小说人物形象,美丑分明,使作品的审美效应得到强化。 语文是一个灵动的,充满激情的世界,教与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让语文成为我们一个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家园;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益人心智的天地。 2002/6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